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圍獵賈躍亭

2021-12-17 09:17:04來源:汽車公社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對于已然淪為整個汽車行業茶余飯后“談資”的賈躍亭,站在當下這個節點回顧過往,或許有三個瞬間最令其印象深刻。

2014年,當站在聚光燈下的他,面對所有人喊出那句:“讓我們一起,為夢想窒息!”收獲的是所有炙熱追隨者,如潮水般的掌聲與吶喊聲。

彼時,也是整個樂視最短暫的輝煌時期。

除了超級手機、超級電視,背負著諸多投資人的期許,賈躍亭全盤all in,開始打造屬于中國人的超級汽車。但表面看似輝煌的背后,都是一戳即破的泡沫。所有人都未曾料到,兵敗如山倒會降臨的如此之快。

或許是輕視全新行業的挑戰,入局后無法從容應對;或許是把PPT造車賦予太高的格調,一朝露餡就無法自圓其說;亦或許是資金鏈陷入困境,一環斷裂就無法修繕。

2017年,當飛機艙門關閉的那一刻,賈躍亭輸得一塌涂地,只身前往美國,何時才能歸來已是未知。這位曾經的樂視“帝國”掌門人,為他不切實際的造車夢付出了慘痛代價。一切,都以鬧劇的形式,潦草收場。

最終,只剩下國內債權人的聲討,以及山呼海嘯般的罵名。

很快,時間來到2020年,反轉還在繼續。當那封名為《打工創業、重啟人生,帶著我的致歉、感恩和承諾》的公開信,出現在賈躍亭的微博首頁時,我們知道他的“造車夢”在拼命掙扎后,重新得以點燃。

2021年,通過借殼上市的方式,臨近窒息的FF法拉第未來,位于美國納斯達克正式敲鐘上市。這一次,賈躍亭與身為公司CEO的畢福康緊緊相擁、振臂高呼,兩位職業生涯履歷都頗具爭議的商人也好、職業經理人也罷,被牢牢綁定在了一起。

他們知道,試圖為自己“正名”的機會,所剩無幾。外界信任度的極致缺乏,加之整個新能源賽道生存壓力的陡增,令FF想要重新得以續命,就必須熬過如地獄般的考驗。

而我,更想用“圍獵”來形容,整個過程。至于究竟是變成任人宰割的羔羊,還是得以逃脫獵人的追捕,選擇權截至目前,仍然掌握在賈躍亭與他身后的FF的手中。

警告與做空

平心而論,對于身處資本市場掌握絕大部分話語權的華爾街投資人們,FF目前所展現出的一系列表現,絕不是最為“討喜”的存在。至于原因,非常簡單,他們已經有了更好且值得押寶的目標。

譬如,接連赴美上市的中國新勢力造車蔚來、小鵬、理想,自品牌創立伊始就被賦予“特斯拉殺手”之名的Rivian。FF在終端交付量、季度營收、品牌聲量甚至后續新品規劃等多維度,很難進行抗衡。

禍不單行,就在不久前,后者收到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警示函,由于FF沒有在規定期限內提交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被列為不符合規定的上市公司,如果過期仍未提交,則會收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退市警告。

很快,FF官方做出解釋,之所以未在規定期限提交財報,是因為近期做空機構J Capital Research就FF發布了做空報告。公司正在進行調查,以回應做空機構的指控。

在調查結束前,將無法公布財報,而調查結束的時間目前還無法確定。當調查完成以后,FF將及時恢復正常的SEC文件按時提交,有信心在短期內重新恢復到正常狀態。

業務方面,由于資金短缺問題,FF首款量產車型FF91一直備受外界關注。對于FF91至今無法量產交付,其官方也再次也重申:FF91發售計劃不變。

公司CEO畢福康參會中表示,“FF首家旗艦店將落戶加州比佛利山莊富人區,目前漢福德工廠進展順利,有足夠的資金支持FF91明年7月完成投產。”

對于實現2024年盈利前所需要的資金,FF也做出了修改,認為還需要15億美元資金以完成此目標,高于先前估計的14億美元。據悉,這筆額外的資金,將主要用于FF81與FF71項目的1落地,與FF91的量產無關。

截至目前,FF已經規劃出四款新車,其中三款新車為乘用車,包括最為高端的FF91、定位為高檔大眾市場FF81以及針對大眾市場的FF71。后兩款車型,預計將分別于2023年、2024年底實現量產,另外一款新車為無人運輸車FF LMD。更為重要的是,FF官方也首次披露,已經累計虧損28億美元。

看到這里,如果站在一個理性旁觀者的角度,拋開感性層面的偏見不談,可以說FF作為一家仍處在前期蓄力階段的新勢力造車,上述所展現出的信息,其實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槽點。

但痛點在于,往往“失信”的傷疤一旦存在,即便已經漸漸愈合,可還是隨時面臨著被無情揭開的風險。

“FF永遠也賣不出一輛車。到目前為止,它不過是一個從美國投資者那里募集資金的桶,然后把錢倒進其創始人、中國最知名的證券詐騙犯賈躍亭創造的債務黑洞。”

實際上,這就是FF官方提及那份做空報告中,最為致命的一段話。幾乎同一時間,賈躍亭位于朋友圈回擊道:“此份做空報告,完全是冷飯熱炒,無稽之談,該機構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打臉了。”

針鋒相對之下,雙方儼然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至于究竟誰的闡述才是真相?當下并不想去“站隊”。賈躍亭的造車夢得以重燃,究竟多少含金量?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

只不過,已然無法回避的是,在接連經歷被做空與警告的風波后,FF位于資本市場的表現一落千丈。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2月14日收盤,FF股價僅報收于7.360美元,跌幅達到1.74%,總市值也縮水至3.22億美元。

由此不禁感嘆,等待FF91明年7月正式量產交付前的整個過程,外界對于賈躍亭的圍獵之勢,或將愈演愈烈。

罪該,還不至于萬死

賈躍亭在2020那封公開信中,曾寫下這樣一段話。

“創業二十年來,我經歷了太多的起起伏伏。盡管外界評價我所創立的互聯網生態模式無疑是成功的,并為很多同類企業所證明,但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是,我是樂視體系一夜崩塌的第一責任人。我深知相關各方以及你們的家人由此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我要再次向大家表達最誠懇的歉意。”

就此回想起那些曾經因為他的過失,最終陷入困局、甚至人財兩空的供應商、客戶、股民,只想說這份口頭致歉,其實并不足以彌補他們的損失。但是相比某些犯錯之后選擇徹底消失的懦夫,賈躍亭還算有著僅剩的一絲擔當。

并且他也承認,曾經有朋友極力勸說放棄FF,把股權清空,然后以破產清算的方式“躲”在美國一了百了。可從最終劇情的發展來看,賈躍亭無疑想要給所有人一個交代。

闡述這些,并不是為誰開脫,更多想要證明的還是如本段小標題所言:罪該,但不至于萬死。

其實,在我心中,用理想主義、機會主義、追逐利益、思想超前等眾多詞匯來形容這位總是充滿爭議的“演說家”都不為過。一路走來,可能是一把打江山的好手,但終究無法守好江山。

依稀記得2015年,當“新四化”的概念還未提出,賈躍亭就帶領著他的樂視汽車,已經開啟了類似的征程。

從大眾、寶馬等傳統車企挖掘高管,研發三電系統,為造電動汽車打造核心技術;收購易到,布局出行領域;入股充電服務類app,加入充電業務;與北汽新能源、比亞迪合作,在車聯網方面合作;從百度挖掘自動駕駛技術人員,構建樂視智能化版圖和樂視車聯;將娛樂、影視等資源整合,將其放進車聯網系統。

一切理念,都與現在的新能源行業大趨勢,不謀而合。“你可以嘲笑賈躍亭的慘敗,但不要嘲笑他的戰略眼光。”

奈何,造車始終是一場對創始人自身全方位的統考,需要的不僅僅是清晰地戰略與遠見,后期的融資能力、營銷能力、產品落地能力、團隊管理能力,缺一不可。而賈躍亭的短板,就此被徹底暴露出來。

所以當FF重新上路,賈躍亭選擇放權,身為汽車行業“老炮”的畢福康,被推向臺前。畢竟,沒有誰想重蹈覆轍。

而在這家新勢力造車的戰略規劃中,“回國”同樣占據了極大的比重。從1月吉利控股對外披露,其和FF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到3月FF官方宣布前奇瑞捷豹路虎“少帥”陳雪峰正式加入,擔任FF中國區CEO。

到7月傳出珠海市國資參與FF上市,注資20億元;到9月FF未來主義日上,透露與吉利控股的雙方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實現技術合作的第一階段;再到11月傳出,FF國內生產基地可能落戶山西長治,中國區總部可能落戶湖北。

種種信號均在證明,FF想要歸國量產的“決心”,一刻也沒有中斷。但看似美好的理想背后,往往是現實的殘酷。

當下,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終端廝殺,早已變得愈發激烈。更為嚴峻的是,有了例如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甚至比亞迪般先發者的率先突圍,格局正在變得漸漸清晰,資源也在朝著它們慢慢傾斜。留給追趕者的風口,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縮小。

同時,回到最為現實的產品層面,多年前FF 91首次亮相時,承認它是一款足夠吸睛,并將科技感與豪華感較為完美融合的產品。

但是多年過去,橫向對比明年將會上市的諸多新車,看似已經毫無“領先性”可言。即便能夠順利實現國產化進程,究竟會有多少人愿意為其買單?能否實現后來者居上?一個個問題接踵而至。

可以肯定的是,留給賈躍亭繼續完成“造車夢”的時間,真的不多了。而這一次,如果結局還是以失敗告終,那么FF將會被永遠釘在恥辱柱上,前者身上也會被牢牢印刻下“萬死”的標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