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市場交易風向轉變 大消費板塊受資金關照

2021-11-17 08:31:17來源:大眾證券報   

A股三大指數早盤高開高走,隨后震蕩調整,午后回落并跌幅擴大。鋰電池產業鏈全面回調,軍工股集體啞火。資金“喝酒吃藥”,汽車股掀漲停潮,云游戲概念股逆市活躍。市場人士認為,目前市場結構行情為主,中期如果通脹回落以及流動寬松趨勢確立,市場仍有望迎來新的趨勢行情。隨著消費行業經濟數據回落、醫療行業政策利空的消化,消費、醫療行業的悲觀預期衰減,板塊逐步進入到底部區域,龍頭公司的估值也逐步回落到市場可以接受的范疇。

短期維持震蕩概率較大

周二,滬深兩市早盤紅盤震蕩,午后跌幅擴大,期表現不俗的軍工及次新股領跌市場。寧德時代隔夜公告降低定增融資上限引發熱議,新能源賽道股也僅有部分中小市值個股有資金進場搏反抽,多數個股仍震蕩走低。在個股整體萎靡下,大消費板塊承接溢出資金,白酒、醫藥、家電悉數上漲。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下跌0.33%,報3521.79點;深證成指下跌0.15%,報14613.97點。滬深兩市成交總額11137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減少443億元。北向資金凈買入41.99億元,連續4日凈買入。

巨豐投顧表示:“最新公布的PMI數據看,復蘇已經開始放緩,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與此同時,流動保持穩定,但寬松預期提升仍需時日。目前市場結構行情為主,中期如果通脹回落以及流動寬松趨勢確立,市場仍有望迎來新的趨勢行情。”

安信證券首席分析師樊繼拓表示,2021年三季度全A非金融凈利率回落主要是受到了必選消費板塊的拖累。而必選消費板塊的凈利率已回落到了2016年以來的較低水,壓制因素在于豬周期回落、大眾消費品價格傳導不暢等,而這兩項都有望在2022年邊際轉好。基于宏觀分析師一致預期數據,自上而下的盈利預測模型顯示,全A非金融凈利潤累計增速或在2022年一季度磨底回升,但全年實現大幅正增長的概率不高。

大消費板塊受資金關照

周二,行業板塊方面,白酒領漲,古井貢酒、海南椰島、中糧科技漲停。醫藥也受到資金關注,特一藥業兩連板,萬泰生物、葫蘆娃、太安堂、奇正藏藥漲停。風電板塊維持熱度,海陸重工、潤邦股份、大金重工等漲停。元宇宙概念股反復活躍,大富科技、盛天網絡20%漲停。鋰電池產業鏈回調,賢豐控股跌停,富臨精工、雅化集團、科達制造跌幅靠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多數下跌,周一上市的新股大地電氣、中設咨詢、中寰股份、同心傳動、恒合股份等跌逾10%。

旌陽財經表示:“從板塊的市場走勢來看,已經成趨勢的硬科技板塊有金剛石、汽車零部件、汽車電子、芯片半導體、電子元器件、通信設備、消費電子、MINILED等等。其中金剛石、汽車零部件、芯片半導體已經大面積爆發。資金面上,電子元器件是11月初開始,機構資金加大布局力度的板塊,到現在只有半個月時間,還在布局期。通信設備弱于汽車電子,雖然不是期市場的核心主線,但階段表現較市場整體還是會有超額收益。元宇宙的上游AR和VR,都在消費電子中。除了硬科技線,最幾天,一些嗅覺靈敏的機構資金開始戰略布局消費升級線和醫藥線,其中小家電和預制菜以及化學制藥中,都有排頭公司被機構資金潛伏布局。”

國泰君安認為:“總的來看,當下權益市場弱勢震蕩,地產、新能源較顯疲弱,資金開始回流消費進行防御。就當下市場變量來看,市場缺乏大幅調整和大幅上漲的邏輯,所以短期維持震蕩概率較大。后續隨著地產悲觀預期得到修正,擾動市場的其它動因逐步落地,仍看好A股市場中長期的投資價值。配置上,隨著消費行業經濟數據回落、醫療行業政策利空的消化,消費、醫療行業的悲觀預期衰減,板塊逐步進入到底部區域,龍頭公司的估值也逐步回落到市場可以接受的范疇。景氣度確定較高的新能源方向,雖然估值偏高,但較快的業績增速將逐步消化高估值,后續也可適當關注。”

“美好生活”主線崛起

周二,A股市場出現了沖高受阻回落的態勢。其中,軍工板塊在午市后震蕩盤落,芯片股、汽車電動化產業鏈個股為代表的產業升級主線有所疲軟。不過,食品飲料板塊、醫療服務板塊為代表的“美好生活”主線活躍,成為A股新的護盤神器。消費和醫療上漲的邏輯在哪里?哪些板塊還可以繼續關注?

金百臨咨詢分析師秦洪表示:“市場交易風向的轉變,由產業升級、自由可控走向了‘喝酒吃藥’為核心的美好生活主線,所以,白酒股、醫療股漸趨活躍,元宇宙概念股也有強勢,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短線交易型資金的交易神經的確繃得較緊,略有風向的偏移,他們的交易策略就會隨之飄移、改變。美好生活主線不僅僅成為交易型資金的新寵,而且也是配置型資金一直關注的焦點主線,尤其是白酒、寵物、醫療等核心品種。”

國泰君安上海研究部總監邊風煒認為:“市場總體的活躍度有所提高,市場最主要有一條主線,可以放在明年重點去關注,但市場機構開始有一些搶跑,就是從PPI向CPI傳導的這條主線:第一、2021年是上游通脹的一年,下游的日子很難過,因為上游上漲以后,下游的需求比較弱,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最后的這種傳導是難免的,這種傳導有被動有主動的成分,如果是主動的傳導,意味著經濟的復蘇也同時在比較快速的進行;第二,如果是被動的傳導,可能意味著需求的復蘇要弱于上游價格的傳導,但無疑這個過程是已經開始了。所以,最上漲的品種主要是和CPI相關的,如果說2021年的二、三季度的上漲主要是和PPI相關,主要是工業品的價格,現在開始是向中、下游開始傳導,這里面主要幾條線,醫藥、食品、地產產業鏈、特別是家居、家電這一塊。這樣一個傳導過程企業的接納度以及這個過程里面企業的業績彈,可能會貫穿一段時間,一直到明年上半年,都會有這樣一個過程,只是有的人看反彈,有的人看反轉,但CPI傳導已經開始了,可以適當的開始做一些關注。”(黃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