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小鵬汽車正在成為中國版特斯拉?

2021-10-26 09:14:15來源:蓋世汽車  

在幾乎所有造車新勢力的創業路上,特斯拉都是一個繞不開的存在。何小鵬更是曾經放話:“在中國,自動駕駛你(特斯拉)要準備被我們打得找不著東;至于國際,我們會相遇的。”在剛剛結束的小鵬汽車1024汽車科技日上,我們發現小鵬汽車在正面硬剛特斯拉,或許中國版特斯拉將成為小鵬汽車的未來。

你有Autopilot,我有XPILOT

Autopilot一直是特斯拉的看家本領,從2014年10月開始,其硬件便開始搭載在每一輛出廠的Model S、Model X、Model 3與Model Y之上。Autopilot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用戶提供更為輕松的駕駛體驗,它的出現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智能汽車與自動駕駛的發展速度。目前特斯拉官網上關于Autopilot的描述是:“除了支持已實現的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外,將通過OTA軟件更新,不斷完善功能,在未來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對于Autopilot,官網最新的表述包括傳感器覆蓋范圍更廣、運算能力提升40倍、全新的視覺處理工具Tesla Vision、自動輔助導航駕駛、自動輔助轉向+、智能召喚……并宣稱未來升級后的車輛將能在幾乎所有情況下實現“無需駕駛座位上的人類介入操作”的完全自動駕駛。

反觀小鵬汽車,XPILOT自2017年開始進入demo階段,2018年宣告XPILOT 2.0正式產品化落地,2019年XPILOT 2.5開始支持自動變道輔助,2020年XPILOT 3.0開始釋放第三級自動駕駛并實現了高速自動駕駛的量產,今年初發布的XPILOT則有了更多進步。在1024科技日上,何小鵬公布的數據顯示小鵬汽車的智能輔助駕駛累計行駛里程已經達到了1.09億公里,智能輔助泊車累計使用次數則為536萬次。這一數據讓小鵬汽車對在與特斯拉Autopilot的競爭中充滿底氣。

在1024科技日上,何小鵬在拋出了“智能輔助駕駛依然不是自動駕駛,人機共駕將是很長一段時間的必然選擇”觀點后,將舞臺讓給了XPILOT的靈魂人物——吳新宙。

與技術有關的一切最適合用數據來說話。

已經實現了高等級智能輔助駕駛的XPILOT 3.0目前已經擁有1198萬公里的NGP智能導航輔助駕駛累計行駛里程,停車場記憶泊車累計記憶路線20731條,高速NGP里程在2021年三季度的滲透率達到了60%。這樣的數據讓吳新宙可以堅定地表示:“XPILOT 3.0的落地標志著小鵬成為中國唯一完成全棧自研的車企。”

但是這些數據僅僅代表了這一天之前的小鵬XPILOT,對于吳新宙與小鵬汽車來講,城市場景的落地才標志著智能輔助駕駛下半場的開局,唯有實現了城市場景輔助駕駛的量產并建成全棧閉環能力才算是拿到了一張下半場的入場券。

吳新宙和小鵬的底氣在于目前已經實現了首個可量產的厘米級城市地位能力,且不依賴于高精地圖、GPS、IMU和輪速儀等已有方案,目前可以全面覆蓋城市樓宇、高架橋下和隧道等多個場景,采用了IMU/視覺為綱、GPS為輔的解決方案,具備了更細顆粒讀的城市高精地圖靜態信息與天級更新能力。此外,吳新宙提出的目前行業最強感知融合方案中,感知融合架構完成了以視覺為綱、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為輔的升級,視覺感知網絡也完成了從2D檢測到3D檢測的升級,首次量產的激光雷達也使得這個方案具備了深度信息融合的能力。

從XPILOT 1.0時代開始,小鵬就始終在強調中國交通具備自己的特點:加塞、擁擠、不規則。到了今天,小鵬XPILOT仍然把為城市場景而生的預測與規劃作為了重點之一,針對繞行靜態物體以及行人、電動車一類交通參與者等城市場景的標志性動作,XPILOT新增了基于全局動態交通信息和靜態路網拓撲的策略規劃,可以最大程度地解決以往城市道路行駛的困擾。

按照吳新宙的介紹,小鵬在拿到智能輔助駕駛下半場的入場券后,將率先進入下半場,努力達成從智能輔助駕駛到自動駕駛的核心使命。計劃中將于明年H1上線的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會與XPILOT 4.0硬件全面升級保持同一步調,搞到508 TOPS的ECU算力、800萬像素前視雙目攝像頭以及高度集成的域控制器都將在這一時間點就位。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小鵬汽車可以在下半場的絕對領先身位,這一可以被量化的目標包括到明年底實現高速NGP累計里程1.2億公里、城市NGP累計里程3500萬公里、停車場記憶泊車城市覆蓋率90%。

如果用吳新宙的原話給1024科技日上小鵬汽車釋放的與XPILOT相關的信息定個調子的話,一句“下半場,我們量產見”或許再合適不過了。

你有超級充電網絡,我有超級補能體系

就在小鵬汽車1024科技日的前兩天,特斯拉宣布在中國大陸開放使用的超級充電站數量正式突破了1000座,超級充電樁超過了7600個,加上超過700個目的地充電站和1750余個目的地充電樁,特斯拉的充電網絡已經覆蓋了中國360個以上的城市。與此同時,特斯拉在318國道的川藏段建成了收條充電功率最大、海拔最高、里程最長的超充線,這條超過2500公里的線路海拔最高處直達珠峰腳下。另一條沿著絲綢之路而建設的充電線路自西安出發,橫跨2600公里后直至烏魯木齊。在東北,一條直通漠河的“極光之旅”線路也為高寒地區的車主提供了便利。海南島9個城市的16座超級充電站足以滿足海南全島車主自駕出行的充電體驗,使其沒有后顧之憂。可以說,目前特斯拉在中國大陸的出行補能系統已經做到了橫跨東西、縱貫南北。

作為小鵬出行生態的基礎,小鵬從品牌創立伊始便致力于充電網絡的建設,目前已經成為自建充電網絡最全面的中國汽車品牌,擁有439座品牌超充站和1648座免費充電站。何小鵬表示,未來小鵬汽車將堅持超級充電與全面布局相融合的路線,前者將于車端、樁端與站端同步發力,提升超充的效率與用戶體驗;后者則將在車主出行大數據基礎上持續加力,保障城市圈內的出行補能,并將在高速公路服務區與高速公路出入口周邊布設超充網絡,讓用戶在長途出行時不再有補能焦慮。如果何小鵬在兩年內將補能網絡覆蓋全部地級市、主要縣級市以及絕大多數高速公路的目標能夠順利實現,小鵬汽車的用戶將在出行時獲得良好的體驗。

在車端,小鵬發布了中國首個可以兼顧充電速度與續航里程的量產800V高壓SiC平臺。800V的高電壓和充電峰值大于600A的大電流,加上高能量密度與高充電倍率電池,可以實現充電5分鐘補充續航200公里的效果。這一平臺采用了高壓SiC電驅,充電最高效率已經超過了95%,綜合效率也超過了89%。

為了支持車端的這個高壓SiC平臺,小鵬此次還在樁端發布了首個量產鋪設的490kW高壓充電樁。這是小鵬能源網絡閉環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由于采用了充電槍也冷散熱技術,通流能力可以達到670A+,能偶極大地提升充電效率。

在全國多個地區限電的大背景下,小鵬在此次科技日上還公布了自研的儲能充電技術,一次儲能能夠滿足30臺車的不間斷充電。通過儲能超充站與移動儲能車兩種方式,以削峰填谷的模式,在為用戶帶來高效補能體驗的同時降低電網壓力。

站端、車端、樁端三者同步發力,何小鵬希望“讓鵬友沒有里程焦慮”。盡管目前在超級充電站的數量上與特斯拉還有一定差距,但考慮到小鵬汽車的品牌歷史遠比特斯拉要短,后來居上未必沒有可能。

你有Tesla Bot,我有機器馬

“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如同在召喚惡魔。”——馬一龍

誰想到馬斯克轉身就造了個Bot出來,就像他曾經在直播里說的那樣,造個機器人實在是太簡單了,畢竟四個輪的機器人(Model系列)他們可沒少造。這個1.72米高、56.6公斤重的機器人和一個普通成年人體型相仿,臉上有一個顯示屏可供“看我臉色行事”。給人驚喜的是Tesla Bot的四肢與關節使用了超過40個機電推桿,加上力反饋原理的應用,使得這個機器人的身體平衡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造它出來究竟是為了什么?馬斯克沒有明說,同時也否認了陪伴機器人的用途,但也保留了無限可能性。吃瓜群眾的猜測中包括代替特斯拉工廠中的工人,但是貌似工會會反對;坐著Space X去太空殖民?馬斯克又沒有畫這個餅……

無獨有偶,十幾天后小鵬也發布了自己的智能機器人,哦不,馬。在早期的宣傳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匹機器馬擁有汽車級別的智能駕駛系統,可以通過攝像頭、激光雷達來識別周遭的環境與對象,然后完成地圖的構建與路徑的規劃,從而實現自主運動、目標跟隨與自動避障等功能。與Tesla Bot相似,這匹馬也采用了創新的機體與關節設計,使其具備了獨具一格的小馬造型與優雅步態。按照官方在發布時的說法,這匹機器馬是個負重運輸小能手,搭配專用的裝載配件后就可以在你取貨、逛街、夜跑、遠足的時候提供托運功能。等等,是不是有點兒耳熟?這就是妥妥的諸葛丞相的木牛流馬啊。

當我們還在猜測小鵬搞出這么一匹機器馬到底是要干嗎的時候,何小鵬在科技日上坦然承認是為了用汽車的工程與系統邏輯來做公共服務機器人,而非消費機器人。

在何小鵬看來,機器馬的復雜度遠超汽車的無人駕駛,它的無人駕駛徐堯一步到位,不存在輔助駕駛的過渡。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工程師們采用了360度周身攝像頭模組與激光雷達相結合感知系統方案,去識別遠比智能汽車需要識別的物體種類多出十幾倍的周遭環境中出現的一切,并將路徑規劃由2D變為3D以適應包括上樓梯等復雜地形,更要通過視覺輔助完成與人和環境的多樣交互。除此之外,機器馬還要實現人臉識別、體態識別與聲紋識別的多模態識別,當三種識別技術融合感知后,就能做到在各類場景中更加智能地識別用戶。與此同時,仿生聽覺可以實現跨房間聲場定位,仿生觸覺可以實現人與環境之間的感知新維度,機械臂與靈巧手的結合又可以讓其具備物品取放、開關門窗、操作面板等能力,這將極大拓展它的生產力價值。

如果你只把這匹機器馬當成一個馬形的AI玩具,何小鵬一定會很失望,因為在他眼中,人類即將進入主動式移動互聯網時代,而智能機器人便是開啟這個時代的那把鑰匙。

你有SpaceX,我有飛行汽車

馬斯克在PayPAL之后將大量資金與精力都投在了SpaceX之上,過去十幾年里,它開發了可以部分重復使用的獵鷹1號和獵鷹0號運載火箭,成功完成了多次火箭發射任務,還拿下了美國政府幾十億美元的合同,可以說開啟了私營航天的時代。隨著馬斯克在多個場合提前登陸火星并移民火星的計劃,SpaceX也越來越為公眾所熟知,甚至幫助馬斯克一度重回世界首富的位置。

坊間一直有何小鵬財務自由之后幾個待實現夢想的傳聞,據說其中的一個便是要改變人類的出行方式。于是,小鵬的飛行汽車來了。

其實,小鵬的飛行汽車早在今年四月的上海車展上就完全沒有預告地亮過相,只是這一次在科技日上被高調推上前臺。

這已經是這款被寄予拓展智能出行空間希望的飛行汽車的第六代設計版本——旅航者X2,自2016年第一代單人原型機開始已經安全試飛超過15000次。從設計來看,它的動力模塊、電機、電調、槳片、飛控與其他關鍵機械都是自主設計。航旅者X2采用了400V的飛行高壓動力平臺設計,有四組電池包互為備份,加上4軸8槳雙電機的冗余設計,既保證了動力也能確保安全。從數據上來看,航旅者X2的最大航速為139km/h,最大起飛重量710公斤,最大載重可以達到200公斤。從控制系統來看,它采用了全自主飛控系統和全碳籠式承載式車身,還有整機降落傘出現在配置單中。它的車身采用了輕量化設計,車體重量僅為小鵬P7的一半,這就屬實有些出人意料了。

對于航旅者X2,再多的數據與描述也只能讓我們看到一個大概,畢竟它離正式應用還有幾年的時間。但是何小鵬對它的定義或許會更清楚一些——通過這款可以陸地駕駛又是安全的低空飛行器,讓每個會開車的人都可以掌握飛行的樂趣。讓我們再次叫停,耳熟嗎?《第五元素》啊,呂克貝松在1997年拍攝的那部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或許很快就會變成現實。

很快是多塊?何小鵬把這個時間定在了“2024年實現量產”,當時臺下轟然,在無人機尚且不能隨意起降的當下,三年后量產的意義何在?何小鵬又加了一句“它的價格會控制在100萬元人民幣以內”,好吧,它是三年后屬于富裕階層的玩具,也是小鵬若干年后通向未來的一張船票。

你經歷過困境,我承受過責難,但未來屬于我們

“三年前做科技日的時候,沒有人相信我們。”何小鵬在臺上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并沒有太多失落,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他早已習慣了不被外界的責難所左右。更何況,特斯拉與馬斯克在過去所經歷的一切早已讓何小鵬與其他新勢力的創始人們預見到了自己將承受的一切,畢竟特斯拉近萬億美元的市值或許就是小鵬汽車和其他新勢力的明天,盡管那可能性或許只有萬分之一,但至少還有可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