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下場“抄底”!20家公募基金公司自購近16億元

2022-10-25 08:03:22來源:城市金融報  

10月以來,上證指數在3000點上下徘徊,公募基金產品凈值也有明顯回調。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14.35%,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20.24%,回調幅度進一步擴大。

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已經下場“抄底”,通過大手筆自購以真金白銀為市場注入信心。自10月17日以來,易方達、博時基金、鵬華基金等近20家公募基金公司相繼發布自購公告,合計自購金額近16億元。數據顯示,今年年內已經有超過百家基金公司參與自購,合計自購金額超過60億元。

自購潮的背后是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信心。市場人士表示,在大盤見底階段,基金公司自購更為頻繁。展望四季度,我國經濟發展的確定性有望階段性增強,全球流動性偏緊的環境有望階段性緩解,當前權益風險溢價水平高于歷史均值一個標準差以上,市場中長期配置價值正逐步顯現。

公募基金公司“扎堆”自購

10月17日,易方達、國泰君安資管、廣發基金、南方基金等13家機構發布自購公告,合計自購金額達11.5億元。其中,易方達自購金額最高,達1.5億元。國泰君安資管自購金額為1.1億元,廣發基金、南方基金等也分別自購1億元。

10月18日、19日,更多公募基金以及券商資管跟進。10月18日,博時基金、鵬華基金、睿遠基金、景順長城基金、興全基金、交銀施羅德、銀華基金共7家基金公司也發布了自購公告,單日累計自購達4.8億元。10月19日,中融基金、永贏基金、瑞達基金宣布自購旗下基金,招商證券資管、興證證券資管宣布自購旗下資產管理計劃。

從自購類型來看,絕大多數機構均自購旗下偏股混合型基金或權益類基金,部分涉及FOF(基金中基金),部分機構一并公布了擬自購的具體基金,如南方基金擬自購南方比較優勢混合3000萬元,南方新興產業混合2000萬元,南方景氣楚薈3個月持有期混合5000萬元,合計出資1億元;匯添富基金擬自購匯添富消費行業混合型5000萬元、匯添富優勢精選5000萬元,合計1億元。

從持有期來看,不少基金公司在自購同時表示,將持有自購產品至少1年以上。如鵬華基金承諾至少持有1年以上,睿遠基金公告表示持有時間不少于5年。

A股市場中長期配置價值逐步顯現

對于此次自購,不少基金公司表示,是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信心。從歷史上來看,公募基金自購行為均發生在A股出現調整的背景下,每年的12月和次年1月是基金公司自購較為頻繁的時點。今年春節前后A股市場回調期間,也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開啟自購。

實際上,股價低迷時自購,為公募基金公司帶來的中長期回報也較為可觀。數據顯示,在歷年自購潮開始時持有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年化回報大多都在15%以上。自購規模也在逐年走高。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全年共有97家基金公司參與自購475次,凈申購金額達63.03億元。而2020年和2019年的凈申購金額分別為39.13億元、28.48億元。

多家機構表示,A股市場中長期配置價值正逐步顯現。匯添富基金表示,當前A股整體估值或已回歸合理區間,市場蘊藏著豐富的投資機會,堅定看好A股中長期表現。景順長城基金在《2022年四季度經濟展望及投資策略報告》中表示,從市場估值看,今年市場經歷了多輪回調之后,寬基指數估值重回中部偏下區間,市場短期快速調整和風險釋放后,權益性價比很高,為市場提供了較好的底部支撐。

“待此次自購完成后,2022年初至今,中歐基金自購旗下偏股型基金及FOF將累計超過3億元。”中歐基金表示,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我國正涌現出一批優質的中國本土企業、創新的產業升級方向與豐富的價值投資機會。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主體,公募基金公司積極布局各類產品,發揮金融工具的資源配置作用,引導金融資源流向實體產業與關鍵領域,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與質量。

權益基金發行逐漸回暖

新發基金也有回暖態勢。數據顯示,自6月以來,公募基金已經連續4個月單月新發基金數量在100只以上,規模超過千億份。同時,股票型基金發行也在回暖。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股票型基金發行份額為787.60億份,遠高于二季度的202.64億份和一季度的216.63億份;混合型基金第三季度的發行份額803.57億份,同樣遠高于二季度的319.11億份。

另外,10月還出現了市場上久違的爆款產品。10月13日,泉果基金發布公告稱,決定提前結束旗下首只公募基金泉果旭源三年持有的募集,募集截止日由原定的10月21日提前至10月14日。泉果基金公告顯示,截至10月14日,該基金在募集期內累計有效認購申請金額逾100億元,已超募集規模上限。基金管理人將采取“末日比例確認”的方式進行部分確認,確認比例為41.03%。

匯成基金研究中心分析稱,一方面,在經歷了權益指數下跌、市場交投情緒低落的階段后,投資者看好國內權益類資產,在關鍵時點積極買入,也是看好后市的一種表現;另一方面,三季度市場回調也為很多計劃布局權益類基金的投資者提供了逢低布局的窗口期。中長期看好權益類資產的價值,后續權益類基金發行將隨行就市,有望逐步向好。(鐘 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