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河南小縣靠“薅羊毛”,一年賺 130 億?

2023-08-25 21:09:39來源:ZAKER科技  

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在某問答網站上,曾有人提出 " 河南不產羊,但為啥愛吃羊肉 " 的問題。隨后被網友指出," 河南不產羊 " 這個提問本身就是錯的。


【資料圖】

的確,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河南是種糧大省,又沒有 " 風吹草低見牛羊 " 的廣闊牧場,應該不會盛產牛羊。

事實卻正相反,中原地區的畜牧業其實和糧食一樣,在全國都是排名靠前的。

畜牧業整體排全國第三這個不說,單說羊肉這一塊,河南是全國五大肉羊主產區之一,2022 年的羊肉產量 29.05 萬噸,僅次于內蒙、新疆、河北、甘肅和山東排全國第 6。

同時,鄭州、開封是全國最大的羊蹄、羊頭集散地,占了全國流通市場的 70%~80%。

羊肉燴面、羊肉湯、羊肉串 …… 融入在河南人的飲食日常中。

以 " 豫東小山羊 " 聞名的周口、商丘等地方,曾經幾乎家家戶戶都養羊。

特別是周口的鹿邑縣,農民不僅養羊,還 " 變廢為寶 ",讓羊與香奈兒、雅詩蘭黛發生了關聯,靠 " 薅羊毛 " 產生了年產值一百多億的新產業。

一、香奈兒的化妝刷

河南周口市的鹿邑縣,是豫東地區一個普通的農業縣,知道這個地方的人,更多是因為它是老子的故里。

如果說它和香奈兒、雅詩蘭黛、歐萊雅、寶潔、雅芳這些國際品牌有著莫大的關聯,這可能是很多人想不到的。

像中國許多名不見經傳的縣城 " 隱藏 " 著稱霸全球的某個細分行業一樣,鹿邑縣也有另外一個名字——" 中國化妝刷之城 "

這名號可不是白給的。

鹿邑縣已從 " 中國化妝刷之鄉 " 變成 " 中國化妝刷之城 "

目前,鹿邑縣的化妝刷產業,占了全國該產業份額的 50%。

一個縣聚集了近 150 家化妝刷企業,配套的經營主體 1000 多家,整個化妝刷產業鏈的年產值差不多 130 億元。

每年生產中高檔化妝刷 1.5 億套,出口創匯近 3 億美元。

其實,早在上世紀 90 年代,鹿邑的化妝刷出口量就占到了全國的 90% 以上,而且出口的國家和地區都是歐美日本韓國這些發達國家,那個時候一年的產值就有 30 多億元。

化妝刷產量占了全國的一半不說,全國 80% 以上的化妝刷原材料,也都出自鹿邑。

其中,尾毛(行業內一般把制作刷子的羊毛等動物毛稱為尾毛,現在人造毛也被稱為尾毛)的出口總量,占了全國化妝刷原毛出口的 80% 以上。

鹿邑制造的這些化妝刷,很大一部分都是為國際知名品牌定制的,幾乎全球知名化妝品牌的化妝刷,都能看到鹿邑的影子。

像香奈兒、雅詩蘭黛、蘭蔻這些一二線奢侈品品牌的化妝品,化妝刷都是 Made in 鹿邑,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更關鍵的是,他們開始成為制定行業標準的人。

2017 年,鹿邑制定的 " 化妝刷 " 河南省地方標準發布,這個標準成了填補國內同類產品標準的空白。

說到這里,我們不難發現,鹿邑縣的化妝刷產業,既有絕對產量的碾壓,又有足夠豐富的高中檔產品,同時還有能夠制定行業標準的底氣,幾乎集齊了一個產業所有的優勢。

能達到今天這樣的產業優勢,鹿邑這個中原地區傳統的農業縣,究竟怎么做到的?

二、一卷羊毛從垃圾變寶貝

與一些人的印象不同的是,河南是名副其實的畜牧業大省。

根據 2022 年的統計數據,河南省豬牛羊禽肉類的年產量,緊隨山東和四川,排名全國第三,占全國產量的 7.1%。

其中,羊肉的產量是 29.05 萬噸,占全國產量的 5.53%,排名第六。

2022 年河南羊肉產量排名全國第六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有數據顯示,河南的養羊場戶有 97 萬個,從業者有 150 萬人,出欄率也要高出全國平均水平。

特別是鹿邑所在的豫東黃淮平原地區,一直都有養羊的傳統,以前幾乎家家戶戶都養羊。

這個地區的羊肉加工和消費,在河南省也是出了名的。

早在上世紀 70 年代,鹿邑縣許多村、公社都有自己的屠宰場,一些鄉鎮甚至有自己的皮革廠。

不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羊肉可以吃,羊皮能換錢,羊毛卻都被當地人當作廢棄物丟掉。

直到一個鹿邑縣的村辦小學老師,到在天津做外貿工作的親戚家玩的時候,發現被包裝成捆的羊毛賣到國外,而且每斤能賣幾十塊錢,比羊肉還要貴。

這在當時看來,簡直就是無本生意。

隨后,這位老師回到鹿邑,跟大隊干部商量加工羊毛賺錢,從此開啟了鹿邑的羊尾毛加工產業。

他們從天津請來師傅教技術,從加工要求簡單的制筆用的羊尾毛開始,慢慢拓展到外貿需求的制刷尾毛,鹿邑的羊尾毛也開始出口到日本、韓國。

河南畜產品在全國排第三的位置,豫東地區一直都是牛羊肉重要的產地

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鹿邑最早一批加工尾毛的工人技術熟練了,也開始自己在家里召集人手辦加工廠。

這時的鹿邑尾毛已經小有名氣,在天津、深圳、河北等地開廠的日韓化妝刷企業,開始慕名找上門。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鹿邑人發現,國外化妝刷工廠給的價格可比中間商高出不少,與其讓中間商賺差價,還不如自己出去闖市場。

鹿邑的尾毛產業開始從簡單的原料加工到走出去 " 淘金 "。

這些組團出去做尾毛加工的鹿邑人,跑到深圳、東莞、義烏、天津,通過給國外企業代工化妝刷,逐漸掌握了這個行業的 " 核心技術 ",也慢慢積累能量,成了行業內的大佬。

這些外出的鹿邑人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又進一步加大了鹿邑本地的尾毛原料需求,以至于那個時期,整個鹿邑縣到處都是尾毛加工企業。

在 90 年代初的時候,全縣大大小小的尾毛加工企業就有 1000 多家,從事尾毛加工人員 4.6 萬多人,年產值 32 億元,出口量占了全國的 90% 以上。

伴隨產業發展而來的是競爭。

鹿邑的尾毛產業也同樣經歷了無序的競爭,價格戰導致利潤降低,隨之而來的是品質下降,曾經幾乎壟斷尾毛行業的鹿邑,生意也被山東等地趁虛而入。

化妝刷是美妝工具中占比最高的細分品類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好在當地政府也看到了問題所在。

從 2010 年開始,他們一邊服務企業制定了地方標準,規范了產業競爭,一邊又開建 800 多畝的化妝刷產業園,用 " 鳳還巢 " 計劃,把以前在深圳、天津等地做化妝刷的企業家們,吸引回鹿邑抱團發展。

到了 2018 年,有上百家化妝刷和配套企業落戶鹿邑,形成了化妝刷生產所需的尾毛、口管、鋁皮、木柄、拉絲、箱包等配套完整的產業鏈,羊尾毛產業整個鏈條的從業人員達 6.6 萬人。

一個完整的化妝刷產業鏈聚集形成,鹿邑也重新拿回了在這個行業的 " 話語權 "。

2020 年,鹿邑縣主持編訂的省級化妝刷地方標準發布,過去靠代工大品牌的化妝刷產業,也有了 50 多個自主品牌、90 多項專利和數家高新企業。

三、農業產業化的 " 土氣 " 與 " 洋氣 "

行文至此,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農業縣,因為自己的農業資源稟賦,偶然成為一個細分行業龍頭老大的路。

這種偶然顯然帶著一些不可復制性,但是我們如果放大視角來看的話,也許能從偶然之中,得到更多的啟示。

鹿邑縣去年的 GDP 在周口市各縣中排名第一

在網絡上有不少河南人略帶抱怨地表達過類似的看法:

我們是農業大省,定位就是生產糧食,這讓河南特別是很多以農業為主的縣市,沒有機會像沿海地區的縣城那樣發展‘高大上’的工業經濟。

類似的觀點,確實是對一個內陸的農業大省無法得到更多區位優勢帶來的發展紅利產生的不甘和委屈,但是我們從鹿邑化妝刷產業的發展就能看到,土里 " 淘金 " 的農業也許并不全是 " 土氣 ",它仍然能創造出 " 洋氣 " 的產業,甚至是高新科技屬性的產業。

其實,無論是農業大省的河南,還是農業大縣的鹿邑,真正的優勢是農業,最有利的資源也是依托農業資源衍生而出的產業。

鹿邑顯然讀懂了自己的優勢所在。

那就是做成一個" 工廠 + 種植、養殖 "的產業鏈。

比如鹿邑縣的紡織產業園,依托自己和豫東地區養羊多的優勢,招商引資,引進龍頭企業,然后吸引配套的產業聚集,在園區里實現了從原料到加工,再到成品、包裝等等一整條的羊毛衫生產全鏈條。

這帶動了羊絨和羊毛衫織造產業的快速發展,讓鹿邑成了河南最大,在北方地區頗有影響力的羊毛衫加工基地。

在成為中國化妝刷之城后,鹿邑如今又開始發力預制菜行業

再比如由鍋圈為龍頭的澄明食品工業園,這個工業園里每一家企業都只做一個品類:澄明食品做番茄湯料和調味料;和一肉業以生產牛肉類產品為主;茂源羊業集羊肉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偉紅椒業以辣椒、花椒、香辛料以及辣椒復合調味料為生產特色,胖嘟嘟食品以豬副產業鏈加工、生產為重點;野火燒雞翅供應燒烤食材 ……

鍋圈是這個工業園里企業的核心渠道商,80% 的產能供給它,同時它也投資這些企業。

這種 " 工廠 + 種植、養殖 " 的方式,拉動了當地甚至周邊縣的辣椒種植和牛、羊、雞的養殖發展。

在這個產業鏈上,土地成了工廠的 " 原料車間 ",傳統的農民也成了 " 車間 " 里的 " 工人 "。

當然,可供發展的空間還遠不止于此。

比如說與農牧業息息相關的 " 種業 "。

正解局之前的文章中,曾經寫過的新西蘭的 " 奇異果 ",這個原產中國的獼猴桃,經過了先進的育種和培育,成了新西蘭的一張名片,而中國人要想栽種,需要付出高昂的費用,取得授權才行。

但以豫東地區的特有羊種槐山羊為主的 " 豫東小山羊 ",雖然在河南幾乎賣羊肉的店家,都以 " 豫東小山羊 " 為賣點,但其實卻多數是來自南非的肉羊品種。

原因無他,因為真正的純種槐山羊存欄數很少,沒有產業化的規模,當然沒辦法帶來經濟效益。

再比如糧食精深加工方面。

同樣是糧食大省的山東,其深加工生產規模和經濟總量占到了全國的 30% 以上。

既有生產國內 70% 以上、全球 35% 以上功能糖的禹城這樣的縣城,也有像西王集團、魯花集團、渤海油脂等銷售收入過百億的企業。

而且,山東的糧油加工行業擁有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 44 個,每年研發費用的投入就超過 20 億元。

整個食品工業來看,河南 2021 年僅排名第 6,主要原因還是產品附加值低 數據來源:各省統計年鑒

而河南呢,沒有一家糧食加工企業的年產值超過 50 億元,年產值超 20 億元的企業只有 11 家,其中 6 家還是省外的品牌。

糧食深加工龍頭企業的平均工業產值僅有 4.64 億元,排名全國第 9,還不到山東省的一半。

全球最大的農業公司——美國嘉吉,2021 財年的總收入是 1344 億美元。

國人熟悉的正大集團,2022 年在中國的營收也差不多有 2000 億元人民幣。

在全球和農業相關的公司排名中,中國國內的企業卻一直榜上無名。

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地區,不該只滿足于成為 " 糧倉 "。

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產業只是第一步,成為中國人乃至全球的 " 化妝臺 "、" 廚房 " 也不是終極目標,創造出像諸多農業方面國際知名公司一樣的產業巨頭,也許才應該是我們最終的夢想。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