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全年或超240萬輛 中國汽車出口再創歷史新高

2022-08-29 10:29:29來源: 中國汽車報  

編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統計的數據顯示,7月,我國汽車企業出口29萬輛,再創歷史新高,當月出口量同比增長67%,環比增長16.5%;1~7月,汽車企業出口累計達到150.9萬輛,同比增長50.6%。中汽協預測,今年全年,汽車出口將有望超過240萬輛,出口占比有望逼近10%,成為我國汽車產銷的重要組成部分。

前7個月出口突破150萬輛

數據顯示,1~7月,汽車企業出口累計達到150.9萬輛,同比增長50.6%。在去年出口高基數的基礎上,今年前7個月出口增長超過50%,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出口市場是當前我國汽車工業的一個亮點,這是全行業共同努力的結果。在國內需求有所下降之際,出口的增長,體現了相關企業的發展韌性。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在接受《中國汽車報》采訪時也表示:前7個月,我國外貿實現了“V型”反轉,取得了兩位數以上增速,可圈可點。穩外貿成為今年穩增長三駕馬車中最亮眼的一個。出口是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發展中的一大亮點,而汽車出口又是亮點中的亮點。汽車出口的增速遠遠超過了我國貨物貿易的整體平均增速,汽車出口規模也創歷史新高,這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成績。

分析汽車出口高增長的原因,張建平認為,根本在于中國制造水平的提升和中國汽車產品競爭力的增長。“近年來,我國汽車的研發投入不斷增加、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質量和品牌競爭力也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在性價比方面,我們有很大優勢。”張建平表示,在全球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中國制造”技術水平高、服務配套完善,成本管控水平比較高等優勢逐漸顯現。

“尤其是在海外和其他品牌競爭時,技術比我們先進的,性價比沒有我們高;價格更便宜的,質量和技術肯定沒有我們好。這就是一種綜合競爭力,而中國汽車產品的這種綜合競爭力正在不斷上升,必然會帶來出口數量的不斷上升。”張建平如是說。

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資深首席專家、中汽政研總工程師吳松泉看來,當前,我國汽車出口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全球汽車市場恢復、海外汽車供應相對不足、中國汽車產業鏈快速恢復、汽車產品海外競爭力持續提升以及新能源汽車出口大幅增長等。當前,我國汽車出口呈現出乘用車占主體、以中國品牌為主、新能源汽車大幅增長、出口市場多元化等特點,尤其是重點企業的持續海外發展,有效支撐了中國汽車工業“走出去”。

重點品牌“走出去”成效漸顯

吳松泉表示,近年來,中國品牌重點車企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完善重點地區本地化生產和服務網絡。上汽、長城、奇瑞、吉利等重點車企加大在俄羅斯、印度、巴西、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的戰略布局,建立整車和零部件工廠。一些車企甚至已經開始在歐洲等汽車工業較發達的地區構建銷售網絡,開始向更大范圍拓展市場。

重點企業在海外市場的持續深耕取得成效。以奇瑞汽車為例,經過20年的持續發展,海外出口已經由單純的貿易模式,升級為品牌“走出去”模式。正如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國際公司總經理張貴兵所言,要想實現中國汽車品牌“走出去”“走上去”,就要真正懂得海外市場的用戶、理解他們,和他們成為朋友。為了更好地適應海外市場需求,奇瑞汽車進行了很多“因時制宜”的產品開發,常年在巴西、沙特、俄羅斯等全球多個國家開展整車試驗,測試內容覆蓋極寒、極熱等極端工況,可滿足不同地區的全天候試驗標準。同時,重視對海外本土文化的研究,真正理解海外市場。

奇瑞汽車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奇瑞汽車出口達到50614輛,同比增長90.1%,奇瑞成為首個單月出口突破5萬輛的中國品牌。1~7月,奇瑞汽車已經累計出口198859輛。

上汽集團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上汽集團海外市場銷量再創新高,銷售9.8萬輛,同比增長達到91.3%。截至目前,上汽形成了歐洲、澳新、美洲、中東、東盟、南亞6個“5萬輛級”區域市場。在海外營銷方面,上汽有了完善的市場布局,開創了一條中國汽車企業“走出去”的差異化道路,成為了中國惟一一家有系統、有規劃“走出去”的汽車企業,在海外建立了集研發、營銷、物流、零部件、制造、金融、二手車等為一體的汽車產業全價值鏈。

據了解,在當下海外市場,上汽已經建立起了倫敦、硅谷、特拉維夫3大研發創新中心,擁有泰國、印尼、印度、巴基斯坦4個生產基地及KD工廠,98個生產研發基地、13個區域營銷中心、1000多個海外營銷服務網點、4家物流分公司、1個汽車金融公司等,在研發、銷售、服務、品牌傳播等方面全部實現本地化推進,受到了當地消費者好評。

值得關注的是,上汽把歐洲市場作為企業全球化的重要目標之一,做出重點布局和持續深耕,并計劃今年自主品牌MG和MAXUS在歐銷量達到12萬輛,將歐洲率先打造成為上汽首個“10萬輛級”海外區域市場。歐洲市場的打開,對中國品牌的海外出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8月9日,長城汽車正式宣布,已經與歐洲汽車經銷商埃米爾·福萊集團,就魏牌和歐拉在歐洲市場的進口和分銷達成戰略合作,并對率先進入德國市場的魏牌摩卡插混車(Coffee 01)、歐拉好貓兩款產品進行聯合營銷。按照計劃,長城汽車將于今年四季度在德國市場正式向用戶交車。據了解,德國市場之外,長城與埃米爾·福萊集團的合作,還將擴展到西歐和中歐其他市場。長城汽車在歐洲的市場布局持續推進,并在海外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數據顯示,7月,長城汽車出口銷量達到14710輛,同比增長18.27%,漲幅創22年新高。7月初,長城汽車宣布海外銷量已達到100萬輛。7月3日,坦克300在沙特上市、坦克500亮相,這是坦克品牌的首次出海;7月5日,長城汽車馬來西亞銷售公司成立,為進入東盟市場做好鋪墊;8月2日,長城汽車表示,歐拉品牌右舵車已經在泰國市場進行布局,未來,還將登陸英國、澳大利亞、南非、馬來西亞等市場,逐步實現全球右舵車市場的全覆蓋。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出超強競爭力的比亞迪,也在加快開拓海外市場的步伐。近日,比亞迪宣布,和歐洲經銷商集團Hedin Mobility合作,擬在瑞典、德國推出新能源汽車產品,預計今年四季度交付首批車輛。隨著重點品牌車企海外步伐的加快,中國汽車出口正在邁向全新的發展階段。

新能源汽車出口異軍突起

在全球推進電動化的背景下,中國制造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市場表現同樣可圈可點。數據顯示,7月,新能源汽車出口達到5.4萬輛,環比增長89.9%,同比增長37.6%,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新能源汽車出口占7月出口總量的18.62%,已經成為我國汽車出口的重要組成和增量。

在張建平看來,中國制造的新能源汽車,表現出非常不錯的競爭力,和汽車發達國家的水平幾乎沒有差距,這就使得中國制造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市場表現出更強的競爭力,不像傳統燃油車出口有一定局限性。

更值得關注的是,與傳統燃油汽車不同,新能源汽車主要出口到發達國家市場。根據統計,出口到發達國家的銷量占比高達85.6%。比亞迪唐和漢、東風風光ix5、小鵬G3、愛馳U5、賽力斯3等國產自主品牌乘用車電動車型先后出口歐洲;宇通、金龍、比亞迪等新能源客車產品在歐美、中東等地區也有很好的表現。與此同時,華晨寶馬、大慶沃爾沃、特斯拉(中國)等外資企業也已經實現了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出口。

分析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不斷提升的原因,吳松泉認為,這與我國新能源汽車競爭力的提升密不可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國際領先且國內市場潛力巨大,產業鏈條完備,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再加上外資企業大規模投資和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將步入國際領先行列。在“雙碳”綠色發展理念下,國際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不斷增長,具有一定優勢的中國制造新能源汽車自然也就更容易打開市場。“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的重要方向,也是各國交通領域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承諾的重要內容,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巨大。具有競爭力的中國制造新能源汽車自然能在國際市場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吳松泉表示。

同時,我國正在積極推進的新發展格局、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尤其是“一帶一路”和自貿區建設,為新能源汽車出口及國際化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經貿條件。張建平也表示,在“一帶一路”政策推動下,中國汽車出口可以搭乘政策“順風車”,拓展更多元化的外貿市場空間,邁向更廣闊的海外市場。“這個過程中,貿易和投資也會形成相互促進的關系,推動車企打開更多元化的海外貿易發展格局。”張建平說道。

全年沖刺240萬輛目標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介紹,目前,我國汽車出口勢頭非常好,而且企業反饋的訂單情況也比較好,“這讓我們對全年出口市場發展比較有信心。”中汽協預測,今年全年,汽車出口將有望超過240萬輛,銷量占比有望逼近10%,成為我國汽車產銷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張建平也表示,如果接下來,外貿環境能保持穩定,汽車出口將繼續呈現出不錯的發展態勢。

“從市場需求角度看,全球汽車市場的競爭雖然日趨激烈,但需求仍在。疊加汽車行業的轉型升級和全球經濟遭遇通貨膨脹等因素,拉動了中國汽車產品的出口。”不過,張建平也提出,雖然海外市場有需求,但對下半年的出口,要保持警惕,主要是因為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逐漸上升,可能會帶來的影響。各方預測,歐洲今年的經濟增長,可能會比預期緩慢,甚至徘徊在衰退的邊緣;日本經濟目前也沒有太大起色;其他各主要經濟體的表現也不太好。

據了解,很多國際機構都調低了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WTO也調低了全年的外貿增速預期,從年初的4.7%調至3%。全球經濟通脹可能會帶來的巨大風險,或對我國的對外出口產生較大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對下半年的汽車出口保持警惕。“目前,我國汽車出口呈現出一個較高增速的良好勢頭。如果,接下來外貿發展能保持穩定,汽車出口也就可以繼續保持增長的態勢。”張建平判斷,今年汽車的出口增長是值得期待的。

陳斌也表示,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給下半年的海外出口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目前還很難判斷全年的出口形勢,但總體上應該保有信心。陳斌還特別提出,一定要抓住出口市場的發展機遇,做好供應工作。如把出口企業都列入白名單,即使在疫情期間也要保障這些貨物的正常生產及運輸等。“國內市場丟掉了,還有可能追回來;國際市場一旦丟掉了,是追不回來的。”陳斌如是說。

吳松泉則提出,雖然我國汽車出口表現出不錯的發展態勢,但面臨的挑戰同樣不容忽視。疫情持續蔓延,全球經濟及國際汽車市場恢復仍需時日;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風險加劇,新型國際貿易壁壘正在形成;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趨于分散化,全球化分工合作面臨挑戰。這些因素都將對我國汽車出口帶來影響,同時,中國深入實施FTA戰略,也會加快推動汽車行業高水平開放;全球汽車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也將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帶來機遇。“各國日益重視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通過出臺更加嚴格的節能減排法規,甚至是出臺禁售燃油車計劃,來積極推動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這也將為我國智能新能源汽車的海外發展提供機遇。”吳松泉說道。

為更好推進我國汽車產業的海外發展,吳松泉提出,要研究制定汽車產業“走出去”專項規劃,重點支持我國有優勢的汽車產品(含新能源汽車)出口和優勢產業鏈企業國際化布局,推動汽車產品、技術、標準、服務和資本走出去,加快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等為核心的汽車產業國際競爭新優勢。(王金玉)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