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7.2億元收購的子公司未完成業績承諾 京藍科技訴訟之路有新進展

2022-02-11 07:45:27來源: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企樾近日,被收購事項“坑”到的生態環境領域綜合服務商京藍科技(000711)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京藍科技”,股票代碼:000711.SZ)宣布,公司有望拿回部分補償。

2月10日晚間,京藍科技公告稱,公司于2022年2月8日收到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證券過戶登記確認書》,確認高學強、高作明、高作賓、 楊春麗相應的股票已經過戶登記至京藍科技回購專用證券賬戶。

據了解,2017年公司向京藍北方園林(天津)有限公司(原名:天津市北方創業園林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方園林”)的55名股東,即北方集團、高學剛等一致行動人購買了其合計持有的北方園林90.11%股份,總共耗資約7.2億元。交易雙方還做出了業績承諾約定。收購完成后,2017年和2018年北方園林分別實現凈利潤1.33億元、1.16億元。但2019年受外部環境的變化,北方園林放緩、終止了部分項目的實施,導致營業收入減少、利潤下降,凈利潤由盈轉虧,最終凈虧損約3.9億元,未實現業績承諾。與此同時,京藍科技也在承受虧損壓力,財報顯示2019年公司凈虧損約10.37億元。

2019年12月末,京藍科技就此向北京三中院提起訴訟,申請保全被告方天津北控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簡稱“北控咨詢”)、天津北方創業市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高學剛、高學強、高作明、高作賓和楊春麗的財產,并且請求判令被告支付補償款約7.2億元,另有違約金、逾期利息等費用,合計約7.8億元。

最終2021年3月,法院判決被告應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履行補償責任,其中北控咨詢應向京藍科技履行約3.32億元,高學剛和高作賓分別需履行1.04億元、6544萬元,剩下的高學強、高明賓和楊春麗等人需履行7278萬元。而且被告均需優先以持有的京藍科技股份回購方式履行。

在判決生效后,各被告都沒有按照判決結果執行,京藍科技又向法院申請了執行。截至目前,公司應得的補償仍未完全追回,但這場長達兩年的維權官司已經看見曙光。京藍科技表示,公司收到執行裁定書后,立即啟動了執行工作,但目前尚無法預計各項執行工作的完成時間及具體完成情況。

在追回損失的路上,京藍科技的日子也不好過。2020年公司凈虧損約23.55億元,據今年1月的業績預虧報告顯示,2021年的凈虧損額在7.5億元至13.55億元之間。

目前公司的工業生態業務板塊主要由控股子公司中科鼎實承接,中科鼎實主營業務為環境修復工程服務,以污染土壤修復為核心。2019年公司在收購中科鼎實股權時,也簽訂了業績對賭協議,業績承諾期為2018年至2020年。2020年京藍科技的土壤修復運營服務業務實現收入8.51億元,占公司2020年度營業收入總額的73.52%,時年中科鼎實以107%的比例超額實現業績承諾。

不過公司披露,2021年度業績虧損的原因在于土壤修復業務行業政策變化,導致中科鼎實項目觀測期大幅延長,項目結算及回款推遲。并且能源、材料等價格上漲對公司凈利潤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控股子公司中科鼎實的業務因行業政策、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市場競爭加劇,導致預計期中標項目金額大幅下降,收購中科鼎實 77.7152%股權而形成的商譽可能減值,預計將計提商譽減值準備金額約2億元。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