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皮卡行業再迎利好 技術標準落地助力皮卡乘用化高端化升級

2021-11-10 16:13:32來源: 中國汽車報  

皮卡行業再迎利好。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稱,《多用途貨車通用技術條件》(以下簡稱《技術條件》)將于2022年5月1日正式實施。作為我國首部定義皮卡技術標準的權威性文件,《技術條件》不僅能夠提升皮卡產品品質,規范技術要求,還為皮卡的管理、用車、政策制定提供了明確可行的技術參考。

明確皮卡多用途屬性引導行業規范化發展

皮卡,又名“轎卡”,誕生于美國,以多面手、超級實用而盛行,它不僅是一種交通和謀生工具,更融入到了人們的生活之中。不同于美國市場,皮卡在中國有著截然不同的“畫風”。自進入國內市場以來,皮卡就被貼上了商用車的標簽,并劃歸到輕型貨車行列,在管理上與輕卡、微卡等同,因逐漸被各大城市“封鎖”路權,皮卡在中國市場遭遇寒冬。

直到2016年,隨著云南、遼寧、河北、河南四個省份進行皮卡進城解禁試點,國內拉開了皮卡解禁的序幕。此后,各地針對皮卡的禁令有所松動,同時中央層面也陸續出臺放寬皮卡車輛管理和進城限制的政策和文件,再加上鼓勵汽車消費相關措施的助力,讓沉寂已久的皮卡市場開始煥發出新的生機。

近兩年來,得益于“松綁”政策的陸續出臺,國內皮卡市場得到了較快發展,但由于標準缺失、車輛屬性不清晰,導致皮卡解禁的推行效果大打折扣。同時,部分車企為獲取短期利益,將微卡、微面等車型改造成“非典型皮卡”,不僅破壞了市場良性發展,也增加了安全隱患。在這樣的背景下,《技術條件》的出臺可謂恰逢其時。

記者了解到,此次頒布的《技術條件》明確定義了皮卡尺寸、載重、座椅間距、拖拽標定等技術標準,對皮卡在安全、環保、舒適性等方面也做出規范和要求;同時,把皮卡與微型貨車、輕型貨車做出明確區分,以“多用途貨車”的身份獨立存在,強調皮卡的乘用化和多用途屬性。另外,標準還提出了“貨箱頂部長度應不超過整車長度的35%且不大于1850mm”、“額定載質量不大于500kg”、“皮卡貨箱應只有后欄板為可開閉狀態”等詳細要求,弱化了皮卡的貨用功能,向M1類乘用車靠攏,以充分發揮皮卡客貨兩用的多用途車屬性。值得注意的是,《技術條件》還首次在拖拽牽引裝置、電連接器、拖拽牽引要求等拓展功能指標上做出明確規范。

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邵華看來,《技術條件》在產品定義上更加精準,在技術要求上更加明確,在發展方向上也體現了皮卡乘用化的趨勢,不僅對產品高標準、高品質發展起到良性互動作用,也有助于皮卡在產品、管理、需求上更加規范,避免市場上出現“擦邊球”車型。同時,《技術條件》也是管理政策的基礎支撐。標準實施后,皮卡在管理上無標準可依的情況將得到根本性改善,政策制定與執行層面也會更加準確。

對此,有業內專家指出,隨著《技術條件》的實施,處于“灰色地帶”的劣質產品,將被徹底排除在皮卡行列之外,減少“鉆空子”車企吃政策紅利的可能性。另外,《技術條件》強調皮卡宜家宜商的屬性,既保證了市場端日益增長的用車需求,又消除了超載車型帶來的安全隱患,那些保留超大貨箱、平底和三開重載設計的車型也將成為歷史。

助力皮卡乘用化、高端化升級

“總體來說,《技術條件》的頒布,厘清并破除了皮卡市場‘混沌’的狀態,為皮卡行業持續規范發展提供了助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海格皮卡銷售公司相關負責人張鐵軍進一步說道,從單純的“工具車”到“宜家宜商”多用途車,市場端對于皮卡的期待和需求不斷升級。在強調皮卡乘用化和多用途屬性的基調下,《技術條件》對皮卡的安全性、節能、舒適性等方面提出較高要求,符合當下皮卡市場的發展方向。《技術條件》實施后,將進一步助推皮卡向乘用化和高端化進階,同時為皮卡多元化場景應用提供有利環境,為建立中國皮卡文化價值提供先行條件。

當下,皮卡一直是以“生產資料”的形象出現在大眾視野中。隨著利好新政的陸續出臺,皮卡愈發呈現出乘用化、高端化的新特征。與之相應的,皮卡的泛戶外、越野等需求也得到一定釋放,國內皮卡產品多元化、用戶需求多元化的時代已經到來。

事實上,從各大車企近期推出的皮卡新品也不難發現,配裝汽油動力系統、采用自動變速器的皮卡車型越來越多,無論是外觀、內飾設計還是智能配置,都向乘用車靠攏。以長城炮乘用版皮卡、上汽MAXUS T70以及江鈴域虎9為代表的主流皮卡車型,在品質和舒適性等方面,更是與同等售價的乘用車不相上下。

李邵華指出,政策放寬后,家商兼用和工具車用戶的乘用化需求逐漸被激發,促進了城市低端物流車向皮卡升級,乘用化的使用場景也不斷豐富。現階段的皮卡在外觀、內飾、安全性、動力性等方面全面對標乘用車,甚至有些產品已超越乘用車。另外,企業圍繞乘用化、智能化、電動化方面也做了豐富的產品儲備和技術儲備。在消費層面,近幾年皮卡市場消費人群也產生了較大變化,以乘用、越野為核心屬性的消費比例逐年提升,形成以皮卡為核心的改裝、越野、自駕游消費圈層,對汽車周邊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很多用戶在選擇皮卡時,已經不再將它視為生產資料,而是作為享受生活、提高品質的載體,這也是社會消費能力和經濟發展水平提升的必然。

在長城汽車皮卡品牌營銷總經理張昊??磥?,我國皮卡的工具屬性已根深蒂固,工具型皮卡更是占據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盡管近幾年用戶對皮卡的越野屬性、多用途屬性有了一定認知,但依然停留在初級階段。如今,《技術條件》的發布,可以幫助皮卡建立明確的身份和定義標準,讓乘用化皮卡和商用化皮卡的界限更加清晰,加之皮卡解禁在全國范圍內有序推進,有望推動皮卡行業向上發展。

中國皮卡網首席執行官兼總編輯谷國全也認為,《技術條件》的推出意義重大,對推動皮卡市場高端化、乘用化發展有重要作用。

皮卡市場具有百萬級擴容潛力

近年來,我國皮卡使用環境不斷改善,皮卡市場體量逐漸擴大。今年1~9月,皮卡產銷分別完成39.3萬輛和40.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3%和17.7%。目前來看,“貨車屬性”所帶來的路權限制,仍然是抑制國內皮卡需求的關鍵點。《技術條件》的出臺,有望促進皮卡更大范圍解禁,推動皮卡市場擴容。

根據中汽協發布的《皮卡行業發展趨勢及政策建議研究(摘要版)》顯示,自2016年皮卡開啟解禁序幕以來,國內陸續有90多座城市完全或部分對皮卡路權進行解禁,并且解禁省份皮卡需求表現明顯好于非解禁省份??梢灶A見,在皮卡解禁穩步推進的前提下,到2030年,國內皮卡市場需求可達到100萬輛以上,如果加上出口需求,皮卡總體銷量可實現200萬輛左右。

“在理想狀態下,預計到2030年,中國皮卡需求潛力可接近300萬輛。”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副處長謝國平介紹說,“2019年,中國皮卡的滲透率僅為1.8%,遠低于全球6.9%的平均水平。與全球主要皮卡消費國家相比,市場需求還有潛力可挖。”因此,她建議,在行業政策層面,一是要明確解禁范圍,規范解禁流程,推動皮卡在更大范圍內的解禁;二是要以《多用途貨車通用技術條件》為抓手,推進皮卡“身份轉變”

“若國內皮卡得以解禁,將進一步助力國產皮卡走向海外,有望形成國內國際良性互動的局面。皮卡將成為繼SUV、新能源汽車之后,我國汽車產業又一趕超世界領先品牌的重要賽道。”李邵華認為,皮卡解禁符合用戶需求、符合行業期待,目前相關解禁政策逐漸放寬的趨勢已顯現,但仍需行業共同推動。

種種跡象表明,伴隨各地皮卡解禁政策的推行,以及《技術條件》的實施,國內皮卡市場將迎來春天。在張鐵軍看來,眾多利好因素促進下,國內皮卡市場有望迎來較好發展前景。其中,部分結構性細分市場會有大幅增長。同時,未來皮卡市場競爭也將會更多聚焦在品牌、市場細分、電動化、智能化等方面。

“短期來看,很難實現皮卡的大面積解禁,其銷量走勢應該不會出現明顯波動。”業內專家指出,隨著市場需求升級以及皮卡技術的迭代,傳統低端商用皮卡將會持續疲軟,乘用化、高端化皮卡將會走俏。此外,國家層面需要繼續針對皮卡行業出臺鼓勵政策,包括用戶十分關心的“一年一檢”、“15年強制報廢”等方面。同時,還需依據皮卡技術和行業的發展做出相應調整,讓皮卡從諸多的政策限制中逐漸脫離出來。(李亞楠)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