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每日聚焦:突發!3000 人原地解散,100 億毀于一旦

2023-05-15 11:06:54來源:ZAKER科技  

事發突然,5 月 12 日,OPPO 旗下芯片公司 " 哲庫 " 突然猝死:一天之內,3000 名員工全部遣散,公司關閉,就連官網也直接 404。

這種狀態,就像一架行駛在萬米高空的飛機突然垂直著地。


(資料圖片)

就在 4 月 24 日,據未經官方證實的媒體消息," 哲庫 " 才引進完一名重要高管。消息稱," 壁仞科技 " 前海外 AI 方向負責人孫成坤加入 " 哲庫 " ——前者是國內一家 GPU 獨角獸公司。

5 月 12 日之前," 哲庫 " 業務還在正常開展。

據《IT 時報》報道,一些員工還在出差途上,收到通知后立刻趕回來,結果發現公司沒了。一名中國臺灣省從業者爆料,上周還在和 " 哲庫 " 負責人洽談芯片業務,對方對前景感到樂觀。

這一切的 " 倉促程度 " 可以看出:解散的決策,大概率不是 " 哲庫 " 高管做出的,而是來自權力更高的決策層—— " 哲庫 " 自己是 " 不想死 " 的,但有更高的人掌握了生殺大權,決定揮淚斬馬謖。

它的解散也不是經營原因,比如資金鏈斷裂等——從其對離職員工的補償來看,條件比較優厚。

根據內部信的內容,此次決定的性質為 " 股東決定 "。創業者都知道,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就是 " 股東大會 "。

OPPO 不是一家上市公司,我們無法知道它的相對大股東都有誰。但從其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看出,OPPO 是由原來的 " 步步高 " 分裂而來。

步步高的大老板是段永平,也是 OPPO 初期的大老板。但隨著其赴美退休,他在 OPPO 的股份逐漸減少。

段永平曾自己透露:自己在 OPPO 的股份大約 10% ——有點從創始人變成投資人的味道。

OPPO 現在的大老板叫陳明永,算是段永平的弟子。

以上二人,究竟是誰做出的 " 解散哲庫 " 決定?很難判斷。但個人猜測,這應該是二人協商后的結果。

二人都是股東會的重要成員,都掌握著一定投票權,陳明永為大,段永平為小,后者可能影響、引導或促成了陳的決定。

當然,這也不排除是其它股東聯合投票的結果。

我為什么這么猜測?因為 " 解散哲庫 " 的事件里,我看到了很多段永平的影子。大約 12 年前,步步高也曾有過一段類似歷史。

2011 年 2 月 28 日,步步高突然宣布退出小家電。段永平有一個重要的經營哲學:一旦發現方向是錯的,就要及時止損,以免公司遭受重大損失。

2010 年時,步步高的小家電業務年虧損 3 億元以上,與當時的手機、教育電子產品相比,不僅無法拉動公司業績,反而成為累贅。

現在的 " 哲庫 " 是什么情況,是不是也已經變成了當年的 " 錯誤方向 "?

" 哲庫 " 成立于 2019 年 8 月,3 年半時間,累計投入的資金大約百億規模,發布了一些芯片成果:2021 年 12 月發布 NPU 芯片 " 馬里亞納 X",2022 年 12 月發布藍牙音頻芯片 " 馬里亞納 Y"。

這幾款芯片屬于 " 子芯片 "。

現在的手機處理器都是 " 集成芯片 ",里面包含 CPU、GPU、NPU、DPU 等。比如 OPPO 發布的 " 馬里亞納 X" 只是 NPU,其全稱為 " 神經網絡處理器 ",擅長處理的是圖片、視頻等數據。

而 " 馬里亞納 Y" 只是搭載在藍牙耳機上的音頻芯片。

客觀來講,在零基礎背景下," 哲庫 " 能做到 " 三年發兩款產品 " 的成績,已經算是不錯。

并且芯片的定位與 OPPO 手機的定位很協同。OPPO 手機的亮點之一是拍照功能強大—— NPU" 馬里亞納 X" 可以賦能拍照;OPPO 的另一個定位是 " 音樂手機 " —— " 馬里亞納 Y" 可以提升音樂體驗。

從這一點看," 哲庫 " 的發展符合 OPPO 初衷。

據媒體報道,就在 2022 年下半年,OPPO 創始人陳明永還在內部坦言,OPPO 投入做芯片的初心有兩點:一是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二是要有自己的技術護城河。

" 我們醞釀了很久,也深知這條路非常不易,可能真的要十年才能磨一劍。但我們絕非一時興起,其中的風雨挫折都已考慮在內。"

結果不到半年," 哲庫 " 就胎死腹中——顯然,這不是年終的既定計劃,而是臨時計劃。

按照我的個人經驗,這種關乎公司生死的突然計劃,一般有兩方面原因:一個是受風云突變的行業形勢影響,比如 2021 年的 " 雙減政策 ";另一個則是被強權代表中途干預,比如股東、投資人等。

5 月 12 日中午,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在雪球上被問及 " 哲庫 " 關停,他向用戶留下 19 個字:改正錯誤要快,多大的代價都是多小的代價。

由此可見,三年前意義重大的 " 哲庫 ",已經變成了 OPPO 的錯誤。

我個人認為,把時間線拉長至 50 年來看,在糧草足夠豐富的前提下," 哲庫 " 的定位是沒錯的,只是時機選得不太好。

在競爭中,小公司與大公司賽跑,一定不能走大公司的老路去超越它,因為毫無勝算——人家已經先起跑幾年、幾十年,同樣的里程數,你憑什么去超越別人。

要知道 100 米賽跑中,世界冠軍和普通人的速度也就差 5-6 秒。

新玩家的選擇只有一條:彎道超車,用更新的路線、更短的距離去超越。大家還記得 1992 年錢學森先生寫給國家的建議書嗎?信的核心觀點就是:跳過汽油柴油車階段,直接研發新能源汽車。

那時,國內的新能源汽車與國外水平差不了多少,而油車已經誕生了 138 年。我們如果走巨頭的老路線,何時才有超越可能?

手機芯片也是一樣。國內廠商自研芯片,用同代產品去超越國際巨頭,幾乎沒有可能。

我們可以回顧手機芯片歷史。

在功能機時代,處理器的巨頭是德州儀器。在智能機時代,處理器的巨頭是高通,它在芯片里加入了通信處理器 CP。另一個巨頭是三星,它在芯片里加入了 GPU。在人工智能處理器時代,贏家之一是華為海思,它在芯片里加入了 NPU。

我們可以發現,新玩家打敗巨頭的主流方式,就是用下一代產品去打敗他。" 哲庫 " 如果要在手機芯片立足,也必須用這種方式。

但尷尬的是,目前手機芯片處于 " 前不著村后不著店 " 的時代:同一代產品的機會已被占領,而下一代產品的機會還不知道在哪。

當然,這也只是重要的客觀原因。

" 哲庫 " 的倒下,歸根結底還是 OPPO 創始團隊的主動選擇,或多或少他們覺得:眼下及未來," 哲庫 " 不那么重要了,他們不愿意再投入。

就像鉛筆道 5 年前做過的一個創業調研,公司的死亡原因千萬萬,但歸結起來核心原因只有一個:創始人不那么熱愛了,不愿意堅持了,想放棄了。

" 哲庫 " 團隊可能現在還有熱情,但這已經不重要:它們不是命運的主宰者。所以大企業創業失敗率很高,核心原因就是,它靈魂里沒有主宰者。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