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年內612家公司違規受罰 118家公司已被風險警示

2021-12-31 09:06:19來源:大眾證券報   

臨近2021年年末,據Wind統計,今年以來A股已有612家公司違規受罰,其中ST股有118家,占比達到19.28%。相比過去,個股違規成本不再是頂格處罰60萬元,今年違規行為中,有的公司罰金接近3億元。

118家公司已被風險警示

從違規情況來看,這612家公司因為業績預測結果不準確或不及時、信息披露虛假或嚴重誤導性陳述、未依法履行其他職責、未及時披露公司重大事項等違規行為,被證監會、滬深交易所等相關部門進行了處罰。

其中,違規受到罰金處罰的公司有61家,累計罰金為46678.19萬元。違規類型包括:未及時披露公司重大事項、業績預測結果不準確或不及時、信息披露虛假或嚴重誤導性陳述或其他問題;開出的處分涉及罰款、警告、責令改正、行政處罰。

《大眾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在違規公司中,ST股的數量多達118家,占違規公司的數量達到19.28%。其中,“插座茅”公牛集團因陷入“壟斷門”,公司于2021年9月受到行政處罰近3億元。《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公牛集團自2014年至2020年,于全國范圍內在轉換器、墻壁開關插座、LED照明、數碼配件等電源連接和用電延伸性產品銷售渠道與交易相對人(經銷商)達成并實施固定和限定價格的壟斷協議,排除、限制了市場競爭,損害了消費者利益。根據公牛集團公告,處罰金額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3.23%,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利潤的12.74%,處罰預計會減少公司2021年利潤2.9481億元。公司表示,具體以會計師年度審計確認后的結果為準。

處罰落地股民立馬維權

在上個月受罰的公司中,有的公司立馬收到受損投資者發起的訴訟。11月11日,證監會對昊華能源的行政處罰落地,部分投資者于11月24日下午訴昊華能源證券虛假陳述民事賠償系列案,在北京金融法院召開庭前會議。

“昊華能源庭前會議采取了網絡視頻方式,在法庭主持下,雙方主要針對實施日、是否應扣除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等方面進行了舉證和質證。對于揭露日、基準日、基準價等等問題,原、被告意見基本一致。”對于此案,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謝良律師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此外,在庭前會議前,北京金融法院已調取了各原告在中登公司的原始交易數據。

需要提及的是,2020年12月底正式發布的退市新規在退市標準的科學性和退市流程的高效性等方面有了顯著的提升。截至目前,退市新規實施已有一年時間。在涉嫌違規的ST股中,一些公司可能觸及重大違法被強制退市。另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A股已有首商股份、葛洲壩、天翔退、北訊退、斯太退、退市富控、退市鵬起、歐浦退、*ST信威、康得退、退市秋林、長城退、退市工新、天夏退、*ST宜生、*ST成城、*ST航通、退市金鈺、退市剛泰、營口港20家公司完成退市。退市時,上述公司股價區間為0.16元至9.93元,每股凈資產區間為-7.48元至7.46元。

對A股而言,廣東一證券維權律師向記者表示:“在注冊制改革的背景之下,市場環境將強化優勝劣汰,提高質次公司出清效率,市場有進有出,形成良性循環,違規行為有望持續減少。”

值得關注度的是,2021年,最高檢和公安部已啟動相關刑事立案追訴標準的修改工作,證監會配合做好相關工作,推動加快修改進度。對此,證監會方面表示,其將會同公安部,進一步健全行政調查與刑事偵查的銜接機制,充分發揮公安部證券犯罪偵查局派駐證監會的體制優勢,探索刑事偵查和行政執法深度融合的協作模式,形成在線索研判、數據共享、情報導偵、聯合辦案等方面共同研究、共同決策、共同部署的工作新格局,構建適應打擊證券市場違法犯罪迫切要求的行政刑事執法協作機制。(張曌)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