首頁 > 金融 > 正文

整治涉企違規收費 呵護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

2022-09-14 09:58:43來源:新華日報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堅持以改革激活力,進一步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入整治涉企違規收費,嚴格劃定權力邊界,嚴肅查處亂罰款、收過頭稅費等行為。

近年來,有關部門通過聯合執法、開展明察暗訪,實現罰繳分離、對執法機關全額撥款等措施,有效打擊、清理了各類涉企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和不落實國家降費減負政策的行為。目前,涉企收費項目逐步規范,涉企收費事由大大減少,企業減負取得一定成效。不過,由于涉企違規收費問題的形成具有長期性、隱蔽性,個別地方巧立名目亂收費現象依然時有發生。比如,有的地方“以罰代管”,把罰款當成目的而不是手段,有的部門動輒對企業“挑毛病”“使絆子”,或頻頻開出不合理罰單,這種情況雖是個例,但對一地營商環境、對企業發展造成的破壞和影響不容小覷。

今年以來,外部環境嚴峻復雜,全球經濟復蘇乏力,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越是經濟下行,越要防范地方“以罰代管”“以罰創收”的沖動。我國小微市場主體數量達上億戶,占據市場主體總量三分之二,堪稱經濟的“毛細血管”。我國經濟之所以韌性強、潛力足、回旋空間大,面廣量大的小微市場主體是一個重要支撐。保小微市場主體,同時也是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舉措,對保市場主體和穩就業具有重要意義。

中央高度重視小微市場主體的發展困境,頻繁出臺助企紓困相關政策,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打出一整套“組合拳”。這樣做的目的,在于減輕企業負擔、穩住經濟大盤。如果對小微市場主體亂罰款、收過頭稅費,容易抵消助企紓困政策帶來的效力,惡化營商環境。對一地營商環境、經濟發展來說,對小微市場主體“過罰不當”等亂象,無異于飲鴆止渴,是盲目短視的行為。

當前,助企紓困、推動經濟平穩發展進入緊要關口,降低小微市場主體負擔,必須斬斷“向企業亂伸的手”。各地要采取檢查督查、明察暗訪、設立舉報電話等形式,嚴厲整治涉企亂收費等現象。近期,全國各地正集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排查交通物流、水電氣暖等領域涉企違規收費現象,效果已初步顯現。要廣泛搜集企業對違規收費問題的反映,發現一批、懲處一批。同時,要嚴格劃定權力邊界,充分發揮個案查處的警示作用,更加有效防范權力任性,切實降低小微企業的負擔,讓經濟發展“血脈通暢”。(韓宗峰)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