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實控人手誤減持變增持 億緯鋰能實控人減持計劃終止

2021-12-08 14:42:28來源:大眾證券報   

由于操作失誤,造成短線操作,億緯鋰能(300014)實控人的減持計劃被迫提前終止。

實控人手誤減持變增持

12月6日晚間,億緯鋰能披露公告稱,公司當日收到實控人駱錦紅出具的《告知函》,獲悉其當日在實施減持過程中,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合計減持511萬股。因交易軟件刷新延時,界面切換錯誤,以致將“賣出”誤操作為“買入”,錯誤買入公司股份兩萬股,構成短線交易。實控人所得收益1.16萬元將全數上繳公司,并決定提前終止減持。此外,對方在6個月內不再買賣公司股票,本次減持計劃提前終止。

受益于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爆發,動力電池市場需求也隨著大幅攀升。億緯鋰能近年來的業績和股價雙雙起飛。業績方面,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司實現營收114.48億元,同比增長114.37%;實現凈利潤22.16億元,同比增長134.18%;每股收益1.17元,市盈率91.88。

另一方面,公司于今年3月拋出回購方案,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部分股份,用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回購價格不超過120元/股,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1億元且不超過2億元。

在業績向好和回購利好的雙重作用下,今年以來,公司股價由62.41元/股漲至134.96元/股,漲幅達到118.17%。

隨著股價不斷上漲,5月18日,億緯鋰能披露公告,實控人駱錦紅計劃自6月8日至12月7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8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95%。若按當日101.2元/股收盤價計算,駱錦紅此次可套現超18億元。11月26日,公司再度公告,董事劉建華計劃自12月17日起的半年內,以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00萬股,若按當日收盤價148.75元/股計算,此次減持計劃預計套現近3億元。

不過,截至12月5日,駱錦紅始終未實施減持計劃。直到12月7日才通過減持511萬股,套現超7億元。

對于此次減持變增持,不少股民表示真假難辨,亦有股民表示:“至少實控人半年內不會再減持,也算利好了。”

公司啟動多項擴產計劃

近日,公司董事長劉金成對外表示,截至11月底,億緯鋰能今年軟包動力電池出貨量已超過8GWh,全年軟包出貨預計將達10GWh。從出貨量來看,億緯鋰能今年預計僅次于寧德時代、比亞迪,位列電池出貨量第三。隨著新產能逐漸落地、產品線不斷完善、豐富,公司在2022年、2023年市場占有率有機會提升。目標2023年做到在中國乘用車市場的裝機量占比達到10%以上。

華西證券分析師俞能飛觀點認為,受益于動力鋰電行業高景氣度,鋰電設備需求旺盛。2020年,我國鋰電設備市場規模達到267億元,過去6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6.66%。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加速提升,鋰電產能瓶頸凸顯。根據測算,2025年動力鋰電產能缺口約850GWh,在此背景下諸多鋰電池廠加速產能擴張,將會給設備企業帶來極高的業績彈性。

產能建設方面,今年10月,億緯鋰能宣布將在成都建設50GWh動力儲能電池項目。11月,公司宣布,擬通過子公司億緯動力啟動大圓柱電池項目,擬在荊門高新區投建20GWh乘用車用大圓柱電池生產線及輔助設施項目等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約為62億元。

一方面是業績大幅增長,業界一片看好,公司產能也在大舉擴張,另一方面,公司實控人、高管卻在大手筆減持。為何實控人直到減持計劃最后期限才開始減持?此前的回購計劃和董事長此前對外的積極言論是否均為了配合減持?公司業績能否再度延續此前的增幅?《大眾證券報》記者就此致電億緯鋰能,但公司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朱蓉)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