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芯片荒”加劇汽車產業減產 歐洲、北美成“重災區”

2021-10-18 09:04:13來源: 中國汽車報  

今年以來,龐大的全球汽車產業卻被小小的芯片絆倒。缺芯,無異于給了正從疫情陰影中努力恢復的全球汽車業當頭一棒。

芯片短缺問題持續發酵,使得全球汽車市場更加陰霾密布。9月,美國汽車銷量跌幅預計超過兩位數,日本汽車銷量大跌32%,法國汽車市場銷量同比下滑21%,西班牙汽車銷量同比下挫16%……近日,全球咨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表示,由于缺芯等因素導致供應鏈不暢,今年全球或減產770萬輛汽車,全球汽車制造商或因此損失2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5萬億元)??磥?,今年全球車市增速實現“由負轉正”的“小目標”,懸了。

全年減產幅度或繼續擴大

缺芯帶來的沖擊持續震蕩,而全球多家市場調研分析機構作出的預測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下調,這也反映出汽車行業缺芯程度進一步深化。

早在今年2月,德國市場研究機構伯恩斯坦預計,缺芯將令全球汽車產業在2021年減產200萬輛至450萬輛,相當于全年產量的2%至5%。同一時間,艾睿鉑預計,今年全球汽車業可能損失6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930億元)。今年5月,艾睿鉑調整預測稱,2021年全球汽車因缺芯減產預期將達390萬輛,汽車行業收入損失將達1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090億元)。近日,艾睿鉑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不僅芯片短缺給汽車業帶來重大沖擊,再加上多種原材料漲價、勞動力短缺等不利因素,今年全年汽車供應鏈面臨雪上加霜的局面。“大家都希望汽車芯片危機盡快有所緩解,但因馬來西亞疫情導致的封鎖措施與其他不利因素不期而至,加劇了缺芯的狀況。”艾睿鉑亞太區業務負責人謝芾說。

對此,埃信華邁(IHS Markit)市場分析公司認為,馬來西亞的汽車芯片占全球供應的13%,由此帶來的芯片供應短缺已經在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直接導致汽車減產144萬輛和260萬輛,第三季度受此影響減產已達310萬輛。“第四季度汽車芯片供應面臨的挑戰更多,對汽車產量的壓力更大。”埃信華邁方面表示。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近日預測,芯片短缺將導致今年全球汽車產量減少700萬至900萬輛;若減產達1000萬輛,全球汽車產量會回到7400萬輛,接近2020年車企受疫情沖擊最嚴重時的水平。

相比之下,埃信華邁的預測更加消極。該機構認為,受缺芯影響,2021年全球輕型車產量預計下降6.2%,達到7200萬輛。而根據德國《世界周刊》的最新預測,芯片危機或導致2021年全球汽車減產高達1100萬輛。

歐洲、北美成“重災區”

芯片短缺的沖擊持續波及全球汽車企業,從通用汽車、福特到大眾、豐田、本田等,階段性停工減產幾乎成為常態,這也導致全球汽車市場銷量持續下行。

在歐洲,缺芯導致的停工停產潮依然此起彼伏。9月底,斯柯達宣布捷克工廠將停產1周;而西雅特表示其西班牙工廠的停產時間將延長至2022年。對此,大眾汽車、戴姆勒和寶馬集團的負責人均表示,全球汽車芯片短缺將導致其產能縮減持續到明年。近日,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預計,由于缺芯,今年德國汽車產量將僅為290萬輛,同比減少18%。而VDA今年年初時曾預估,今年德國汽車產量有望同比增長3%。AFS市場調研機構指出,芯片短缺對歐洲市場沖擊更大,預計歐洲今年將減產229.3萬輛汽車。

今年8月,大眾汽車、Stellantis和雷諾在歐洲的銷量分別同比下降14%、29%和23%;戴姆勒和寶馬集團的新車注冊量分別同比下降38%和18%。最近幾個月以來,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歐洲主要車市,每個月銷量降幅均超過兩位數。9月16日,歐洲汽車行業協會(ACEA)表示,歐洲8月新車注冊登記量較上年同期下降18%,7月銷量同比下降24%,這也是自2013年歐元危機以來同期表現最差的兩個月。

芯片短缺,沖擊的是整個行業。近日,法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佛吉亞也下調了全年的銷售預期,由原來的16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233億元)下調至15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58億元),并將利潤率由7%下調至6%。

與歐洲相比,北美市場也不容樂觀。9月底,通用汽車宣布,由于芯片短缺,通用汽車在北美的6家工廠暫時停產。2022款凱迪拉克Escalade正值投產之際,因芯片供應不足,該車的超級巡航系統將被取消。通用汽車還將推遲在凱迪拉克CT4和CT5車型上增加超級巡航系統。福特也宣布繼續在北美地區削減部分車型的產能。Stellantis則宣布在北美地區再減產1.95萬輛汽車。同樣由于缺芯,本田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別削減了11.5萬輛、5.7萬輛和1.9萬輛的汽車產量。AFS最新預測稱,今年北美地區將減產246.5萬輛汽車。

由于芯片短缺,業內人士預測9月美國汽車銷量將大幅下降,可能不到100萬輛;美國第三季度汽車銷量可能不到340萬輛,同比下降13%~14%。10月1日,Stellantis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因芯片短缺,其第三季度在美國市場的銷量為41.1萬輛,與去年同期50.7萬輛的銷量相比下降19%。同期數據顯示,日產汽車第三季度在美國市場銷量同比下降10%;豐田汽車9月在美國市場銷量同比下降22.4%。今年8月美國經銷商新車銷量已經低于100萬輛,與2019年8月的358萬輛相比減少72%。

四季度繼續承壓

今年以來,新冠變異病毒導致的新一輪疫情在全球蔓延,由芯片短缺帶來的不利因素也或多或少影響到了中國市場以及中國汽車廠商。

“即使遭遇芯片短缺問題,中國車企大多也是通過多種渠道想方設法盡最大努力維持生產,所以車企覺得沒有必要公布減產數據,外界的預測數據一般是通過之前的末端銷售去推算的,不知有沒有考慮其間多種影響因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某車企銷售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AFS的預測,因芯片短缺等因素,中國市場預計今年全年將減產166.6萬輛汽車。

今年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在發布會上預測,2021年中國汽車銷量有望超過2600萬輛,同比增長4%?,F在看來,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難度頗大。受疫情、芯片短缺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影響,8月中國汽車銷量連續第4個月同比下滑。9月10日,中汽協副秘書長李紹華坦言,當前汽車產業的芯片短缺問題已經超出預期,全年市場增速或弱于預期。雖然9月汽車產銷數據尚未出爐,但也是難言樂觀,最后一季度更是“壓力山大”。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預測,如果海外疫情不繼續惡化,今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增幅會在2%~4%之間。

“自今年5月以來,我國汽車月產銷量已連續出現同比下滑,包括上述預測數據的調整,都反映出芯片短缺的程度并沒有像有些企業和機構年初所希望的那樣在下半年得到緩解,反而呈現向縱深發展的態勢。”華南理工智能感知與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睿林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產銷連跌與芯片供應不足、部分原材料漲價等因素有一定關系,但目前從車企到供應商都在努力,芯片供應或將有一定改善,第四季度中國汽車產銷也許會出現小幅回升。

不過,業界對此也有不同看法。“汽車芯片短缺問題似乎在短期內難以改善,國內第四季度汽車產銷狀況可能仍會保持同比下挫態勢。”中信證券分析師路海波對《中國汽車報》記者分析道,一是全球車企都在“等米下鍋”,由于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增加了中國車企在采購方面的困難;二是中國智能汽車所需要的智能駕駛算力、5G車聯網通信等高端汽車芯片基本沒有制造能力,即使有企業能完成芯片設計,但還是要到海外去找芯片工廠代工;三是目前中國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進展加速,對中高端芯片的需求與日俱增,但短期內無法解決芯片供需矛盾。

對于何時汽車芯片供應緊張局勢能得到緩解,各大市場分析機構的預測仍不樂觀。“汽車芯片供應緊張或將持續到2022年底或2023年初。”艾睿鉑汽車業務和工業部董事總經理丹·赫希(Dan Hearsch)表示,此前他曾認為汽車芯片供應會在今年第四季度恢復正常、汽車銷量也隨之回升,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已不可能。埃信華邁方面則認為,汽車芯片供應難題可能要到2023年第二季度才能得到解決。美國考克斯汽車公司認為,如果芯片供應形勢有所好轉,全球汽車銷量或將在今年第四季度略有回升,并在2022年持續改善,直到2023年才會恢復到正常水平。(趙建)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