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摧毀牛股的不是大股東減持 業績不及預期或成主因

2021-09-02 09:08:10來源:北京商報  

近期,不少大牛股由于大股東、董監高等拋出減持計劃的原因股價跌停,本欄認為,摧毀大牛股的原因只可能是業績的不及預期,減持并不會讓一只大牛股徹底走熊。即便減持的比例很高,只要牛股的業績符合預期,而且一直保持穩定增長,短期回調之后還是會有資金進場,消化掉減持的資金只是時間問題。

本欄說過,很多公司在上市前都有財務投資者進入,等到公司成功上市后,他們會在股份解禁后選擇賣出,他們原本持股的目的就是獲得股份上市的價差收益,所以這類財務投資者的減持股份對于二級市場的沖擊雖然存在,但并非致命的。雖然他們選擇減持的時機往往都是股價處于高位時,投資者也能因此來分析股價是否存在泡沫,但假如公司的業績和成長性足夠好,那么經過時間的積累,公司的業績也可以消化掉股價的泡沫,牛股還會是牛股。

所以本欄說,減持不會摧毀大牛股,即財務投資者的退出只能影響到短期的股價走勢,從長期看,股價還得由業績和成長性決定,而控股股東的態度,則更大地反映出公司的成長性,如果是控股股東減持股票,投資者則要小心,因為這很可能是控股股東全面退出的開始。

本欄說過,一家公司上市之后,最佳的投機時間就是上市一年之內,因為這個時間段,公司作為新股,沒有歷史的套牢盤,而且因為有募集資金的注入,公司現金流充足,一般不會出現爆雷,哪怕公司有些小問題,也可以想辦法隱瞞或者延后,而此時原始股東都沒有解禁,也不存在減持的壓力,所以這一年時間是新股投機的黃金時間。

但是當公司上市滿一年,就有了小非減持的壓力,此時如果公司股價還處于相對較高的位置,財務投資者的退出將難以避免,但這些減持壓力消化之后,如果真的是有價值的好公司,將迎來長期持股者的最佳買入時機。此時財務投資者已經退出,而且因為他們減持股票,股價也會調整到一個相對合理的位置,考慮到大股東要到持股滿三年才能解禁,大股東此時市值管理的意愿也不強烈,所以此時的股價應該是相對比較合理的,投資者如果長期看好一家公司,此時買入并持有還是相對安全的。畢竟經過了一年時間的交易以及財務投資者的減持,公司的股性投資者也比較了解,有沒有合規機構長期持有也能從定期報告中看到,募集資金的使用結果如何也有了初步的結論,故本欄說,這才是超級牛股成型的最佳時點,長線買家此時進場長期推升股價也會比較輕松。

本欄建議投資者,如果預期到財務投資者將要減持股份,最好的應對措施是先行獲利出局,然后以客觀的眼光去評價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成長性,如果確認公司業績和成長性沒有問題,那么等到財務投資者完成減持后再行入場,將是投資大牛股的最佳策略。(周科競)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