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氫能營收猛增32倍,鴻達興業債務“焦慮”是否緩解?

2021-10-18 08:33:44來源:大眾證券報  

10月14日,注冊地位于江蘇揚州的鴻達興業(002002)發布2021年三季度業績預告稱,預計第三季度盈利5.19億元至6.39億元,同比增長105.97%至153.63%。

鴻達興業能在競爭激烈的化工行業行穩致遠,與實控人周奕豐的遠見與膽識不無關系。在一則新聞報道中,周奕豐用“善于學習,敢為人先,挑戰自我”十二個字概括了他對于“企業家精神”的理解。在他看來,時代在向前,企業家需要不斷更新知識體系,才能站高望遠。

然而,站至高處的周奕豐和他的鴻達興業眼下多了不少“小煩惱”。

債務纏身的氯堿龍頭

2021年10月12日,萬聯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與鴻達興業涉及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糾紛。為了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公司代表“投融寶75號”向廣州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廣州仲裁委員會裁決鴻達興業向申請人支付融資款本金及欠息、違約金。周奕豐、鄭楚英夫妻二人因需承擔連帶擔保責任,分別被列為第二、第三被申請人。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鴻達興業已有多起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被法院強制執行的記錄,周奕豐、鄭楚英的名字赫然在列。經記者初步統計,上述強制執行記錄涉及執行標的金額高達約為19.88億元。

與此同時,鴻達興業的貨幣資金也在以驚人的速度削減,2019年該數據為31.58億元,而2020年卻驟降為6.68億元,截至2021年6月底,該數據進一步下探至7360.37萬元,已不足億元。

此外,作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由周奕豐夫妻二人100%控股的鴻達興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達集團”)所持鴻達興業的股權質押比例已高達91.11%,而前三大股東的合計股權質押數占所持股份數的比例均值更是高達94.76%。

Wind數據顯示,鴻達興業前三大股東自上市以來已累計實施股權質押162次,其中僅鴻達集團就累計質押115次。并且,鴻達集團此前發行的四只債券均未能按時兌付本金及利息,其信用評級已經降至C。

氫能營收猛增32倍

不斷曝出的債務問題,令鴻達興業尋找新的營收增長點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氫能順理成章地進入公司視野,因為運用電解法生產燒堿的過程中會產生副產物氫氣。

鴻達興業在氫能領域的探索可追溯到2016年。當年12月,公司通過子公司烏海化工完成對鴻達氫能源研究院的投資設立,并將其納入合并報表,正式謀篇氫能產業。2019年3月,借助烏海化工、氫能源研究院增加經營范圍,鴻達興業實現了制氫、儲氫、運氫及氫能應用產業鏈的完整布局。

時間來到2021年6月25日,鴻達興業再次向市場釋放重要信號,公司擬募集資金不超過55億元,其中45億元用于烏海化工年產2萬噸氣態氫和3萬噸液氫項目。

可耕耘五載,鴻達興業2020年的主營收入中,氫能的貢獻僅為0.16%,金額只有846.5萬元。其毛利率卻高達48.47%,超過營收占比80.39%的化工行業,后者的毛利率為38.56%。

但是這樣的局面似乎正在轉變。2021年半年報顯示,鴻達興業氫能業務實現營收5166.53萬元,營收占比雖然只有1.46%,但該業務營收同比增長了3238.58%,是增幅最大的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氫能業務的毛利率在2021年上半年繼續保持較高的水平,達47.16%。在A股上市公司中,欣銳科技、凱美特氣兩家公司的氫能業務營收額均超過鴻達興業,但其毛利率卻分別僅有30.81%、32.57%。

“雙控”影響幾何?

氫能能否成為鴻達興業華麗轉身的重要動力,一切尚要交由后市驗證。而眼下,鴻達興業正面臨新的挑戰。內蒙古此前敲定了“保資源”的發展基調,在煤電產能大幅縮減的同時,受當地“雙控”政策影響,電石產量出現短缺。

據內蒙古氯堿行業協會的不完全統計,2021年5月8日至7月18日,內蒙古電石行業被限電53次,共計限制負荷1.75億千瓦,影響電石產量5.39萬噸。

烏海化工所在的烏海市則出現了限電時間加長、開工負荷降至極低的情況。鴻達興業子公司、主營范圍涉及電石產品生產與銷售的烏海市廣宇化工冶金有限公司也在停產名單之列。此外,另一子公司中谷礦業也于2021年7月對30萬噸電石法PVC產能進行了檢修。

鴻達興業曾在其財報中表示,電石成本約占電石法PVC成本的70%左右,而生產電石的主要成本為電力成本。從鴻達興業“資源能源—電力—電石—PVC/燒堿/氫能源”的產業鏈構成上看,無論是限電還是電石短缺,都將直接影響下游的產能。

雖然電石、PVC材料價格此前一路上漲,或能抵消上述因素對公司全年業績的影響,但對于將氫能擺在重要戰略位置的鴻達興業而言,是否還要思考如何在能耗和產能之間尋得平衡?

就“雙控”對主業以及氫能業務的影響問題,記者9月底致函并多次致電鴻達興業證券部。截至記者發稿,公司仍未進行回復。不過,鴻達興業9月28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出的“拉閘限電對公司生產是否有影響”問題時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經營狀況一切正常。(徐海峰 陳陟)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