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正文

【新要聞】撤縣設區是什么意思?2021年撤縣設區名單一覽?

2022-10-21 16:03:25來源:環球傳媒網  

最近小編看到大家都在討論撤縣設區(2021年撤縣設區名單)相關的事情,對此呢小編也是非常的感應興趣,那么這件事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呢?具體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關于撤縣設區(2021年撤縣設區名單)事件的相關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資料圖片)

撤縣設區(2021年撤縣設區名單)

開局之年,山東區縣有何新動態?

聚焦縣域大市濰坊。濰坊下轄的昌樂縣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十四五”期間,以“撤縣設區”為帶動,加強與濰坊中心城區的互聯互通和功能銜接,打造未來濰坊區域協調發展體系中的西部新城。

作為縣域經濟的大市,濰坊市下轄的區縣中被人所熟知的無疑是縣(市),典型的即壽光市、諸城市,而中心城區類似坊子區、奎文區卻被上述的縣(市)光芒所覆蓋,昌樂縣與濰城區接壤,一旦“撤縣設區”成功無疑擴大了濰坊市中心城區覆蓋范圍。

當然,昌樂縣“撤縣設區”并非是今年才提,也并非是山東縣域提“撤縣設區”的唯一,近些年來山東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撤縣設市、撤縣設區的新聞早已不是新鮮事,并且呈現加速之象。

昌樂:望向中心城區

曲曲折折的白浪河自南向北緩緩注入渤海,貫穿濰坊中心城區,是濰城區與奎文區的界河,她的源頭即在濰坊昌樂縣。

昌樂以縣為名始自北宋,“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以北??h為北海軍,始置昌樂縣為屬邑”,距今已有千年之久。

大自然的恩賜加上當地人的辛勤,昌樂縣成為“中國西瓜之鄉”,享有“天上甘露美,昌樂西瓜甜”的美譽,也是我國寶石之都,昌樂藍寶石儲量高居全國首位,全國文明縣城、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縣等一系列榮譽在訴說著昌樂縣發展成果。

今年昌樂縣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十四五”時期,昌樂縣戰略定位是:以“撤縣設區”為帶動,加強與濰坊中心城區的互聯互通和功能銜接,打造未來濰坊區域協調發展體系中的西部新城。

并提到今年,昌樂縣將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以“撤縣設區”為統領,按照“東接西控、北優南進”的發展思路,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個環節,完善城市功能和治理體系,建設濰坊西部新城。

實際上這不是昌樂縣首次提及“撤縣設區”,早在2007年,昌樂縣就曾向濰坊市政府呈報《關于撤銷昌樂縣設立昌樂區的請示》(樂政請字[2007]4號),并經市政府轉報省政府同意并報國務院待批。

自2017年10月以來,昌樂縣先后多次到濰坊、濟南、北京等地,就撤縣設區進行了前期溝通。

需要指出的是,翻閱地圖不難發現昌樂縣位于濰坊市中西部,緊連著濰坊市濰城區,是濰坊市中心城區西進擴大輻射力的“第一線”,濰坊市中心城區相比以壽光市、諸城市等為代表的縣域經濟首位度并不明顯,如果基于濰坊市做大做強中心城區的角度,昌樂縣“撤縣設區”并不難理解,況且這些年昌樂縣聚焦新舊動能轉換和城市品質提升,加快建設現代昌樂,濰坊西部生態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撤縣設區,對昌樂縣來說是一次新機遇,同樣也是濰坊的新發展。而由此帶來的影響,卻遠不僅僅是一次行政區劃的調整。

當然,撤縣設區,是地方行政區劃調整中的大事,其背后是一連串的硬指標考核,更是一個地區經濟水平發展達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并非是一蹴而就。

加速的撤縣設區

實際上,類似昌樂縣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向上級請示“撤縣設區”的例子并不鮮見。

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莒南縣提出“積極推進‘撤縣設區’”,臨沂市在發布的《關于制定臨沂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就明確提及“全力支持沂水縣撤縣設市、莒南縣撤縣設區”。

并且自2016年后,山東撤縣設區的“狀態”一直在延續。

2016年1月,同意撤銷定陶縣,設立菏澤市定陶區。

2016年6月,同意撤銷墾利縣,設立東營市墾利區。

2016年9月,同意撤銷縣級章丘市,設立濟南市章丘區。

2017年9月,同意撤銷即墨市,設立青島市即墨區。

2018年6月,同意撤銷濟陽縣,設立濟南市濟陽區。

2019年8月,同意撤銷茌平縣,設立聊城市茌平區。

2020年6月,同意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

那么,山東撤縣設區的“狀態”還會延續嗎?答案好像不難得出。

此前,聊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發布《關于轉發山東省貫徹落實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就提到:支持聊城茌平、東阿撤縣設區,構建“聊茌東”都市區。支持菏澤市東明縣、巨野縣撤縣設區,促進主城區與定陶一體化發展。

已公布的《山東省沿海城鎮帶規劃(2018-2035年)》明確提出:支持撤銷蓬萊市、長島縣,合并設立蓬萊區;適時推進青島膠州市、東營利津縣、濰坊昌邑市以及威海榮成市等縣(市)撤縣(市)設區,推動廣饒縣撤縣設市。

茌平、蓬萊已成功撤縣設區,未來縣域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撤縣設區將是重要發展機遇。

不僅如此,作為縣域經濟大省,山東一邊支持有實力的縣(市)行政區劃調整,一邊對縣域發展開始積極引導,助力縣域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山東陸續出臺《關于加快縣域經濟健康發展轉型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印發支持縣域經濟健康發展轉型發展若干落實措施及任務分工的通知》《關于支持八大發展戰略的財政政策》等政策法規,加快推進縣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努力破解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促進全省縣域經濟健康發展轉型發展。

日前發布的《菏澤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菏澤將加大縣城建設力度,支持鄆城縣、單縣、曹縣撤縣設市。

……

“高燒不退”的背后

實際上,全國各地撤縣(市)設區近些年來一直“高燒不退”。廣東強市基本以市轄區為主,例如深圳、廣州均是下轄多個區零縣;江蘇是上榜2020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百強區(新城)最多的省份,達到19個。

有業內專家指出,這背后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個是地級市希望通過撤縣設區來擴權,吸收更多的資源。另一方面是一些縣(市)希望成為大城市的市轄區后,獲得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以省內城市青島來看,2012年,區劃調整后的黃島區(西海岸經濟新區)區域面積達到2096平方公里,根據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發布的《2020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白皮書》顯示,黃島區的排名逐年上升,從2018年的第7名,上升到2019年第6名,2020年上升到第5名,GDP占青島全市的30%左右。

而前文提及的茌平撤縣設區后不僅結束聊城下轄單區的歷史,也讓聊城城區面積擴大了一倍多,聊城市原有的東昌府區面積945平方公里,再加上茌平的1003.36平方公里,發展空間大大增加,“聊茌東都市區”快速崛起。

以撤縣設區為主要手段的行政區劃調整不但可以在短期內有效地擴大城市發展空間,實現鄉村地域型政區向城市型政區轉化,還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和無謂的區域內惡性競爭的消耗,擴大市場運作空間,整合政府間的關系,促進公共效率的提高。

在撤縣設區利好的同時,也掩蓋不住其中的“隱憂”——例如影響地方發展的主動性、靈活性,行政區劃調整帶來了虛假城市化和建設上的浪費,區劃兼并作為一種協調都市區發展的手段,仍未跳出“分權—集權”的循環,使得可能的制度創新環境產生了“惰性”。

以2014年撤縣設區的沾化區為例,目前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截止到4月20日)沾化區并未發布,但根據2019年的表現,2019年年末沾化區戶籍總人口399482人,其中城鎮人口186736人,鄉村人口212746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6.74%,城鎮化率較2018年提高0.49個百分點,同期濱州市2019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8.23%,比2018年提高0.59個百分點,盡管這兩個城鎮化率統計口徑有差異,但不難看出撤縣設區后的沾化需要加快發展才能真正融入濱州發展大局發揮中心城區的作用。

對一所城市而言,城區的發展并不會掩蓋縣域的鮮活,縣域的主動融入也不會就此讓縣成為“歷史”,但無論是縣域自身轉型發展還是融入到城區——高質量,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的發展思路。

未來,山東還有哪些縣(市)會有“大動作”,又會有哪些城市會成為下轄零縣的城市?不妨隨著時間來見證。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