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從“卡車”界的特斯拉到“圈錢的騙子”,Nikola的故事還要如何講下去?

2021-12-22 10:29:58來源:蓋世汽車  

說道Nikola,用戲曲中的這樣一句詞來形容再合適不過——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只不過Nikola從起高樓到樓塌了的過程實在是短了點,從一時的風光無兩到現在的平庸落魄,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時間。而在此過程中,特雷弗·米爾頓(Trevor Milton)是一個關鍵人物。

Nikola創始人Trevor Milton(圖片來源:金融時報 )

成也米爾頓

20世紀80年代初,米爾頓出生于猶他州,在一個農場長大,他曾稱住在“貧民窟”是一段“令人謙卑”的經歷。但事實證明,在貧民窟長大的米爾頓并不謙卑,相反,他有著雄心勃勃的野心。

米爾頓創立的第一個公司是一家報警系統公司,后以150萬美元的價格賣出。隨后,米爾頓又創立了dHybrid Systems LLC,這是一家天然氣存儲技術公司,后來被金屬制造商Worthington Industries Inc.收購。這兩段成功的創業經歷一定程度上說明米爾頓的確有些商業天賦,這也進一步提振了他創業的信心。2014年,米爾頓創辦了Nikola,專注于研發和生產重型商用氫燃料電池卡車和純電動卡車,并從他的前雇主那里獲得了200萬美元的種子輪投資。此后,米爾頓便開始了起高樓之路。

Nikola創辦伊始,就瞄準特斯拉為競爭對手,首先從公司名字就能看出來。當年特斯拉創始人為了向自己的偶像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致敬,也為了紀念尼古拉·特斯拉設計的大功率交流電機,便將公司命名為“Tesla”。而米爾頓之所以將公司名定為“Nikola”,想必是如出一轍,同時也凸顯出米爾頓有野心使Nikola達到特斯拉的高度。

除此之外,米爾頓“捆綁”特斯拉進行宣傳的操作還有很多。2018年,Nikola控訴特斯拉電動卡車設計侵犯了其現有專利。Nikola認為特斯拉Semi卡車與其 Nikola One頗為相似,侵犯了其獲得的三項設計專利,其中一項專利為全方位擋風玻璃,并因此向特斯拉索賠20億美元。這一訴訟曾持續數年,期間與特斯拉的糾葛也為Nikola贏足了關注度,而這也被一些媒體認為“是Nikola的一種營銷手段”。

產品方面,在成立后的第二年,Nikola便推出了旗下第一款產品——Nikola One重卡,以氫燃料電池為動力,當時,米爾頓將此產品稱作“截至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半掛卡車”。隨后幾年,Nikola純電動版Nikola Two和Nikola Tre(純電版和燃料電池版)先后問世。2020年2月,Badger 電動皮卡的亮相更是直接讓Nikola出了圈,因為米爾頓宣稱Badger的野心不僅是與特斯拉Cybertruck競爭,而是要將福特F-150從連續43年雄踞美國皮卡銷量第一的寶座上拉下馬。一家小眾的氫燃料初創車企敢放下如此豪言壯語,引起的關注可想而知。

Badger皮卡(圖片來源:Nikola官網)

一路走來,Nikola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2017年,ValueAct資本管理公司的Jeff Ubben給米爾頓打了個電話,最終就投資了3000多萬美元。2019年,億萬富翁阿涅利家族旗下的依維柯卡車制造企業CNH Industrial NV向Nikola投入了1億美元現金,并承諾提供1.5億美元的實物捐助。后來,Tier1巨頭博世也成了Nikola的合作伙伴。2020年6月,Nikola借殼一家名為VectoIQ的公司正式上市,交易首日 Nikola 市值就躥升至 120 億美元,米爾頓的身價也達到81億美元,成為全球氫燃料領域的第一人。交易第3日,Nikola股價成功翻番,市值264億美元,交易第5日Nikola 就在市值上完成了對百年汽車巨頭福特的超越,一時之間,可謂是風光無兩。

而在這時,通用汽車也來錦上添花。Nikola宣布將攜手通用合作設計和制造電動皮卡。未來,通用的電池與燃料電池技術還會一并進入 Nikola 的供應體系。作為交換,Nikola 將授予通用價值 20 億美元的股票,通用因此持有Nikola 11%的股份。此消息一出,Nikola 股價大漲45%,就連通用的股價也跟著上漲了9%。至此,Nikola的高樓似乎已經建起,而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米爾頓。與此同時,米爾頓也開始繁忙地“宴起賓客”,自Nikola上市以來,米爾頓透露每天都會發幾十個推特,接受大約30個媒體采訪。

敗也米爾頓

然而,Nikola的高光時刻似乎維持地短了點,高樓剛建起,賓客還未散,米爾頓還沒來得及享受那“幸福的煩惱”,那些曾經為它博得關注贏得榮耀的東西就悄悄地一一對其進行了反噬。

2020年9月10日,沽空機構Hindenburg Research發布了一份措辭嚴厲的報告,揭露Nikola騙局無數,給該公司貼上了“詐騙”的標簽。Hindenburg控訴Nikola創始人米爾頓在與大型汽車制造商建立合作關系時存在詐騙行為,通過謊稱擁有廣泛的專利技術,誤導合作伙伴簽下合同。Hindenburg最重要的兩大控訴是,2018年,Nikola在一段視頻廣告中展示了其氫燃料電池卡車Nikola One的原型車,廣告中是該款車在行駛的畫面,但事實并非如此,車輛本身并不會動,而是被放到了一個斜坡上拍出來的效果。另外2020年7月米爾頓曾聲稱在德國烏爾姆已有5輛Nikola Tre下線,然而為其負責生產這款卡車的合作伙伴博世卻證實,并沒有完整地生產任何Nikola產品。

Hindenburg斷定Nikola為了獲得發展勢頭存在大量欺騙行為,以此成功地將其所做的虛假陳述變成了市值20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我們從沒有在一個上市公司中見過規模如此大的騙局。” Hindenburg直言。

針對Hindenburg的指控,Nikola并未給出實質性反擊,僅稱空頭就是要操縱股票做空自己,報告上都是誤導信息,還威脅要起訴對方。Hindenburg Research自然不害怕,激將Nikola拿出證據來反駁。于是9月14日,Nikola發布了一份回應聲明,先把旗下各個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狀況描述了一下,緊接著回應了幾處質疑。比如“所謂的博世內部人士說的話是沒有上下文的斷章取義”,“原型車在路上跑的畫面,確實是一個廣告效果,但公司從沒有宣稱該車是使用自己的動力系統前進的”。

僅從Nikola的回應來看,該公司已然站在了下風,一向果決的米爾頓此時沒有給出爽快的反擊,反倒玩起了文字游戲。但是僅憑這些,也不能就判定Nikola造假,萬一只是米爾頓的牛皮吹得大了些呢。因此彼時,Nikola的合作伙伴還上演了一幕“情比金堅”,通用、博世和CNH Industrial均發表聲明稱將堅持與Nikola的聯盟。

合作伙伴盡管給力,Nikola的投資人卻不干了。因為這一鬧之后,Nikola的股價下滑,迅速跌掉了與通用合作帶來的漲幅,因此投資人對米爾頓提起了訴訟。在“造假”帶來的輿論壓力以及投資人的訴訟后,米爾頓“引咎辭職”。但米爾頓的離職并沒有結束Nikola的頹勢,在美國司法部和證交會宣布展開調查后,Nikola又遭到了特斯拉的指控。

此前那段為Nikola贏來無數關注的指控特斯拉侵權的訴訟開始反噬,特斯拉為了自證清白,控訴Nikola從Rimac設計總監Adriano Mudri處剽竊卡車設計圖。兩位知情人士透露,米爾頓曾在2015年前往克羅地亞,參觀了電動超跑制造商Rimac,在那次克羅地亞之行中,米爾頓與Mudri會面,并從后者手中購買了這些設計。因此,該設計并非Nikola公司自主研發,自然此前申請的專利是無效的。

這一系列負面新聞后,外界對Nikola的態度產生180度轉變,投資機構一再下調評級、通用取消持股、博世減持股份、大額訂單跑票……一系列蝴蝶效應后,Nikola股價一跌再跌,其市值也從去年上市的340億美元,跌落至目前的37.9億美元,縮水近9倍,業內對它的關注度也大不如之前。至此,Nikola的高樓已經搖搖欲墜。

新領導層能讓Nikola翻盤嗎?

米爾頓離職后,Nikola董事會成員Steve Girsky被任命為新任董事長,Mark Russell被任命為新任首席執行官。Girsky為前通用副總裁,曾幫助通用公司走出破產窘境。那么這次,在Girsky的掌舵下,Nikola能走出陰霾嗎?

事實上,若拋開造假等負面新聞,Nikola所倡導的氫技術的應用的確非常有前景,將對未來運輸業產生重大影響。若成功實現氫燃料卡車的商業化生產,Nikola可以大大減少交通業的碳排放,該行業是碳排放最大的來源之一。美國環境保護局預估,全國6.4%的溫室氣體排放都來自于中型和重型卡車。

但Nikola于2020年6月上市以來,至今尚未開始銷售車輛。此前該公司預計,將在2021年向客戶交付50至100輛電動卡車,但是現在將交付目標削減到了25至50輛。該公司還將2021年的收入預期從3,000萬美元的高位降至750萬美元,未來還有可能降低至零。

另外,指控的陰影和米爾頓的離職仍然籠罩著Nikola。證券公司韋德布什指出,因該公司所存在的爭議,以及其創始人米爾頓的辭職,使得持有該公司的股票風險過高。韋德布什分析師Dan Ives在發給投資人的報告中寫道:“隨著米爾頓離開公司,Nikola的故事也發生了變化。盡管米爾頓存在爭議,但他仍是未來幾年中推動Nikola的預見者、架構師以及內外部力量,我們認為他留下了一個難以填補的巨大空白。”

盡管如此,Nikola現任CEO卻有著美好的愿景。“我們期待著解決與公司創始人米爾頓有關的問題,為這一系列事件劃上句號。我們將繼續專注于向客戶交付卡車,并且繼續建設客戶所需的能源、服務和支持性基礎設施。” Mark Russell如是說。未來,Nikola的故事到底會如何說下去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