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正文

天天快播:熊貓慢遞公司是干什么的?熊貓慢遞公司是誰創立的?

2022-10-21 09:15:33來源:環球傳媒網  

哈嘍小伙伴們 ,今天給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的都會接觸到熊貓慢遞公司(慢遞公司)方面的一些說法,有的小伙伴還不是很了解,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關于熊貓慢遞公司(慢遞公司)的相關內容。

熊貓慢遞公司(慢遞公司)

9年前,當“快遞”業務剛剛出現時,在酒仙橋798藝術區里,一個逆“時流”而生的文化創意空間“熊貓慢遞”也開業了。這個空間傳遞的是一封封寄給未來的信,短則三五個月,長則十年、八年,至今,當年店里接收的信有的還未寄出,也許有一天,連寄信人自己都忘了,收信人卻驚喜地收到這份“遲到”的時間禮物,這也恰恰是“慢遞”的奇妙之處。今年春晚,王菲和那英的一首《歲月》勾起了很多人的懷舊情愫。一些當年“慢遞”的擁躉也在惦念,時光流過,“慢遞”是否安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年寄出萬封信

“熊貓慢遞是2008年下半年開始籌備的,2009年1月1日開始接收第一封信,到現在經營九年多了,這九年多的時間,寄出多少封信沒有具體統計過,但上萬封是有的。” 要不是別人提醒,平時忙忙碌碌的劉偉自己都沒意識到,當初,一時興起的一個創意,竟走過了9年歷程。

劉偉是熊貓慢遞的創立者和經營者。當初,熊貓慢遞的創立源于他一個同事旅行中的偶然經歷。有一次,他的同事去麗江游玩,在當地郵局為同事們寫了明信片,結果大家一直遲遲沒有收到這份小禮物。幾個月后,當大家漸漸把這件事淡忘時,一張張美麗的明信片飛到了大家的桌子上,這些明信片不僅勾起了同事的美好回憶,也給大家帶來了驚喜。劉偉從這件事受到啟發,和同事們經過一輪輪調研、策劃、分析,開辦了“熊貓慢遞”這個經營慢時光、經營情感的創意空間。

想想這9年,為上萬人傳遞了快樂和溫暖,劉偉覺得還是挺有成就感的。“在寫信的人中,有寫給自己的,有寫給愛人的,有寫給孩子的,也有寫給父母的……他們之間的感情通過‘慢遞’得到了抒發和升華。比如父母給孩子的信,可以分很多階段,孩子沒出生時,他們會郵出一封寫給未來寶寶的信,記錄一下兒他們當時的心情,等孩子長大了,讀著信,就能夠感受到他在媽媽肚子里時,父母的欣喜。等寶寶出生了,很多父母會選擇孩子上小學、上中學,或十八歲成人禮的時候,寫一些寄語類的信,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殷切希望。”

至于寫信的人,一開始,劉偉以為,女孩子比較多愁善感,會相對多一些,但實際上,他們的統計數字顯示,男性的比例其實和女性差不多。

“平時,男人比較理性,不喜歡抒發情感,很多人到我們店里之前都沒有寫過信,但進門后,聽著柔和的音樂,看著卡片上的一段段有情懷的文字,以及顧客分享的書信,會觸碰到他想寫信的那個情緒點,然后,他們就會坐下來,給妻子、給父母,給孩子、給自己寫一封信,說出自己內心想說的一些話。”熊貓慢遞負責門店日常工作的劉穎介紹說。

劉穎清楚地記得,在男顧客中,有個人每年在孩子生日的時候,都會給孩子寫一封信,希望孩子成人時,能統一收到這一份份美好的祝福。還有個男顧客,在2013年臨出國留學前,來北京寫了一封信,當時是寫給未知愛人的。現在,幾年過去了,他找到了另一半,并且準備結婚了,前段時間跟“慢遞”聯系說,想提前取走信,在不久的婚禮上去讀。

還有一類寫信比較多的人群,也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那就是給父母寫信的孩子。“中國子女跟父母的相處模式比較含蓄,比較內斂,不會當面地、直白地去表達一些情感,于是,有一些人在父母生日或者是結婚紀念日,會用信件這樣的方式寫下心底對父母的愛,當我們幫他們把信送到父母手上時,都能感受到父母的欣慰。”對于這樣的溫情,劉穎幾乎每天都能分享到。

當年的情懷還在

2009年初開業時,這個“能讓幸福穿越時空”的空間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每天都有人專門到798尋找熊貓慢遞,甚至不寫信,也喜歡來這里坐坐。還有人和他們談合作,想加盟一起做。

但這么多年下來,消費環境和消費習慣在變,熊貓慢遞的業務增長量并沒有預期的那么好。“這些年,我們一直堅持在做這個業務。但從業務本身來講,只能說是維持一個自我運轉或者說保持一個基本平衡,談不上賺錢,因為這項業務不像吃飯、穿衣那樣,屬于剛需產品,而是更偏向于情懷一些。” 劉偉說,因為經營的難度變大,在某些特定時期,為了讓這樣項目堅持下去,他會用自己本專業的收入來補貼這個項目。“比如說我一直在做顧問,會拿一些顧問的收入來補貼這個項目,同時也在降低成本,并通過外圍的服務給它一些補充。”

當然,為了改善經營狀況,劉偉和他的同事也在不斷地嘗試新業務或轉型。“在嘗試的過程當中,要試很多錯,所以付出了太多的成本,也付出了太多的精力,甚至付出了太多的生活。”

在堅強地維持中,“熊貓慢遞”的價格也有所提升,最早的價格平均消費幾十塊錢,現在一般都在兩百元左右,除了物價和成本上漲因素,主要是服務深度和服務質量提高了。比如說現在有了數據庫和數據跟蹤系統,以前需要人工登記的,現在都不需要了。”劉偉說,他們盡量做到讓顧客感覺物有所值。

盡管變了很多,但熊貓慢遞最初創立時的原始元素和氛圍一直保留著。像門口兒的熊貓郵筒,溫情小黑板等。“在氛圍的營造上,我會寫一些有情愫的便簽散落在店里面,我常常想,可能某一個時刻,有些人正在經歷一種掙扎,或者是失落、挫折、困惑,他們需要這樣一些溫暖的文字,會感覺到一種撫慰、一種鼓勵,會有豁然開朗的‘偶遇’之感。同時,店里放的一些音樂和歌曲也會很有代入感,會讓他們想起一些往日的時光。”劉穎的關注點會細化到客戶的每一絲感受。

“慢遞”衍生線上產品

為了更好地將“慢遞”業務經營下去,店里也在增加一些新服務,比如黑板信定制、婚書定制,但都是圍繞書信文化做的一些衍生服務。

“黑板信定制,做了有三四年了。最初,我們每天會寫一些話,用粉筆抄在門口的小黑板上,后來慢慢就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有顧客看了很喜歡,會讓我幫他寫一兩句話,然后,這種定制的需求就出來了。”劉穎介紹說。

黑板信主要有兩種,生日信和紀念信。“顧客選擇這種產品,主要是希望通過‘慢遞’給對方帶去一份驚喜。比如說他今天定制了一份黑板信,我抄寫后會拍照,發在朋友圈或者微博上,他會讓收信人加我的微信或者關注我的微博,這樣,一封小小的黑板信既傳遞了預約人的心聲,也讓收信人感受到了意外之喜。”

婚書定制是熊貓慢遞從去年10月份開始嘗試做的,他們按照民國婚書的樣式設計了幾個模板,讓顧客去選,內容都是一樣的,就是名字,日期不一樣。還有一種是高級定制,高級定制是根據顧客的需求做,費用會比較高一點。

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他們發現婚書定制的需求還是挺大的。比如,有的人想定制一份婚書去求婚;有的人是準備領證了以后,給另一半一個驚喜;有的人是給自己、給父母、給長輩定制一個結婚紀念日的禮物;還有些呢,是送給哥們兒、閨蜜的結婚賀禮。現在人們在選擇賀禮時,已經有點兒厭倦那種走形式的東西,更愿意用心地去為對方定制一個有紀念意義的特殊禮物。

“不管是‘慢遞’服務,還是黑板信、婚書定制,我們做的都是一些有情感,有溫度的東西。所以,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呈送一份被‘熊貓慢遞’祝福、被時光祝福的禮物給親朋好友,是一件文藝而又走心的事。” 劉穎解釋說。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