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讀 > 正文

平臺經濟領域“二選一”基本叫停 市場競爭秩序明顯好轉

2022-06-16 15:54:22來源:城市金融報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兩條消息引發關注:一是部署規范“6·18”網絡集中促銷經營活動,明確助力中小微商戶紓困,加大對中小微商戶的支持力度,助力中小微商戶減負增收;二是發布《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2021)》,顯示平臺經濟領域“二選一”行為基本叫停,市場競爭秩序明顯好轉,平臺內商家特別是中小經營者獲得更廣闊發展空間,進一步增強發展活力。

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共查處各類壟斷案件175件,同比增長61.5%,罰沒金額235.92億元。其中,查處壟斷協議案件11件,罰沒金額16.73億元;查處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11件,罰沒金額218.47億元;公開處罰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件107件,罰款7235萬元;查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案件46件。此外,審結經營者集中案件727件,同比增長53%,其中禁止1件、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4件。

沒有“二選一”的“6·18”網絡大促值得叫好。曾經一段時間,針對互聯網電商、外賣等平臺“二選一”行為社會反映強烈,這種行為嚴重限制了市場競爭,限制了中小經營者發展。特別是每逢“6·18”“雙11”等集中促銷活動,平臺上的中小微商戶多為選擇參加哪個平臺的促銷活動而苦惱。如今廣大中小商戶可以依據自身需要,選擇多家平臺進行促銷,覆蓋更廣的消費群體。

明確要求平臺企業紓困中小微市場主體值得叫好。零售、餐飲等服務業本就受疫情沖擊影響較大。一段時間以來,服務業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面臨一些經營困難。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稅費、社保、房租等方面的成本。但疫情期間,很多企業仍面臨成本上漲、需求收縮、收入下降等壓力。

加快線上發展,是零售、餐飲等服務業積極自救的有效途徑。電商平臺是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可以推動實體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市場營銷等價值鏈環節更加廣泛地使用數字化生產要素。

比如,某烘焙連鎖品牌在全國40多個城市有近100家門店,線下門店經營受疫情影響較大,但今年4月開起網店后,創造了歷史上最佳單月銷售業績。

電商平臺在紓困中小微市場主體方面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等14部門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引導互聯網平臺企業對疫情中高風險地區餐飲企業給予階段性優惠。3月,多家外賣平臺紛紛出臺減傭舉措。“6·18”期間,多家電商平臺推出金融補貼、物流疏通、流量補貼等多項小微商戶扶持措施。今年報名參加各大電商平臺“6·18”網絡集中促銷經營活動的中小商家數量也明顯增多。

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業市場主體在繁榮市場、促進就業、維護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平臺經濟在紓困服務業中小微商戶方面大有可為。放水養魚,讓廣大中小商家煥發活力,不僅能成功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更有助于各行各業恢復發展,進而助力穩住經濟大盤。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