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產需深度對接 賦能稀土產業上下游協同并進

2023-08-18 08:26:49來源:包頭新聞網  

八月的包頭,綠意盎然,天朗氣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6日下午,青山賓館5號樓包頭廳高朋滿座,百商咸集。稀土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會議吸引全國近200家重點稀土企業負責人前來參會,頂流齊聚包頭,共促稀土產業上下游協同并進,可謂盛況空前。

“這是近年來首次組織的全國性稀土產業上下游對接會議,是一次啟迪智慧、引領未來的盛會,也是一次交流互鑒、深化合作的盛會。”市工信局稀土產業科負責人宿寶龍表示,產業要強,關鍵是產業鏈要強。會議旨在推動稀土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深入對接,協同發展,攜手助力包頭建設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

搭平臺、促交流

整整兩個小時,會議把最寶貴的時間交給企業!

臺上,中國稀土集團、北方稀土、盛和資源3家稀土原料企業,永磁、儲氫、拋光領域4家稀土新材料企業,以及永磁電機、固態儲氫、合金、交易平臺領域6家稀土應用企業相關負責人一一進行重點發布推介。

字字珠璣,句句走心。他們分享行業動態,分析未來趨勢,提出合理化建議,發出積極倡議,展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行業發展共識。

“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共同擴大稀土產品應用領域,提高高端應用水平,讓寶貴的稀土資源物盡其用,物有所值。”

“真誠地歡迎各位企業家來包頭投資建廠,與包頭稀土企業進行深度合作,攜手共進建設‘兩個稀土基地’,助力我國由稀土大國向稀土強國邁進。”

臺下,咔咔的拍照聲伴著陣陣掌聲,企業家們時而低頭記錄,時而點頭贊同,現場氣氛輕松而炙熱,大家臉上洋溢著交流互通的喜悅。

聚合力、強信心

據介紹,參會企業涵蓋了從稀土原材料、新材料到應用領域的多家頭部企業、領先企業,實現稀土產業鏈上中下游全覆蓋,對共同拓展市場、資源,打造高效協同的產業鏈,進一步增強產業協同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有著重要意義。

“會議更加堅定了我們在包頭投資的信心,產業集聚未來一定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市場競爭力。”結束推介后,包頭孚海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柳焱走下臺,信心滿懷。

作為產業鏈的“中間”力量,包頭孚海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進行稀土拋光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企業落戶包頭三年來,銷售量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目前,一年大約生產6000噸拋光粉、1500噸拋光液。面對下游消費電子類產品巨大的市場空間,企業正在包頭規劃新建工廠,進一步擴大產能,爭取3到5年完成上市目標。

柳焱說:“集聚合力,協同發展,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對在包頭的發展底氣十足!”

謀合作、促共贏

產需深度對接,收獲豐碩成果。會議促成了包頭稀土研究院與復旦大學等10個產研合作項目,北方稀土與安泰科技等20個產需合作項目,華宏科技年產2萬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等20個招商項目合作簽約。

鎂光燈下,簽約企業負責人紛紛上臺簽字;大屏幕上,電子禮花頻頻綻放,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本次包頭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約的3個項目包括自動化機器人改造項目、擴大稀土深加工基地場地以及與下游企業合作的項目。

2008年,天和磁材落戶包頭。從當年“單打獨斗”,到如今與越來越多上下游企業合作共贏,天和磁材的快速發展伴隨著稀土產業集群式發展的步伐,企業朝著高效集約的方向大步向前。

為此,包頭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董義頗有感觸:“本次簽約不僅有助于打通生產產能的瓶頸,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實際需求,而且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合作機會。隨著上下游企業紛紛落戶包頭,我們將就地擴大產能、補齊短板,為包頭‘兩個稀土基地’建設貢獻力量。”

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總經理劉威說,通過本次會議,將產業鏈和創新鏈做了有效連接,產業協同發展質量更高、效率更高,對接下來準確把握產業發展規劃方向、精準尋求先進領域技術、進行科研成果轉化具有重要意義。

因首度跨界稀土+業務,中紡院(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馬肖第一次來包頭參會。他們計劃將稀土功能性材料加入紡織品纖維中,賦予產品隔熱、防曬等功能。面對全新的合作機遇,馬肖和他的開發團隊充滿期待:“希望新產品早日面世!”

(記者:張婷婷;編輯:張飛;校對:王振偉;審核:賈星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