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把“ Vision Pro ”搬上車,豐田居然走在了蘋果前面?

2023-07-10 19:08:59來源:ZAKER科技  

《汽車神專利》是電車通團隊推出的技術科普與價值挖掘欄目,旨在解讀車企申請的最新專利的意義,以及該專利未來的可行性。歡迎廣大讀者各抒己見,共同探討汽車最新黑科技的利與弊,以及汽車技術的發展方向。

月初,小通(ID:dianchetong233)跟大家分享了大眾的最新專利,將用戶的移動設備來當作 " 可拆卸顯示屏 "。


(相關資料圖)

作為汽車領域的另外一家龍頭企業,豐田對于未來信息的展現方式卻有著獨到的見解。

近日,豐田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了專利申請,打算用增強現實眼鏡取代傳統的平視顯示器,其靈感或許是來自蘋果 MR 頭顯設備的 Vision Pro。

(圖源:美國專利商標局)

相信各位看過科幻電影的朋友們會覺得,豐田這個專利更具未來感,而且理論上增強顯示眼鏡的顯示效果會更好,可以讓信息更清晰地傳遞給駕駛者。

但問題來了,增強顯示眼鏡真的是 HUD 的完美替代品嗎?

當下越來越車企喜歡在信息展現方式上做文章,除了前面提到的大眾 " 可拆卸顯示屏 " 專利之外,奔馳 S 級發布了 AR-HUD 技術,加大了信息與現實的融合度;寶馬的新一代平視顯示技術首次通過整個前風擋寬度,確保 " 眼不離道路,手不離方向盤 "。

(圖源:寶馬汽車官方)

但縱觀這么多車企,唯有豐田敢于用 AR 眼鏡這一脫離車身的介質向駕駛者傳遞信息。

你可能對這項專利已經產生了質疑,但評價一項技術是否可行,第一要義就是了解它的全貌。

按照專利報告上的說法,豐田的 AR 眼鏡會在不影響佩戴者前方實際視野的基礎上,顯示虛擬圖像;眼鏡上的液晶面板可以改變部分外源光的透射率。

也就是說,豐田這款 AR 眼鏡不會影響到駕駛視野,同時還能降低突如其來的炫光問題。

另外在顯示方式上,這款 AR 眼鏡也帶來了一些驚喜。除了車速等正常的車況信息之外,液晶面板上還會顯示附近地點的詳細信息,甚至是視線之內的車輛的品牌名。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功能性。

從公布的硬件來看,AR 眼鏡扮演的是人與車機系統交互的 " 中間商 " 角色,其內部的控制單元可以通過無線的方式與車機系統相連,AR 眼鏡本身又具備聽筒、話筒、相機、中央處理器等硬件,換而言之也可以接受佩戴者的命令。

因此小通不妨進行一波合理的猜測:豐田這款 AR 眼鏡,除了可以在液晶面板上顯示信息之外,按理來說應該還能按照佩戴者的口頭命令來實現部分功能的操作。

看回當下在中高端車型上采用的 HUD 抬頭顯示,在信息呈現的內容和方式上都比較先進,但是 HUD 的散熱問題一直得不到妥善解決,而且其顯示亮度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尤其在強光時圖像會不夠清晰,部分駕駛者反映看 HUD 時會有點暈。

對比之下,豐田的 AR 眼鏡確實可以解決這兩個問題。一是 AR 眼鏡的使用環境比 HUD 抬頭顯示更加友好,二是 AR 眼鏡的液晶面板可以改變部分外源光的透射率,避免耀眼的遠光燈等投射到駕駛員視線中。

(圖源:蘋果官方視頻截圖)

實際上,寶馬已經發布了 ConnectedRide 摩托車智能眼鏡,可以將摩托車上的速度、擋位和導航數據等信息投射到鏡片上,而且可以在高達 50 度或低至 -10 度的溫度下工作。

如今,蘋果已經推出了 Vision Pro,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科技企業會紛紛跟進,屆時車企要想實現車載 AR 眼鏡可能并不難。

但問題是,為什么只有豐田才想到用 AR 眼鏡來當作汽車信息的傳遞介質?

小通認為這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千人千面,AR 眼鏡的舒適性難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這也就意味著 AR 眼鏡會是小眾選擇。其二是車輛處于極端情況下,AR 眼鏡可能會對車內人員造成二次傷害。

我們知道,車載顯示屏需要通過一系列安全標準。即便我們假定豐田這款 AR 眼鏡能夠通過這一系列安全標準,但眼鏡本身存在的安全隱患是無法完全避免的。

佩戴多年眼鏡的小通,深知硬物撞到眼鏡時的痛楚。實際上,皮膚與眼鏡只有幾個接觸點,傳遞的力量會在接觸點上造成很大的壓強,暫且不說鏡片會不會碎裂,那種撞擊的痛感足以令人難忘。

車載 AR 眼鏡與寶馬的摩托車眼鏡不同。摩托車駕駛者直接面對外部環境,本身就需要佩戴頭盔,以及濾光性較好的墨鏡,而且已經有頭盔保護頭部,眼鏡所帶來的二次傷害不會太大。

因此,其他車企在汽車上的信息顯示方案是盡可能擴大化,比如寶馬將在 2025 年投產的全景視覺平視顯示技術,可以做到不低頭看儀表;雪佛蘭申請的增強現實技術專利,可以記錄走過路線的信息,并將某些特定信息傳遞給其他車輛,成為路線圖上有用的補充。

如果要讓小通來評價這個專利,總體來說瑕不掩瑜,但極端情況下的安全性,以及技術上的實現難度,都需要時間來攻克。

(圖源:Pixabay)

但話說回來,AR 眼鏡如果在舒適性、安全性這兩個問題上都得到解決,并且在數據顯示和濾光性上能夠滿足駕駛者的需求,那么對于平常開車喜歡戴墨鏡,以及喜歡追求科技感的朋友來說確實值得一試。

倘若再想長遠一些,AR 眼鏡適用之后,車企有望進一步降低車載屏幕方面的成本,車內屏幕大且多的潮流或就此打住。

當下需要進行博弈的是,未來的技術發展路線,到底是寶馬利用整塊前擋風玻璃來顯示內容為主,抑或者是用一個 AR 眼鏡來替代整個屏幕?

無論結果如何,我們可以確信的是,車企要想確保其在軟件體驗上帶來更多驚喜,則需要加大與科技企業的合作力度。

封面圖源:Pixabay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