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柳傳志,是清白的

2023-05-29 22:19:43來源:ZAKER科技  

袁國寶

互聯網趨勢觀察家、知名財經作家、新盟創始人、資深媒體人、新媒體營銷和品牌傳播專家。


(相關資料圖)

寶哥說

做芯片不是柳傳志的必須的使命,聯想的成敗才是!

01

促使我動筆的原因,是網絡上流傳的柳傳志《八十感言》。

過去這幾年,聯想和柳傳志面臨了一波波洶涌的輿論爭議,對于這些爭議我不想展開贅述。要知道,在 90 年代,聯想的輿論地位,就是現在華為、比亞迪。

曾被視為民族工業旗幟的聯想,到 2010 年代以后,就和 " 買辦 " 等詞匯綁定在一起。個中原因很多,但很重要的一條 " 原罪 " 就是當年柳傳志放棄自研芯片。

今天,聯想、柳傳志承擔的抨擊,恰恰是當年聲望、地位 " 饋贈 " 的一部分:作為中國第一波 " 站起來 "(相對強大,而不是絕對強大)的高科技企業," 缺芯(芯片)少魂(操作系統)",就該你來干,也只有你能干,結果你沒干成,你太慫了。

所以,柳傳志和聯想成了具象的替罪羊,承擔了人們對芯片業 " 卡脖子 " 的懊惱怨氣。

但中國芯片,真能靠柳傳志 "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 么?

今天,OPPO 哲庫造芯的失敗,恰恰證明了柳傳志的清白。拒絕造 PC 芯片,他的決策是正確,他不該繼續做中國芯片的 " 替罪羊 "。

02

在具體解釋這個問題之前,先談做手機的華為的成功,為何做手機的 OPPO 失敗了?

OPPO 做得敞亮,沒有芯片失敗歸結為 " 美帝迫害 ",而是直面問題——生意上做不下去!

為什么,華為能堅持,OPPO 不能堅持?

不是錢、不是人,不是研發基因,甚至不是時間,核心問題,是機會期——今天,沒有消費者能容忍一塊不 " 完美 " 的芯片。

在我的印象里,華為的芯片就是海思,最早就是 K3V1 芯片。但在華強北的朋友告訴我,大家都知道聯發科是做山寨機的芯片,但其實華為 2008 年前后,就為山寨機造過芯片了,只不過體驗著實不好。

在中國智能機 " 混沌初開 " 時,各家水平也沒有特別好的,消費者能容忍體驗差。華為利用這個機會窗口,從 " 山寨芯片 " 升級到了麒麟芯片。

華為趕上了好時候,吃到了市場、技術紅利,把芯片做了出來,還靠芯片吃到了高端市場的機會。

但到了今天,智能手機發展成熟,手機廠商已經不能 " 犯錯 " ——消費者選擇多,他可以不忍了。

別看消費者嘴上支持民族產業,但大部分人,也就是負責 " 吆喝 ",用到手里,稍不如意,只會罵罵咧咧選擇更好的產品。當然,消費者也不該給企業當 " 小白鼠 "。

進一步說,現在也沒有芯片定勝負的市場機會了。做出來,不一定對高端有好處,做砸了可能一代產品毀了,元氣 2-3 年恢復不過。OPPO 沒有更好的收益,只有無窮的風險。

03

市場如此殘酷,對于國產芯片,機會可能就是那么一瞬,華為抓到了,其他人就沒機會重復了。

時間回到 2000 年前后聯想,柳傳志面臨的局面,要更難,時間、人才、錢、產業支持,都沒有機會。

直到 2001 年聯想集團的總收入也不過才 192 億港元,純利潤不到 10.26 億港元。到 2000 年,聯想以及同方、紫光、其他品牌電腦相加不過 1590 萬臺,聯想當時占有 30% 的市場。這點錢這點市場,在任何時候,都撐不起來造芯的鴻業。因為一條集成電路產線,投入要 20 億美元,大概是 1 年利率的 16 倍。聯想的錢、市場規模,不足以造得起、養得起芯片產業。

即便有錢,90 年以后,聯想也沒有造芯的機會窗口—— PC 產品的發展很成熟,win-tel 聯盟很緊密,容不下第二塊芯片。

" 由于常年被封閉的原因,在 1984 年中國的計算機和發達國家的計算機相差之大到令人難以想象。1984 年我第一次看見 PC 機時驚得目瞪口呆。" ——《八十感言》

若是貿然造芯,造出來,不好用,消費者就會放棄聯想,去選擇戴爾、惠普、長城。一著不慎,滿盤皆輸,聯想能否活到現在,未可知。

別說聯想了,就是美國人自己的 AMD,也沒在 PC 時代掀起多大的水花。苛責一個民族企業的幼苗,去對抗美國兩大巨頭,這不是坑人家么?

且不說芯片,研發成本略低的操作系統,中國搞出了不少吧,國家還推著用,結果活到現在又有幾個。當時," 時間 " 不是中國計算機產業的朋友。

即便從事后諸葛的角度來看,解聘倪光南,或許足夠冷酷,但絕對正確,就像今天 OPPO 解散哲庫一樣。生死存亡之際,統一思想、路線,大于天!

當時,我也嫌棄聯想選擇,但如今我卻很佩服柳傳志。他沒有被當時的 " 聲望 " 沖昏頭腦,拒絕輿論裹挾,踏實回到 " 貿工技 " 路線上,讓聯想活下來,有了發展的基礎。

也許,在一些人眼里,破產的芯片產業悲情英雄柳傳志是有價值的,養活幾萬人的聯想,是沒價值的。但在我看來,對自己的員工負責,才是一個企業家最大的擔當!芯片不是柳傳志的必須的使命,聯想的成敗才是!

我很喜歡柳傳志的 " 在商言商 " 的坦誠,反而對滿口 " 主義 " 不在乎 " 生意 " 的生意人充滿警惕,這些人往往是危險的——嘴上喊著 " 為夢想窒息 " 的偉大目標,最終會讓自己員工、員工的家庭、供應商成為自己夢想的 " 代價 ",然后灰溜溜跑了。

我們總希望別人坦誠,但真碰到坦誠的人卻罵他虛偽;而自己卻甘愿被兜售 " 偉大的目標 " 的人,騙得團團轉。

這不可笑么?!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