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讀 > 正文

中國金融發展的三點預判:高質量發展是首要任務

2022-11-09 08:08:50來源:江蘇經濟報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為經濟金融工作明確了根本方向。金融業必將創新思路,履行金融擔當,展現金融的更大作為。作為中國金融發展的見證者、研究者,筆者對中國金融業的發展作出三點預判。

更加務實。金融必然會進一步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把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航道作為金融服務主戰場,積極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長效機制,努力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主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安排,引導金融資源加大對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科技金融、數字金融等,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助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以高質量的金融服務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完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敢貸愿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加強部門協作,維護股市、債市、樓市健康發展。

更加利民。踐行“金融為民”初心,以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質金融服務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策應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需求,推動金融創新,發展服務中低收入人群、農村群體、新市民群體等的普惠金融,持續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便利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金融需求。金融業的職工薪酬制度更加規范,進一步縮小與全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差距。加快推動金融法治建設,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

更加安全。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構建全覆蓋無死角的金融監管體系,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提升金融監管能力。健全和完善金融風險的防范、預警和處置機制,維護好國家的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作者系江蘇省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