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汽車消費政策多套組合拳發布 行業有望快速回暖

2022-06-01 09:26:43來源:蓋世汽車  

“維穩”成為今年的一大主題。在疫情、俄烏局勢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我國經濟受到影響。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6個方面33項措施。今日(5月31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印發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第18項提到,“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

在下午三點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促進汽車市場持續穩定發展的重點是兩方面:一是穩住增量,增加新車消費;二是盤活存量,擴大二手車流通。

同一時間,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減半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和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四部委發布開展2022新能源汽車下鄉通知。

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多套組合拳發布,無疑是給疲軟狀態下的汽車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資深汽車分析師任萬付認為,“汽車行業將快速回暖”。

超預期!購置稅減半

“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兩部委制定的車輛購置稅減征政策,超出了業內人士的預期。日前,國常會提出階段性減征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當時有多位專家預測,按照以往發布的政策來看,車輛購置稅減征政策可能針對的是1.6L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

在看到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的《關于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后,從經銷商到汽車分析師都對蓋世汽車表示,這是“利好”。

30萬元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減半(9座及以下),時間長達半年(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30萬的車購置稅是2.6萬,省一半就是1.3萬”,有經銷商計算到。

在任萬付看來,將車輛購置稅的排量放寬至2.0升,一方面是因為汽車尾氣排放技術和標準都已經達到較高的水準;另一方面是考慮到增換購的需求,盤活存量市場(包括二手車)。

此次車輛購置稅減半政策,覆蓋了超八成在售乘用車產品,包括大部分B級乘用車。蓋世汽車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1-4月我國30萬元及以內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銷量約達480萬輛,占總體市場的84.06%。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2升車型的動力強,產品價格跨度大,國產車和進口車的2升排量都是銷量重要組成。

與此同時,2022新能源汽車下鄉時間也已確定,時間為2022年5月-12月,包括東風公司、零跑等在內的26家車企公70款車型參與其中。該政策還鼓勵各地出臺更多新能源汽車下鄉支持政策,改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推動農村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任萬付認為,對東部城市來說,汽車普及度已經比較高了,汽車下鄉的助力不太大,但對西部地區還是有一定的助力作用。而限購城市增加購車指標、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進一步放寬皮卡車進城限制等政策,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汽車銷量回暖。

要知道受疫情、芯片短缺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汽車市場三四月份銷量出現下滑。尤其是4月,中汽協數據顯示,我國4月乘用車銷量不到百萬,環比同比降幅均超40%。商務部數據統計,4月份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零售額同比下降31.6%,拉低當月社會零售總額同比增速2.7個百分點。

多股力量齊助力

在國家出臺強有力“救市”政策的同時,地方政府、車企以及經銷商等均在發力,共同促進汽車消費。

地方政府層面,上海、廣東、深圳等多地出臺相關政策,而且幾乎都給予“真金白銀”的購車補貼。以上海為例,5月29日,上海市印發《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提到年內將新增非營業性客車牌照額度4萬個,按照國家政策要求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2022年12月31日前,個人消費者報廢或轉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冊登記且符合相關標準的小客車,并購買純電動汽車的,給予每輛車10000元的財政補貼。

在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看來,車輛減征購置稅、限購城市放寬購車指標對燃油車市場提振作用更大,而地方政府發布的購車獎勵政策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車。

車企和經銷商亦積極響應國家和地方政策。今天,包括長安汽車、東風日產在內的多家車企,相繼發布了國家購置稅減50%、置換補貼等多項福利。長安汽車表示,在國家補貼基礎之上,在“長安‘免稅’購車節”活動期間,旗下各品牌相繼推出補貼特別行動,如部分產品可享受購置稅至高補貼120%、可領享最高萬元購置稅抵扣券等。

“我們也會配合政策,搞一些優惠福利”,一位經銷商告訴蓋世汽車。三四月因疫情影響,終端銷量慘淡。他希望能抓住政策機會,吸引客戶購車。至于是否擔心會透支汽車消費需求,經銷商表示,“先活下去再說,明年太遙遠”。

有業內人士認為,購置稅減免疊加各地購車補貼,可能將助力汽車市場今年增加百萬輛銷量。張翔還認為,國家出臺汽車消費政策,還將拉高整車板塊股價,中通客車、漢馬科技等今日股價漲停,福田汽車、長城汽車跟漲。

可以預見,下半年,隨著上海等地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加快推進,以及芯片短缺問題得到緩解,我國汽車市場有望在6月后恢復正常生產。再有政策救市,我國汽車市場或將迎來一波反彈。(向秀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