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浙江先行先試專利開放許可制度 讓更多專利變成生產力

2021-10-21 10:25:20來源:科技日報  

日前,浙江省先行先試專利開放許可制度,并進一步免除專利許可使用費,開放高校及科研院所300余項專利供企業免費使用。這一利好措施大幅降低了專利許可談判難度和專利轉化應用成本,惠及高校及廣大中小企業,受到普遍歡迎。此舉作為我國引入專利開放許可制度后的一次創新,值得肯定。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科技的發展與其背后的專利密切相關。目前,我國國際專利申請量數量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但與此同時,我國專利轉化率不高,特別是科研院所專利落地轉化率偏低的情況一直存在。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2020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34.7%,其中企業為44.9%,科研單位為11.3%,高校僅為3.8%。顯然,有相當一部分專利還停留在實驗室、用在書本上,沒有得到很好的轉化和應用,專利轉化質量和數量均未達到預期。

專利轉化率低受到諸多現實條件限制,例如科研考核偏頗造成轉化動力薄弱、專利授權許可較難取得而造成供需雙方信息不透明、缺乏科技成果轉化專門機構造成產學研協同發展困難……促進專利轉化和運用,可以充分發揮專利無形資產的作用,實現專利市場價值,為實體經濟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這也是當前我國發展的迫切之需。因此要突破這些限制,需要我們有不破不立的勇氣,在探索如何讓專利變成生產力的方向上多做文章。

專利是創新的一大“指揮棒”,也是創新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但若專利不能轉化成現實生產力,對企業發展、社會效益的提升起不到積極促進作用,這樣的專利就很難與創新結合起來。當前,已有多地、多部門為降低專利交易成本、提高專利轉化效率做出大膽嘗試和創新,取得一定的效果,應當予以充分肯定和鼓勵。

創新可以失敗但不能浪費。引導和鼓勵更多的專利變成現實生產力和市場競爭力,讓專利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和民眾生活,才是科技創新的應有之意。(符曉波)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