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云南發現兩個白塊菌新物種 具有一定食用和經濟價值

2021-12-23 15:52:33來源: 科技日報  

記者22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于富強專題組近日在云南發現兩個白塊菌新物種,命名為松露塊菌和曲靖塊菌,均具有一定的食用和經濟價值。

塊菌隸屬盤菌目塊菌科,是一類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其中以意大利白塊菌和法國的黑孢塊菌最為名貴,前者國際零售價換算成人民幣動輒數萬元,被譽為廚房里的鉆石、地下黃金等。因其生長在地下,依靠豬、鼠、兔等哺乳動物傳播,在我國西南各地被稱作“豬拱菌”,商業中多稱為松露。

我國塊菌資源豐富,物種數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主要分布于西南山區,迄今已發現70余種,其中云南報道40余種,均為中國特有種。于富強專題組在大量野外調查、標本采集、形態解剖和系統發育研究的基礎上,曾相繼發表了11個廣義塊菌新種。此次新物種的發現,再次證明云南作為世界物種多樣性熱點輻射地區之一,是研究塊菌屬物種形成、多樣性分化的關鍵區域。此次發現也為塊菌屬的多樣性評估、資源保護與持續利用提供了基礎科學數據。

“就已發表的多數塊菌新種來看,具有明顯的碎片化零星分布、生境特殊和宿主植物專一性強等特點。”于富強介紹,近年來,隨著大規模商業化收購和不科學采挖,塊菌生境遭到極大破壞,產量明顯下降,大部分物種處于易危或瀕危的境地。甚至有些新物種還未被記錄,就可能已遭到破壞和滅絕。他們建議盡快將更多具有經濟價值的塊菌列入保護物種行列,并開展搶救式資源調查和種質資源收集保藏等研究,以保障我國西南這一獨特生物與民生資源的永續利用。(趙漢斌)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