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最新央行貨政報告顯利好,發聲“金融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

2023-08-17 23:17:10來源:ZAKER財經  

財聯社 8 月 17 日訊(編輯 林卓然)部分省份的地方債融資成本在變貴,給地方帶來了壓力。據財聯社結合公開渠道統計,7 月份地方債發行規模環比下行,同時地方債加權利差有所走闊,部分省份利差已經超過 20bp。8 月 17 日,央行發布 2023 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披露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再次強調化解地方債風險,或有利于降低地方債成本。展望 8、9 月份,地方債發行節奏將明顯加快,供給集中增加,疊加近期頻頻出臺的穩增長政策,地方債融資成本和市場交易機會值得關注。

部分省份地方債融資變貴,央行工作報告送來信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根據遠東資信的測算統計,7 月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為 6191.36 億元,較上月縮減 2110.92 億元;當月凈融資額為 2234.98 億元,較上月減少 150.33 億元。地方政府債平均發行期限約為 10.10 年,較上月平均發行期限縮短 2.63 年。從發行利差來看,7 月,主要中長期地方債發行利差均較上月走闊。15 年期地方債發行利差較上月走闊 13.41BP 至 22.65BP,20 年期與 10 年期地方債發行利差分別環比走闊 11.40BP 與 5.66BP。甘肅、新疆、內蒙古、吉林、湖南這五個省份的 10 年期地方政府債發行利差均超過 20BP。7 月地方債二級市場的成交額為 10823.32 億元,較上月減少了 138.93 億元。

圖一:發行規模

資料來源:Wind,遠東資信,財聯社整理

圖二:各省 10 年期地方政府債發行利差(單位:BP)

債券業內人士稱,部分省份地方債融資變貴,或與土地市場成交大幅萎縮,地方財政實力下滑有關。公開資料顯示,全國范圍來看,7 月單月全國土地成交總額 2668.58 億元,同比減少 45.78%,環比減少 34.65%。1-7 月除個別一線城市外,大多土地出讓表現較為低迷。

但 8 月 17 日央行發布的 2023 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上半年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增長平穩,并釋放出金融助力地方債風險緩釋的利好。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11.9 萬億元,同比增長 13.3%。其中,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增長 13.1%、13.5%。上半年地方債較上一年減少 10469 億元。

貨政報告還指出,我國宏觀經濟有望延續好轉態勢,未來與金融數據將更加匹配。當前金融數據總體領先經濟數據,主要是宏觀政策和金融靠前發力、實體經濟恢復時滯導致的階 段性現象。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疫后消費和經濟恢復都需要時間。

刺激經濟內生動力和需求復蘇,地方專項債的發行作為重要的政策抓手,將是三、四季度接下來的關鍵發力點之一。

地方債即將變奏,降息及時雨穩住流動性

今年的后四個月里,地方債到期規模共有 1.59 萬億元,壓力主要集中在 9 月。在 7 月 24 日的政治局會議上也強調 " 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 "。8 月上半月地方債的發行速度顯著提升。截至 8 月 15 日,上半月新增地方政府債 67 只,發行額共計 2554.49 億元。

興業研究分析師胡曉莉認為,專項債加快發行成為財政政策的發力方式之一,三季度將成為地方債發行高峰,凈融資規模僅次于第一季度。專項債方面,預計三季度新增專項債將基本發行完畢,發行高峰將在 8 月、9 月,且發行規模或較為接近,預計分別發行 6186、5911 億元。

8 月到 9 月底的發行規模曾一度引發市場對流動性的擔憂與討論。8 月 15 日,央行進行了降息操作,MLF 中標利率從 2.65% 下調至 2.5%,7 天逆回購利率從 1.90% 下調至 1.8%,同時凈投放 10 億的中期借貸便利。這次的價格層面貨幣工具,一方面是為了緩解由于通脹持續走低造成的實際利率偏高的融資成本問題,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配合其他的穩增長財政政策實施。

信達證券宏觀團隊認為,國內的產能周期觸底可能會在明年年初,產能周期下行期,央行都會開啟降息周期。因此,本輪央行降息周期尚未結束。至于降準,年內政府債提速發行、四季度 MLF 集中到期等因素或造成銀行間流動性收緊,今年的準備金缺口仍剩余 1.3 萬億元左右,對應降準 2 次、1 次 0.25 個百分點。下一次降準在今年三季度末之前落地的可能性較大。

中央再強調化解地方債,或能挖掘新機會

除了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報告強調,切實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統籌協調金融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工作,穩步推 動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今年政治局會議和下半年工作會議上也曾強調統籌協調金融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工作。湖南、安徽、陜西、黑龍江等等多個省份與大型金融機構也在積極推進戰略合作。這些舉措都能有效提高地方債信用質量和配置價值。

中信固收首席明明指出,隨著基準利率下行空間的打開,其余地區或將延續 " 降發行利率 " 的趨勢,融資成本的下滑也正是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回暖的必要條件之一。債務化解工作往后料將有序鋪開,對于此前債務壓力相對較大、囿于輿情困擾的地區也不必過于悲觀。往后看,應關注化債工作逐步鋪開的時點,把握債務化解較為積極地區的投資價值。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