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消費者的崩潰和車企的無奈 新能源車充電難亟待解決

2021-12-29 08:51:50來源:第一電動網  

讓新能源車告別“充電難”,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12月26日,據央視財經報道,隨著各地氣溫降低,特別是在北方地區,新能源車主的“里程焦慮”再度出現。續航里程縮水、電池充不滿電、不敢開暖風,這些問題仍然困擾著很多車主,甚至有新能源車主凌晨四點起床搶充電樁。

有車主反映稱,“新能源車主會規劃路線是必備素質,下一個充電樁還有多遠,如果跑過去沒有樁,能不能撐到另一個樁。我最驚險的一次,找到樁時續航只剩兩公里。”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99萬輛,但全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僅為70.4萬臺,明顯相對滯后。尤其在充電需求上升的冬季,這一問題變得更突出。這意味著新能源車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必須要加快進程了。

消費者的崩潰和車企的無奈

充電樁一邊連接用戶,另一邊連接的是整個新能源市場,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帶動著充電樁的布局,而充電樁的不足同樣也能影響整個新能源市場。

在今年國慶期間,新能源車“充電一個小時,排隊幾個鐘頭”的話題就火遍了各大社交媒體網站。根據國家電網的統計,10月1日到3日,國家電網充換電服務網絡總充電量同比增長59%,其中高速公路充電設施充電量同比增長56.52%,城鎮充電設施日充電量同比增長75.23%。

當時,有車主表示,自己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單排隊就排了4個小時,不敢喝水不敢上廁所,就是為了充電。還有車主在高速充電樁因為充電大打出手,國慶假期變成了“拘留所幾日游”。

冬天,這個問題變得更加棘手。原因是在低溫時,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內部反應物質活性下降、電解液變得黏稠,續航里程顯著下降,需要增加充電的頻次,在加上本就不寬裕的充電樁資源基本靠“搶”,令新能源車主苦不堪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車主,對于這個問題,車企表示也很無奈。日前威馬汽車沈暉在官方微博與網友探討了私人充電樁安裝難的問題。他表示:威馬今年已經交付了4萬多臺車,但是隨著配送的充電樁,卻有2萬根送不出去。

蔚來此前在ET5發布會上也公布了旗下用戶中有近9.4萬用戶還未安裝家用充電樁的訊息。

原因是我國目前不少小區在規劃建設之初時,新能源汽車尚未面世,電量設施冗余不足,即便是新建小區,地下車庫也是按照停車位10%的比例預留電力容量。如果用戶都購買電動車并配備充電樁,電網根本無法承受。

實際上,自開始推動純電汽車發展開始,圍繞私人充電樁安裝難的話題就從沒停止過。觀察者網在日前就基于“關于新能源汽車小區充電難”的議題發起了一項投票,其中”小區電網容量不夠”、“小區固定車位不夠”、“物業不同意”三個老大難的問題赫然在列。

如何解決充電樁難題

據業內分析,目前充電樁行業尚存在著一些自身的和結構性的難題,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充電樁的安裝數量不能滿足新能源汽車的使用需求;二是充電樁的布局還不夠合理,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我國車樁比例約3:1,但整個公共充電樁的平均利用率不到10%,主要就是因為分布不均;三是小區內私人充電樁的安裝率不高;四是由于充電標準與充電接口還未能實現完全統一,因此現在還存在著充電樁與新能源汽車之間接口不兼容的情況;五是還有的一些充電樁由于日常維護不到位無法使用,像目前上海的10余萬座公共或專用充電樁中,長期不用疑似為僵尸樁的約占27%。

第一電動認為,想要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就要將上述五個問題一一克服,而這需要政府、企業以及消費者共同努力。

業內人士表示,破解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問題,關鍵要加強充電的便捷性。技術上,加速大功率充電技術的應用,減少充電等待的時長,統一接口,提高適配性;在選址上,減少車主尋找充電樁的時間,提高充電樁的平均利用率;此外,政府、企業協同合作,共建共享共管。

具體來說,就是要緩解新能源車充電設施的供需矛盾,要在增量和存量兩方面做出改進。增量方面即車企要加快新建步伐,做到配套基礎設施的普及速度大于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速度。需要加速打通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所面臨的機制、政策障礙。如電力供應、空間分配、管理協調、規劃設計等方面所存在的掣肘。存量方面則要提升充電樁建設的布局合理性,以及充電設備的適配性,還要做好充電樁的日用維護。

換電市場或迎來爆發期

對于新能源車來說,充電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充電樁充電,一種是直接換電池。目前充電主力還是用充電樁,但是業內認為換電市場的發展前景巨大,因為換電有著降低購車成本、消除里程焦慮、加速充能時間、提升安全水平等優點。

日前,中金公司發布研報稱,2021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826萬輛,車樁比高達3.17,且仍在加速攀升。2022年將有1000萬新能源車主,不得不依靠公共充電系統補能,矛盾將日益突出。充換電基建的投資機遇凸顯,預計2022年將出現“換電大爆發、車企加速超/快充站自建、慢充加速進小區”。

方正證券預計到2025年換電車型銷量總銷量超300萬,配套換電站規模超28000座,對應765億市場規模,電池配套約55GWh,對應388億市場規模,并對應電力收入2168億。

此外,國家也在大力支持換電市場。10月28日,工信部印發《關于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將北京、南京、武漢等8個綜合類城市,宜賓、唐山、包頭3個重卡特色類城市納入換電應用試點,推廣目標是換電車輛超過10萬輛,換電站超過1000座。

而且隨著換電模式逐漸被認可,東風、蔚來、上汽、吉利、長安等多個整車制造商都已切入換電賽道。

可以預計,在明年逐漸退補的情況下,換電技術乘上新能源的東風和給力的政策,將迎來高速發展期,加上充電樁的快速建設,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難問題將進一步得到解決。(孫銘青)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