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下的醫生收入:7 成醫生臨床年收入不足 10 萬 西部副主任醫師與沿海基層醫生待遇相當?
醫藥反腐,醫生薪酬問題再次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討論得最多的,是醫生群體的收入究竟是高是低?
" 醫學界 " 醫米調研發布《2022 年中國醫院人力資源現狀調研報告》,通過在線調研 2226 名醫生,進一步了解當前醫生的薪酬狀況,以及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現狀。數據顯示,醫生平均臨床收入為 9.4 萬元,70% 的醫生表示稅前臨床收入在 10 萬元以下。
我國醫院當前實行的是基本工資 + 績效 + 津貼的制度,績效主要與醫生的業務,包括做手術,申請課題,發表論文等掛鉤,津貼則和醫生的學術頭銜相關。不同地區、級別醫院、科室以及不同年資的醫生收入水平差異較大。
(資料圖片)
此次,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醫生均表示,自己的收入主要由臨床收入及合理的臨床外收入構成,又與地區經濟水平、醫院等級和所在科室有關。在他們眼里," 上新聞 " 的都是大人物,甚至有人調侃自己的科室 " 清貧慣了 ",與傳聞中的 " 天價貪腐 " 毫不沾邊。
工作 3 年沿海基層醫生薪資比肩西部 30 多年的副主任醫師
在這波醫療反腐風暴以前,收入高低一直是醫生群體廣泛討論的話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基層醫生、中西部地區三甲醫院醫師、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主任醫師三個角色對比,醫生的薪資與地域經濟水平有很大關系。
董寧(化名)自 1988 年開始從業,目前是中西部地區某三甲醫院的內科副主任醫師。從醫 35 年,董寧的收入主要由基本工資和績效獎金構成。現在,董寧每個月的基本工資約為 4000 元,績效則在 7000 至 8000 元上下浮動,月收入合計 12000 元上下。
以前董寧所在的醫院還會發放年終獎,合計約 3 個月工資,年收入保持在 18 萬元左右。但近兩年已經停止發放年終獎。
由于地處中西部,董寧的臨床收入基本是其收入的唯一來源,課題、試驗、稿費、講座等臨床外收入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但由于從業久、職稱較高,董寧的收入已經高于科室平均水平。以剛入院的同科室低年資醫生為例,基本工資約為 2000 元,績效浮動在五、六千元上下,合計每月到手收入在 6000 到 8000 元之間。把科室這個標準放到整個醫院,應該已經處于中上水平。
但如果再把這個標準去和經濟發達的地方對比,董寧的收入甚至比不上一些基層醫療機構的年輕醫生。
90 后的小宇(化名)在東部沿海某縣的基層醫療機構,因為沒有明確的科室劃分,小宇一人身兼多個角色,既要做全科醫生的工作,還要管理所在地區的健康檔案、慢性病隨訪等。小宇所在的單位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因此績效受業務量影響較小。要提高收入,主要依靠職稱和職務的提升,但晉升難度較大。小宇說," 一般只有院長、副院長才是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小單位可能就只有一兩個人能到這種級別,晉升很難 "。
據他透露,目前到手年收入約 13 萬元左右。除臨床收入外,小宇還業余兼職培訓機構講課、健康管理師等,這給他帶來了一些臨床外收入。但因為在基層醫療機構,小宇能夠收到邀請參加的交流會、行業會議較少。部分學術會議,是小宇自掏腰包參加。
如果去高級別的醫院,小宇的收入和機會自然更多一些,但壓力和工作強度也不會少。小宇說,自己才工作 3 年時間,結合自身工作強度、資歷等,他對目前的收入水平較為滿意。
" 醫學界 " 醫米調研發布的《2023 年度中國醫院人力資源報告》顯示,在各個地區的各類醫院中,北上深三級醫院的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臨床稅前收入最高,平均 25.7 萬元 / 年,達到中西部鄉鎮及農村衛生院同級別醫生近三倍。
此外,東部沿海地區市 / 縣三級醫院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臨床稅前收入平均為 14.6 萬元 / 年,主治醫師及以下 10.7 萬元 / 年。中西部地區市 / 縣三級醫院副主任醫生及以上臨床稅前收入平均為 10.3 萬元 / 年,主治醫師及以下 8.4 萬元 / 年。鄉鎮及農村衛生院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臨床稅前收入平均為 9.0 萬元 / 年,主治醫師及以下 6.2 萬元 / 年。
《2022 年中國醫院人力資源現狀調研報告》數據則顯示,醫生平均臨床收入為 9.4 萬元,70% 的醫生表示稅前臨床收入在 10 萬元以下。
受訪者:貪腐離自己很遠,醫生的前期培養成本很大
地區經濟水平,不同等級的醫院、科室和職級的醫生收入均呈現較大差異。但受訪的醫生都覺得,現在的薪酬體系與醫生的實際付出并不匹配,臨床醫生前期的培養成本很大,成為醫生后又有極大的工作量。
從教育成本來看,要想進入較理想的醫療機構,臨床醫生需要經歷五年本科培養、三年碩士培養,如果想要進入條件較好的地區或醫院,博士學歷必不可少,學習動輒超過 10 年。而與其他職業不同的是,醫學生畢業后想上崗成為正式醫師,還需進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俗稱 " 規培 "。按照規定,"5+3" 為主要模式,即完成 5 年醫學類專業本科教育的畢業生,在培訓基地接受 3 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董寧舉例說,在自己醫院規培的學生,每個月固定收入是 1000 元,如果值夜班有一天 100 元的補助,相當于是 " 貼錢 " 培訓。不過小宇回憶稱,其規培時每個月還是有幾千元的收入,足以維持生活開支。
即使熬過學習培訓階段,也不意味著醫生可以躺平了。從業 30 多年,董寧的家從來沒有離醫院超過 1 公里。每天早上 7 點的查房、值班時的隨叫隨到,和病人隨時都會打來的電話貫穿了從業以來的每一天。
另一位省會城市的皮膚科主任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展示了自己的手機微信界面,半天時間內消息超過 200 條,列表前排均是病人的各種問詢信息和醫院工作群消息。這位主任說,對這種工作節奏," 已經習慣了 "。
醫生的收入高還是低外界各有看法,但可以確定的是,大部分普通和一線醫生距離傳聞中千萬甚至上億的貪腐有著非常遙遠的距離。
汪澤(化名)已經是一線城市某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這在醫生職稱上已經做到了頂點。雖然沒有透露自己的具體收入水平,但汪澤說,醫生職稱做到什么級別,對業務量、病人量是有影響的,這可能會造成不同職稱醫生之間的績效差別。但作為內科醫生,沒有 " 飛刀 " 等其他收入,汪澤從本院獲得的臨床收入與同科室其他醫生差距不算太大。
" 真正差距大的,還是手里有權利的,手中有權利才有尋租的空間。" 汪澤稱,對普通醫生來說,跟反腐沒太大關系(離貪腐有點遠)。
注重穩定收入和有效激勵 醫生薪酬體系改革仍在探索
記者注意到,對醫生收入結構的系統性改革早已開始。
目前,公立醫院醫生的薪酬主要由醫生提供醫療服務的費用及政府對醫院的財政投入構成。盡管政策一再強調 " 醫務人員薪酬不得與藥品、衛生材料、檢查、化驗等業務收入掛鉤 "。但過度醫療、以藥養醫等不合理的醫療服務行為時有出現。
" 多勞多得 " 仍然是醫生提高收入的主要手段。
今年 7 月 24 日,國家衛健委等 6 部委聯合發布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2023 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其中明確:落實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醫保資金結余留用政策;合理確定內部薪酬結構,注重醫務人員的穩定收入和有效激勵,進一步發揮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同時,推動各省開展 2023 年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評估,符合調整的在總量范圍內及時調整價格。
以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為例,早在 2021 年 8 月,國家醫保局等八部門印發《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方案》,明確提出通過 3 至 5 年的試點,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經驗。同年 11 月,五個試點城市名單公布。
但目前,我國尚未形成以技術勞務價值、風險程度、技術難度為中心的醫療服務項目定價機制。
而按照醫保支付體制改革初衷,旨在將收入激勵轉為成本激勵。所謂成本激勵,即一般指在按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等總額確定的預付制體系中,醫院的醫保資金結余可以全部或部分轉化為醫生收入及職業發展支持,從而產生激勵效應。但事實上,醫院有結余已經不易,能否將結余用于人員收入提高也是個問題。
公開數據顯示,2020 年,全國 2508 家三級公立醫院中,43.5% 存在虧損,醫院資產負債率為 44.09%。
記者還在采訪中發現,隨著醫保支付方式改變,一些臨床醫生在治病救人時多了顧慮。董寧舉例稱,以 DRG/DIP 醫保支付改革為例,病人按照病種付費的方式報銷有上限,但如果有其他復雜并發癥、繼發癥等問題,實際開銷遠超醫保報銷額度。除去醫保基金支付的金額,剩下的都算做醫院虧損。但醫院并不會承擔這筆成本,最后還是算在科室績效頭上。
在探索醫生薪酬制度改革方面,福建省三明市走在了前面。2013 年,覆蓋三明市 22 家縣級以上公立醫院的薪酬制度改革啟動,試行醫生和院長目標年薪制。2015 年," 全員目標年薪制 "" 年薪計算工分制 " 在三明市全面推開。
目標年薪包括基礎年薪和績效年薪,基礎年薪通過基礎工分體現,績效年薪通過工作量工分和獎懲工分體現。在醫院工資總額的分配上,原則上醫生(含技師)、護理(含藥劑)和行政后勤團隊的比例分別占 50%、40%、10%,其中護理控制在醫生的 70% 以內。年薪分配體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并重點向臨床一線人員、關鍵崗位人員及業務骨干和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傾斜。
改革后,醫院以 " 工作量 " 而非 " 創收量 " 來核定醫務人員的最終收入,醫生收入與醫院的藥品、耗材收入脫鉤,讓醫生回歸治病救人本身。
三明市衛健委的數據顯示,三明市公立醫院醫生年均收入由 2011 年的 5.65 萬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16.93 萬元,年均增長 11.59%;2020 年,主任醫師平均年薪 29.35 萬元,副主任醫師平均年薪 22 萬元,醫生最高年薪達 59.8 萬元。據了解,三明改革試點涉及醫生收入部分的總體原則是:" 符合國際上通常醫生收入高于社會一般平均收入 3~5 倍的慣例。"
按照地方衛健部門對三級公立醫院定下的員工薪資在醫院支出中的占比,40%是個基準線。在新的運行機制下,公立醫院工資總量和人員經費占比都大幅提高。2012 年改革后,22 家縣級以上醫院工資總額由 2011 年的 3.82 億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15.57 億元,提高 3.08 倍。人員經費占醫療費用的比重由 25.15% 提高到 45.98%。
8 月 15 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有關問答。其中提到," 針對 " 關鍵少數 "、關鍵崗位的腐敗問題進行重點突破,對重點問題、典型案件進行調查核實、處置處理、通報剖析,形成全國性集中整治醫藥領域腐敗問題的高壓態勢 "。
與此同時,醫務工作者的奉獻與價值也得到高度肯定。衛健委在前述問答中強調,長期以來,廣大醫務人員響應黨的號召,踐行 " 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 " 的新時期職業精神,在疾病預防診療康復護理、醫學技術創新發展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取得豐碩成果,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奉獻應予充分肯定。
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
“陽光”下的醫生收入:7 成醫生臨床年收入不足 10 萬 西部副主任醫師與沿海基層醫生待遇相當?
醫藥反腐,醫生薪酬問題再次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討論得最多的,是醫生
-
倒數第一!這個萬億級城市,突然失速……
文|老古,知名財經專欄作者世界工廠的定位,讓東莞在今年壓得喘不過氣
-
央行重磅報告發布,離岸人民幣一度收復 7.30 關口,1 小時內拉升 400 點
北京時間8月17日17:30以后,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快速拉升,日內漲幅達0 5%
-
美團加入盒馬山姆價格戰,會員店一邊狂奔一邊內卷
圖片來源:鈦媒體APP拍攝一場由榴蓮千層而引發的價格戰仍在繼續。最先
-
涿州書商自救群像:直播賣書、清理“泡水書”!組團考察,要把倉庫搬到山東
黃平的這個夏天,不好過。7月末,暴雨侵襲河北小城涿州。十多天過后,
-
跨越千里來粵!2023年粵新交往交流交融活動正式啟動
“聽說廣東的菠蘿包很好吃,里面是不是包著菠蘿。”新疆兵團第三師四十
-
新經濟觀察丨多數00后大學生保險知識缺乏,用AI配置保險或成趨勢丨封面天天見
封面新聞記者張越熙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ChatGPT等AI工具也走進了0
-
版權保護魔怔化,索尼音樂居然起訴了公益網站
時間是一條永不停息的河,沒有什么能抵擋時間的侵蝕、從而萬古長存,但
-
蔚來還沒搞定的事,上汽飛凡能搞定?
飛凡的換電,從一開始就承托了一個更宏大的目標。一輛飛凡F7,駛入北京
-
1 周漲粉 183 萬,炫富博主們的“致富經”
東南們的未來怎么走?TFboys的門票說送就送?3萬多的生活費說給就給,
-
茶百道上市:一年 8 億杯,賺錢不靠賣奶茶
賣原料給加盟商,當中間商賺差價。又一家不靠賣奶茶的奶茶小巨頭,要上
-
中國人形機器人火到國外!不懼偷襲還帶閃
最新國產人形機器人,這回火到國外去了!連OpenAI聯合創始人Karpathy都
-
直播帶貨的暴富夢,該醒了!
任何行業基本遵循這樣的定律:極少數頭部拿走絕大多數收益,廣大基層苦
-
【養老“大家”談 共話養老新時代】----以金融力量助力養老事業發展
根據國家衛健委2022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于2035
-
北京宣判首例碳排放配額交易案
北京某環保公司向其發送《報價表》并載明交易配額數量、單價、交割時間
-
又買早了?!小米手環 8 和小米手環 8 Pro 怎么選 ?
隨著現代人對運動、健康監控需求的增長,智能手環的形態也越來越完善,
-
“除了長江白鱘,很多動物都已經見不到了”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電影《三體》里的這句經典臺詞,
-
等了一晚上“車”,雷軍最后卻放了一只“狗”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深潛atom8月14日晚,雷軍的第四次年度演講以成長
-
騰訊增長生變,視頻號成全村的希望?
作者|丁卯范亮高悅編輯|鄭懷舟丁卯8月16日港股盤后,騰訊控股發布了202
-
月銷 2000 多輛,飛凡汽車離“非凡”還要多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車圈能見度,作者|劉媛媛&思銘那個曾對標特斯拉和
-
高盛再發 50 年后預測:2075 年印度股市全球市值占比將升 4 倍,中國升 3 成
財聯社8月17日訊(記者成孟琦)高盛再發52年后的超遠預測,這次是預測2
-
重點城市公立三甲醫院數量36強,深圳有30所,提升空間巨大
重點城市公立三甲醫院數量36強,深圳有30所,提升空間巨大拉薩公立三甲
-
23湖南債108票面利率為3.0200%
23湖南債108票面利率為3 0200%
-
和諧福樂保重大疾病保險怎么樣?怎么買?
還可以。 和諧福樂保重大疾病保險是一款以重大疾病為保障對象的保險產
-
出院后意外險什么時候報?怎么報?
出院后意外險的報銷時機主要取決于保險合同中約定的等待期和報案期。
-
嬰兒理財型保險是什么?可靠嗎?
嬰兒理財型保險是一種專為嬰兒設計的保險產品,旨在為嬰兒提供長期的保
-
48歲上班還可以交五險么?要交多少錢?
對于48歲的上班族來說,交五險一金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情況下,48歲的
-
信泰百萬健康重大疾病保險條款有哪些?怎么樣?
1 保險責任:明確了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間內因重大疾病導致的醫
-
重慶啤酒上半年凈利增長18%,高檔增長不及2%!總裁李志剛:高端化空間仍很大
8月16日,重慶啤酒(600132 SH)發布2023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
-
河北涿州:搶修工作進行中 社區逐步恢復正常生活
當地公安民警和保定市對口支援的隊伍相互配合,清理小區的淤泥和污水,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精彩推送
- 重疾險是消費險還是返還險好?怎...
- 怎樣購買重疾險最劃算?一年多少...
- 平安福重疾賠付幾次?怎么賠付?
- 友邦保險重大疾病險怎么樣?一年...
- 深圳校園意外險報銷范圍有哪些?...
- 鴨脖翻身!周黑鴨上半年凈利潤暴...
- 年輕人又開始吃鴨脖了?周黑鴨凈...
- 近30年至少被盜6次,大英博物館...
- 長安汽車攜手百度,探索用大模型...
- 光伏設備千億級市場迎利好 光伏...
- 外媒:北約2%軍費支出目標,德國...
- 央行:加大對住房租賃、城中村改...
- 多處會計錯誤致信披違規 *ST西...
- 字節跳動抖音子公司推出 AI 機...
- 交易平臺 SellCell:美二手市場...
- SUV 取代轎車,“窮”并非唯一因素
- 滴滴回應網約車司機情緒失控瘋狂...
- 魔琺科技發布超寫實 3D 虛擬人...
- 央行: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
- 鴻運少兒保險到期怎么拿錢?到期...
- 計劃生育家庭意外險是什么意思?...
- 一年期重疾險的弊端?續保需健康...
- 重疾險還本金嗎?消費型好還是返...
- 重疾險附加身故責任還是單獨買壽...
- 支付寶助力服務業數字化再加碼:...
- 易鑫集團2023年中報出爐,經調整...
- 魔琺科技重磅推出3D虛擬人產品,...
- 歐盟電池法正式生效
- 稀土不“土”還挺“潮”
- 潤本股份沖刺IPO:三年利潤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