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落地 醫療器械股漲幅居前

2021-11-17 08:45:30來源:大眾證券報   

隨著國內疫情逐步緩解,企業經營逐步正?;?,2021年前三季度,醫藥企業業績恢復正常增速,醫藥板塊業績恢復較為明顯,板塊內部產生明顯分化,結構性機會突出。對此,機構看好創新藥產業鏈,其中醫藥股、醫療器械股更備受市場關注。

醫療器械股漲幅居前

盤面顯示,11月16日醫療器械板塊整體上漲2%,位列行業漲幅榜前列。萬泰生物、 歐普康視、佰仁醫療、楚天科技、愛博醫療、魚躍醫療、英科醫療、海爾生物、普門科技、邁瑞醫療股價11月16日漲幅靠前,分別上漲10.00%、7.92%、6.95%、6.37%、5.74%、4.45%、4.31%、4.24%、4.12%、3.86%。

近日,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落地。據了解,醫保目錄調整分為準備、申報、專家評審、談判和公布結果5個階段,最終結果將在11月底公布。本次共有271個藥品進行談判,其中179個為目錄外品種,約20個國產創新藥為首次談判。醫保談判及時將高價值創新藥納入醫保,從而以“以量換價”的方式使創新藥在短期內快速放量。

“中國醫藥創新產業鏈處于天時地利人和的黃金時代,堅定看好研發創新優勢突出,產品管線豐富的創新藥企,建議關注恒瑞醫藥、信達生物、百濟神州、榮昌生物、貝達藥業。”首創證券研究員李志新分析認為。

山西證券研究員劉建宏認為,政策密集出臺,帶量采購常態化持續加速行業分化,倒逼企業向創新轉型;醫保目錄已建立動態調整,政策大力推動創新研發,我國醫藥創新已進入黃金發展期,開啟國際化之路,建議關注研發實力雄厚,管線豐富,梯度合理,產品優勢突出的國產創新龍頭企業恒瑞醫藥、復星醫藥。

110個醫療器械產品獲批

另外,國家藥監局于11月15日發布公告稱,2021年10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共批準注冊醫療器械產品110個。其中,境內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79個,進口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22個,進口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7個,港澳臺醫療器械產品2個。

浙商證券研究員孫建預計,在行業新格局尚未形成的階段,賽道間、標的間分化將持續顯著。具備自主研發、創新發展能力,能夠不斷突破新技術,迎合新需求的優質企業方有望從國內和國際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進而打破進口企業在高端器械領域的壟斷地位,最終完成國產化替代并走上國際舞臺。建議關注三條投資思路:一是把握整體競爭格局相對優秀的上游、制造環節,建議關注菲鵬生物、諾唯贊、東富龍、楚天科技、泰林生物、奕瑞科技、康眾醫療等;二是尋找細分賽道產品差異化,競爭格局相對較好的特色企業,建議關注艾德生物、先健科技、佰仁醫療、健帆生物、南微醫學、圣湘生物、亞輝龍、開立醫療、偉思醫療等;三是關注未來行業的整合者,建議關注邁瑞醫療、微創醫療、藍帆醫療、康德萊、惠泰醫療。

針對2022年的投資策略,興業證券分析師徐佳熹認為,醫藥板塊結構性機會突出。從2018年集采后,醫藥即開始走向分化,唯有持續布局創新方向、順應政策發展的公司,才能勝出。醫療器械方面,關注具備產品延展性和強商業能力的公司;疫苗方面,關注能把握住疫苗新技術和新方向的優質公司。

11月16日,上海一投顧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此前‘吃藥’行情不佳,主要是醫藥融資數據進入三季度后同比增速相比上半年出現較明顯下滑,市場擔憂行業景氣度下滑,另外高領三季度大幅減持CRO公司,影響了板塊情緒。近期有消息提到我國新冠特效藥有望12月底前獲得批準上市,這將給醫藥板塊帶來正面的影響。”(張曌)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