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學雷鋒樹新風|張秉成:助殘微光點亮希望|每日熱點

2023-06-13 08:31:22來源:包頭新聞網  

在助殘志愿服務道路上,張秉成蹣跚著,一走就是14年。患有小兒麻痹癥的他,放棄企業的高薪工作,選擇留在基層為殘障人士服務。十幾年來,他對轄區內每一戶殘障人士的健康狀況、家庭情況都了然于心,與許多殘疾人成了朋友。

放棄高薪助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張哥,能借我點兒錢嗎?”去年中秋節,殘聯工作者張秉成在采買食材的路上,碰到了多年前辦理殘疾證時僅有過一面之緣的殘障人士李先生。

自己身有殘疾,卻見不得他人遇到困難,雖然只是簡單的打過交道,但張秉成卻清晰地記得相識時李先生的家庭情況:20多歲時股骨頭壞死,妻子離婚后遠走他鄉,他獨自帶著還在上小學的孩子,生活十分困難。沒想到多年后再次見面,李先生開口就向他借錢。

借不借?張秉成猶豫了——借的話對方完全沒有償還能力,今后也很難再見到面,而身上帶的1000多元是自己大半個月的工資,借出去的話這個中秋節無疑會變得拮據。看著孩子怯怯的眼神,張秉成彎下身輕聲詢問:“你知道爸爸借錢干啥嗎?”孩子小聲說:“爸爸說,有了錢就能給我交書本費、換新校服、買好吃的月餅和肉了。”聽到孩子的話,張秉成毫不猶豫地拿出1000元遞給李先生。

張秉成4歲時被診斷出小兒麻痹癥,受身體影響,也曾遭遇過不平等待遇,但他依舊對生活充滿期待和熱愛。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殘障人士服務這項工作,于是毅然放棄企業的高薪工作,選擇留在基層為更多的殘障人士服務。

張秉成作為固陽縣金山鎮的一名殘聯協理員,已在這一崗位上堅守了14年。大部分人對殘聯協理員的認知是陌生的,以張秉成為例,他的主要工作就是關心固陽縣金山鎮轄區19個村委、6個社區的2894名殘障人士的生活,關注他們的需求并給予幫助,及時傳達國家對于殘障人士的各項政策,根據相關政策給予他們實質性的救助,讓這一群體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和照顧。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張秉成用14年的日日夜夜去理解、去行動。

踐行雷鋒精神

張秉成大部分工作時間都在起早貪黑地入戶,實地了解轄區內每一位殘障人士真實的生活狀況。在這個崗位上,他不僅是一名普通的殘聯協理員,更是殘疾群體的代言人和踐行雷鋒精神的志愿者。遇到需要幫助的殘障人士,他總是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自掏腰包給轄區內的殘障人士贈送物資。

在固陽縣新華社區有一個特殊的組織,他們會定期聚會、結伴旅行,而這一組織卻是由一群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所組成。在他們身上,看不到因身體殘疾而帶來的陰霾,相反,他們展現出的是對生活滿滿的熱愛。這個組織最初的發起人正是張秉成,在他看來,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更要積極參與社交活動,走出家門建立自己的社交圈,通過健全的交際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對生活的期許。殘障人士朋友們在他的幫助下相互溝通、廣交朋友,視野更加開闊,生活中多了不少溫暖和快樂。

2022年,支農社區居民張福才因病住院,在此期間,從辦理住院到代繳醫療費用,從細心陪護到出院回家,張秉成每一步都親力親為。“正因為我是一名殘障人士,所以我更能理解殘障人士的所思所想,感同身受。”這是張秉成常掛在嘴邊的話。他不但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他從來沒有把社區的殘障人士當成工作服務對象,而是早已將他們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始終真心服務每一個人,為殘障人士辦實事。

(文/圖 記者:李楷謹;編輯:吳存德;校對:王振偉;審核:王雪仙)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