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月薪 2 萬,住不起漢庭如家

2023-08-03 17:06:23來源:ZAKER科技  

鈦媒體注:本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網易數讀,鈦媒體經授權發布。

花更多的錢,過最火的假期,是這個夏天出游群眾最直觀的感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拿酒店來說,平常一兩百的連鎖酒店變成三四百,三四百的變到一千多,普通打工人的錢包實在經不住這幫 " 天價 " 酒店的洗禮,開玩笑稱寧愿睡大街,以地為床,天為鋪。

當各種星級的酒店價格都在上漲,渴望湊暑假出游熱鬧的打工人,要么默默地撤回了休年假的申請,要么 " 被迫升級 ",硬著頭皮接受高昂的酒店價格。

還有不幸的 " 大冤種 ",花著四星級的價格但卻住著快捷水平的酒店。到最后,不僅錢包癟了,還受了一肚子氣,精力也在和商家的斡旋中被榨干。

" 酒店刺客 ",價格有多貴

今年暑期旅游有多火?動輒 40 度的極端高溫天氣,也絲毫阻擋不了大家外出的熱情。

北京高校里擠滿前來研學游的學生,在他們的 " 助攻 " 下,搶一張故宮和國家博物館的門票,并不比搶熱門演唱會門票容易。就連敦煌也開始堵駱駝,再現絲綢之路盛況 [ 1 ] 。

這個暑假,大家的出行熱情再創新高。攜程數據顯示,截至 7 月 12 日,交通、住宿、景區訂單的數量,均已超過 2019 年同期,而境內游十大最熱門目的地有:北京、上海、成都、廣州、西安、杭州、重慶、深圳、南京、長沙 。

我們對上述熱門城市的不同星級酒店的價格進行了統計,試圖了解在暑期和周末雙重因素影響下住宿的真實價格。

如果計劃去一線城市旅游,比如到上海體驗 Citywalk,想預定外灘、南京路步行街附近的連鎖酒店,預算在 400 元以內就可以直接放棄了,因為壓根沒有。

上海平均價格在 318 元的二星級酒店和 434 元的三星級酒店多分布在外環地帶,無緣精神上海人引以為傲的 " 梧桐區 "。

那去新一線城市,比如成都看熊貓和大運會、或者長沙喝茶顏嘬蝦子呢?

雖說這些地方挑個兩三百價位的二星級或三星級酒店并非難事,但踩雷的幾率卻也不低:

真的不開玩笑,一進門地板超級臟,都老到包漿了,窗簾也是壞的,馬桶也開裂了。一晚上三百塊就這樣的住宿條件真的很心累!不知道這個品牌其它酒店是不是也這樣?

就算不去大城市扎堆,而是去些旅游城市避暑,邂逅大海,穿越草原,這些目的地的酒店價格甚至更貴。

想去威海沉浸式看海,二星級酒店和三星級酒店的平均價格在 408 元和 531 元,比上海還高。你的錢雖不是大風刮來的,但肯定是被海邊的大風刮走的。

去呼倫貝爾感受 "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 的景象,住宿成本就更高了。二星級酒店的平均價格都在 477 元,一趟五天四夜的行程,光住就得花將近兩千塊。

大理、煙臺的二星級酒店價格雖然都在 300 元以下,但主要分布在離熱門景區較遠的位置。房費和交通費,你永遠只能省一個。

另外,有人還會在酒店頁面看到 " 周末及暑期需補差價 " 的標注——一間一晚要多收個幾百元。讓人不禁疑惑,自己的臉上是寫著 " 快來宰我 " 這四個字嗎?

經濟型酒店不經濟,誰給的底氣

游客不停,高價不止,大家都在吐槽酒店們 " 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

酒店集團們的最新財報也可以印證,酒店的確在變得越來越貴。

2023 年第一季度,華住和首旅如家旗下中高端酒店每晚平均房價在 426 元和 329 元,較 2019 年同期分別上漲 17.7% 和 7.9%;經濟型酒店價格漲幅更突出,如今每晚均價在 241 元和 171 元,較 2019 年同期上漲 26.2% 和 14% 。

作為對比,疫情前的 2019 年一季度,兩大酒店集團兩種檔次的酒店較 2018 年同期漲幅均不足 10%。華住經濟型酒店每晚的均價,在此之前也從未超過 200 元 。

曾經,經濟型酒店最大的賣點就是性價比。和小旅館相比,經濟型酒店又能提供標準化的房間和服務,房間也勉強稱得上干凈整潔。

可現如今,經濟型酒店正變得不再經濟。

酒店們之所以有底氣提價,一方面是今年大家紛紛報復性出游,疊加商旅出差復蘇,酒店需求更旺盛了。攜程商旅表示,其今年一季度業務量不僅超過 2022 年,更大幅趕超 2019 年 。

早在三月," 一線城市亞朵全季如家排隊漲價 " 登上微博熱搜,話題下擠滿了要 " 報復性出差 " 的打工人的抱怨。據《財經》報道,因為酒店房價大漲,但有些打工人公司的報銷額度不變,他們挑選酒店只能被迫降級 。

但酒店漲價更重要的原因,其實是酒店可提供的客房數量在持續減少,導致了酒店供不應求,甚至 " 一房難求 " 的局面。

據中國飯店協會歷年發布的《中國酒店業發展報告》,2022 年初中國大陸地區客房總數 1346.9 萬間,對比 2020 年初,兩年時間減少 415 萬間客房,房間供應消失了近四分之一。

細看酒店客房的具體構成,中高檔及豪華酒店客房雖然減少了 31.1 萬間,但其 2022 年占酒店整體客房的比重反而較 2020 年提高了 6.2%。客房數量縮水最厲害的是經濟型酒店,兩年減少了 355.9 萬間。

過去三年,大家的旅游需求急劇萎縮,酒店巨頭們也很難熬。

酒店老板面對高昂的租金壓力,自然先向利潤更微薄的經濟型酒店 " 開刀 ",并將目光對準盈利空間更大的中高端酒店 。像華住集團,就降低了經濟型軟品牌和漢庭 1.0 版本的比例,提升中高檔酒店的占比 。

但這對消費者來說顯然不是個好消息。

經濟型酒店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貴,越來越難找到高性價比酒店的我們只能被迫消費升級,為更高價格的酒店買單。

價格走高,服務仍一言難盡

不過,酒店只要一漲價,就該被大家罵 " 吃相難看 "" 黑心 "" 無底線 " 嗎?也不能這么說。因為酒店長期以來都是采取動態定價的策略,商家根據供需關系調節價格。

比如,酒店方既按照淡旺季的大趨勢定價,也根據客房余量精準調價,還會效仿同行漲價 。

得益于酒店客房價格的上漲,疫情期間持續虧損的三大酒店集團巨頭如今終于開始 " 回血 "。

華住、錦江、首旅如家 2023 年一季度的財報紛紛顯示,在酒店客房入住率還未達到 2019 年水平的前提下,其每晚的單間客房收入已分別恢復至 2019 年同期的 119.3%、105.4% 和 95.6% [ 11 ] [ 12 ] [ 13 ] 。

只是,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住著跟從前一樣的酒店,現在卻要多花錢,這一點很容易讓人感到不滿。而且更令人生氣的是,自己享受到的服務和體驗并沒有跟上:

窗戶很小、采光很差,房間非常不透氣。

床單上泛黃的印跡令人生理性惡心,被芯、枕芯也不知道多久沒有換過了。

衛生間都是銹跡和霉斑,水池邊都是陳年老垢。提供的一次性洗漱用品也透露著一股廉價的質感。

酒店隔音很差,半夜睡得正香,耳邊突然傳來奇怪的聲音 ...... 打電話給前臺,告訴我忍忍就過去了。

我們統計了黑貓投訴上今年 6 月 -7 月有關消費者對酒店吐槽的帖子,發現在線平臺體驗差、惡意退單、客房糟糕,是被投訴最多的問題。

有人想要取消預定的酒店,可平臺和酒店雙方扯皮推諉踢皮球,這筆退款最后硬生生 " 走了 " 一個月才回到自己的銀行賬戶。

有人提前在淡季預訂酒店,等到旺季價格飛漲,酒店以裝修、換老板、管道漏水,甚至謊稱自家酒店倒閉等離譜的理由,強迫取消訂單。害得自己在出游前一晚被打個措手不及,臨時重新訂酒店,比之前多花了貴兩倍的錢。

還有壓根配不上定價的糟糕客房,讓人銳評現在住個酒店,特別像網戀奔現,不知道會遇到什么牛馬蛇神。

不少人在商家提供的 " 照騙 " 里精挑細選,等到真正入住 " 搬磚一周,才勉強付得起一天房費 " 的酒店,收獲的全是不走心的糊弄。

于是不禁感慨,出門前設想的是憋屈了三年,世界那么大,要抓緊時間報復性旅游。可到頭來才發現,原來被報復的只是自己的錢包。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