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國際主機廠自產電池提速

2021-12-02 10:42:00來源:高工鋰電  

動力電池市場需求激增,國際主機廠動力電池供應鏈產業布局提速。

近日,澳大利亞鋰礦公司Vulcan Energy與Stellantis集團簽署了為期5年的鋰供應協議。

根據協議,Stellantis集團將從2026年起向Vulcan Energy至少采購8.1-9.9萬噸的電池級氫氧化鋰,用于其歐洲三個電池廠的動力電池生產。

今年7月,Stellantis集團發布了最新的電氣化戰略,計劃到2025年投資超3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305億)用于電動汽車產品線。

在電池產能規劃方面,Stellantis計劃2025年由歐洲的三個超級工廠(德國、意大利、法國)加上北美地區提供130GWh的電量供應;2030年則上升到260GWh,并預計新增兩座超級工廠。

此次與上游鋰鹽企業簽署將近10萬噸氫氧化鋰采購協議,表明Stellantis即將啟動其歐洲動力電池的產能建設。

為保障其北美市場的動力電池供應穩定,Stellantis宣布與三星SDI在美國組建一家合資電池工廠,初始年產能為23GWh,未來或增至40GWh,預計于2025年建成投產;同時與LG能源成立一家合資企業在北美建設年產能為40GWh的電池工廠,預計于2024年第一季度投產。

上述兩個工廠將為Stellantis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工廠生產的電動車供應動力電池,合計63GWh的電池產能可以滿足50-80萬輛100 kWh電池組電動車的電池需要。

除了自建和合建電池產能之外,Stellantis還在加強與其它電池供應商的合作。據悉,Stellantis已經與中國電池企業蜂巢能源達成總價值160億元的全球化合作項目。

Stellantis加強動力電池供應布局背后,是其電動化轉型提速進而對動力電池產生強勁需求。擁有穩定的動力電池供貨來源將成為其電動化戰略推進的關鍵。

事實上,除了Stellantis之外,包括特斯拉、通用、福特、大眾、戴姆勒、現代、沃爾沃、保時捷等國際主機廠,也在通過自建、合建以及戰略合作等方式,構建其多元化電池供應體系,從而保障電池供應穩定和降低采購成本。

上述主機廠在尋找開發生產電芯的合作伙伴的同時,也在向上游產業鏈延伸布局,與上游原料供應商簽訂供貨長單,為其動力電池產能建設提供原料供應保障。

整體來看,上述國際主機廠的策略是在一個地區擁有2-3家核心電池供應商,根據不同的產品定位構建梯次電池供應體系,進而保障其電池供應穩定和降低成本。

隨著上述主機廠規劃電池項目的陸續投產,國際動力電池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或將對未來整體競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