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 2 億人看電影,影視業苦日子還沒到頭
作者|宋婉心
編輯|鄭懷舟
過去幾年,影視行業輪番造重錘,2016 年之后就趴在谷底,絲毫沒有翻身機會。
(資料圖)
2018 年 5 月 " 陰陽合同 " 事件牽出影視行業稅務風暴,當年傳媒指數跌近 40%,市值暴跌 1000 億左右;2021 年 10 月互聯網反壟斷法出臺,該指數再次跌回 2018 年的底部位置;2022 年 10 月份,疫情帶來該指數第三個底,擊穿前兩次最低值。
三年大調,四年磨底,影視行業過了七年寒冬,幾乎奄奄一息之際,終于在今年看到了春天的跡象。
今年以來,傳媒指數先后經歷超跌反彈和板塊普漲,至今整體大幅上漲 50%,其中上海電影翻了三倍,唐德影視翻了一倍,華策影視、慈文傳媒等也有超 50% 漲幅。
背后驅動力來看,影視股這波上漲疊加了幾層利好,疫情放開是大背景,而開年以來的 AIGC、ChatGPT 及國內大模型混戰,則是科技創新帶來的預期進一步推高了估值。整體而言,炒作噱頭蓋過了產業真實情況。
回到實際產業層面,不少制片人向 36 氪表示 " 市場恢復還需要時間 ",各環節仍保持謹慎狀態。
不同于影視股 2013 年至 2015 年的上一輪上漲,當下多數公司并沒有業績上的支撐,而且面對的宏觀環境也更為復雜。基于此,如果看長期表現,制片方實際供給恢復情況、需求恢復情況以及技術創新的對供需關系的影響,成為市場能否真正回暖的關鍵。
供給未恢復,需求下坡路
先看產業鏈最下游的影院放映端。
燈塔數據庫顯示,今年前 5 個月影院影院數 12083 家(指有票房產出的影院),相對于 2019 年 1-5 月同期的 10695 家上漲 13%,放映場次也從 5102 萬場上漲到 5209 萬場。
可以看出,單從影院數及放映場次來看,放映端已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但需求端數據則是另一番景象。
數據顯示,今年前 5 個月,在平均票價上漲了接近 1 元的情況下,該時期整體票房 221.6 億元,相較 2019 年同期的 271.4 億元仍下滑 18.3%。背后主要是觀影人次減少,今年前 5 個月總觀影人次 5 億人,較 2019 年同期 6.9 億人減少了近 2 億人次。
也就是說,疫情后 5 個月來,雖然大量影院恢復營業并努力排片,但去影院看電影的人變少了。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觀影群體的用戶畫像也在發生變化。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告訴 36 氪,截至 5 月,2023 年觀眾畫像中,95 后占比 27.7%,90 后占比 19.8%,"相比較 2019 年以前,今年觀眾整體更成熟,00 后等新生代觀眾入場速度放緩。"
疫情三年后,年輕人的線下觀影習慣明顯減弱,這意味著線下電影市場新消費潛力的挖掘,將變得更困難。
往產業鏈上游看制片方,疫情放開后的新內容供給是否已經恢復,答案也并沒有那么樂觀。
今年以來上線的院線電影,多數是過往三年各家公司 " 存貨 " 的釋放。一位制片人告訴 36 氪,目前院線電影開機量不多," 主要是缺資金,玩不起院線電影,手里有幾百萬一千多萬的也不敢做院線,怕賠,都在短劇市場里卷。"
另一位從業者也感受到制片方對投資的謹慎," 審查趨嚴疊加不敢試錯,導致現在內容產出效率很低,不敢拍。"
謹慎的情緒已經滲透進行業的方方面面。" 比如有資方愿意投某部電影,放以前相對好聊,現在任何一個合同中的小條款變化,投資人都很敏感,都可能引起整個合同的談判失敗。" 一位制片人表示。
這種心態進一步導致的現象是,影片對更有票房保證的假期檔期,變得更加依賴。
據燈塔上映日歷顯示,今年僅五一檔就有 18 部新片上映,是歷年同期新片最多的一年,檔內競爭異常激烈,票房破億影片僅有 3 部。
前述制片人同樣認可這一趨勢:"相當于魚池變小了,大家都擠在一塊釣魚了。頭尾分化也是越來越嚴重,大家要么做頂級制作,要么極低成本做項目,因為這兩種是風險最低的。"
傳導至產業前端,橫向來看,頭部尾部差距越來越大,截至目前,今年僅票房第一和第三就已是 45 億量級和 15 億量級的懸殊差距;縱向來看,平日票房進一步萎縮,影院全靠假期和大片支撐經營。
陳晉指出,今年春節檔創造了歷史第二高的票房成績,但從 3 月 1 日至五一檔開始前,大盤票房不足 40 億,相較 2019 年前 60-80 億的水平有明顯差距。
而平日缺乏新片,也進一步加重了頭部效應。燈塔數據顯示,相對 2019 年以前,今年春節檔、五一檔等大檔期的頭部影片長尾票房提升明顯,正是由于檔期后的周末檔競爭環境變寬松了,新片供給變少。
需求側方面,觀眾平日周末觀影習慣減弱,是近幾年持續的趨勢。陳晉表示,平常工作日大盤在 2022 年跌至 2000-3000 萬的低水平,而這會反過來影響新片的定檔決策,從而導致今年新片扎堆假期檔。
影片依賴大檔期、平日缺乏新片供給、觀眾觀影習慣和新片定檔,顯然在疫情三年后,形成了惡性循環。
從多位受訪者的反饋來看,國內電影市場恢復正常供給,走向正向循環還需要更長時間。行業信心的摧毀不在一時,恢復也不在一日。
AIGC 重塑 IP
相較于產業層面,在二級市場,風生水起的影視股率先完成了恢復。AI 作為最強主線是影視股上漲的主要邏輯之一。
二級市場上,綁定 AI 技術的公司都迎來了一波上漲。以華策影視為例,今年以來,華策頻繁向外傳遞 " 全面擁抱 AI 技術 " 的信息,從宣布全面接入百度 " 文心一言 ",到接連收購兩家 " 無營收 " 的 AIGC 公司后,股價從 5 元最高曾漲至 9.8 元。
在安信證券傳媒首席焦娟看來,AIGC 固然能夠提升生產力,但對于內容行業而言," 降低成本 " 只是一個小邏輯。
"買一個傳媒標的絕不可能是因為它業績增速從 25% 提高到了 30%,而是要買爆款。所以降成本對游戲、影視公司有一定作用,但不會特別大。" 焦娟說道。
市場對傳媒股的投資邏輯,并沒有因為 AIGC 的出現而改變,投資傳媒仍舊是投資 " 爆款 "。也就是說,投資者更應關注的,是 AIGC 是否對 " 爆款 " 的生產有加持作用。
其中,IP 是產業鏈中的掌上明珠。
以漲幅最多的上海電影為例,其去年財報稱得上慘烈,凈利潤同比暴跌 1630.7%,放映收入同比下滑 48.3%,并且關停兩家直營影院。但今年年初《中國奇譚》爆火后,上海電影迅速作出反應。
3 月 7 日晚間,上海電影發布公告稱,將以超 6000 萬元的價格,收購上影元文化 51% 的股權,后者正是《中國奇譚》的 IP 運營方,以此切入 IP 運營賽道。此舉效果立竿見影,3 月 8 日上海電影直接觸及漲停。
但 AIGC 誕生后,供需之間的平衡被重塑,IP 鏈條邏輯也將被完全顛覆。圍繞 IP 的競爭,可能不再僅僅是砸錢買入這么簡單。
" 首先,IP 絕不可能坐享其成,中國內容付費意識弱,所以 IP 永遠要靠持續運營來賦能。其次,原來靠人來產出和運營的 IP,現在交給 AIGC 去做,內容制作門檻大幅降低,IP 不再稀缺,因此 IP 內容變現的門檻被不斷提高。" 焦娟說道," 某種意義上來講,過去的 IP 之所以成為 IP,就是受益于稀缺性和特殊性,AIGC 正好對沖的就是這一點,所以 IP 鏈條變化會非常劇烈。"
焦娟推測,未來頭部和尾部 IP 會比較收益,超級 IP 伴隨 NFT 會出現高度泡沫化,而新 IP 借助 AIGC 也更容易冒頭,反而是腰部 IP 比較尷尬。
十年前,移動互聯網及智能手機軟硬件爆發,傳媒走出三年牛市。按照安信證券的預測,從今年開始的三年也都將是傳媒的牛市。
如果和 2013 年至 2015 年傳媒股上一輪牛市相比較,眼下的 "AI+" 相當于十年前的 " 互聯網 +"。從當時的上漲邏輯來看,2013 年移動互聯網的紅利帶來業績與估值雙升,傳媒股從年初漲到年尾。
焦娟指出,這一次不同的是,走向順序和十年前完全顛倒,即 2013 年的走勢將會在 2025 年兌現,"2015 年傳媒會開始出業績,迎來業績、估值雙升。定量來看,2015 年的漲幅最大,所以在 2023 年至 2025 年當中,今年應該是漲幅最大的一年。"
6 月 6 日蘋果發布 MR 頭顯,補齊了這輪 AI 浪潮的硬件要素,也是整個傳媒行情的分水嶺。
至于硬件水準及其出貨量表現如何,焦娟認為對影視及其他傳媒股不重要," 傳媒只看交互,而蘋果給出了關鍵的交互方式范式,對傳媒就是提升估值的邏輯。"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
少了 2 億人看電影,影視業苦日子還沒到頭
作者|宋婉心編輯|鄭懷舟過去幾年,影視行業輪番造重錘,2016年之后就
-
國產新車報道:兼容4種動力方案 長城發布檸檬平臺宣傳海報 全球要聞
你想了解最新最前沿的汽車資訊嗎?你想了解國產神車的最新相關報道嗎?
-
梧桐樹增額壽險可靠嗎?如何購買?
可靠。梧桐樹是一個正規的保險公司,旗下的各款保險也都正規靠譜,用戶
-
增額終身壽險減保可以嗎?有什么影響? 新視野
看保險合同的規定。增額終身壽險通常允許被保險人進行減保操作,但具體
-
弘康人壽增額壽險可靠嗎?怎么買?_天天精選
可靠。弘康人壽作為一家經驗豐富、信譽良好的保險公司,致力于為客戶提
-
每日消息!買增額壽險還是理財好呢?買增額壽險有哪些好處?
看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增額壽險是一種保險產品,通過繳納保費,可以獲
-
【全球熱聞】大富翁增額終身壽險可靠嗎?有什么保障?
可靠。大富翁增額終身壽險由信譽良好、實力雄厚的華夏保險公司提供,其
-
微動態丨醫生用 ChatGPT 幫你看病,越來越有必要
如果你向ChatGPT傾訴過煩惱,它大概率會在開頭說,很遺憾聽見你感到難
-
世界看點:微信小游戲五年成績單,累計開放超 100 項能力
品玩6月16日訊,據36氪報道,第十二季微信公開課-小游戲開發者大會在成
-
騰訊云將舉辦行業大模型技術峰會 聚焦智能應用及行業落地
品玩6月16日訊,據科創板日報報道,6月19日,騰訊云將在北京舉行行業大
-
天天最資訊丨好未來開放小學數學知識圖譜
品玩6月16日訊,由好未來承建的智慧教育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
-
極兔速遞正式遞交香港上市申請 全球熱門
品玩6月16日訊,極兔速遞今晚宣布,正式提交香港IPO申請,計劃籌集5億
-
人工智能加持,Adobe 營收創新高|每日消息
Adobe公布的第二財季業績顯示,公司在截至6月2日的三個月內實現48 2億
-
焦點日報:AI 虛擬人冷思考:是代替人類,還是人類用它賺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市值榜,作者|武占國,編輯|賈樂樂1903年,園
-
世界簡訊:騰訊向左,阿里向右,蘑菇車聯蒙眼狂奔?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探客出行,作者丨廖鴻杰,編輯|馮羽近日,華為
-
全球熱資訊!誰能成為中國歐萊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市值觀察,作者|大師兄,編輯|小市妹20年前,提到
-
德陽市旌陽區水利局黨組召開2023年第三次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
6月16日,德陽市旌陽區水利局黨組召開2023年第三次理論學習中心組(擴
-
平安保險育英年金25周歲返還多少?怎么樣?
對于25周歲的被保險人,返還的金額為基本保險金額乘以所交保費乘以1 0%
-
平安保險年金補貼怎么領?多久到賬? 當前焦點
首先,參保人員需要準備好身份證明、參保證明等相關材料,并前往當地社
-
太平洋長命百歲年金保險怎么樣?怎么買?
太平洋長命百歲年金保險為投保人提供了長期穩定的養老金收益和全面的保
-
全球熱推薦:美利金生a款終身年金保險(分紅型)怎么樣?怎么買?
美利金生a款終身年金保險(分紅型)是由美利人壽保險公司推出的一款保
-
人保百萬醫療保險是真的嗎?一年要交多少保費?
是真的。 人保百萬醫療保險是一款真實的保險,其承保公司是中國人保。
-
視頻版 Midjourney 又進化了:一句話生成視頻,谷歌注資,網友大呼好萊塢已死! 每日動態
提到國外的生成式AI大模型,文本生成領域有ChatGPT,圖像生成領域有Mid
-
即時:中國創投“搶灘”印尼
點擊進入鈦媒體「出海參考」公眾號,關注獲取更多出海資訊(圖片來源:
-
適馬即將帶來 RF 卡口鏡頭產品?
根據國外網站RumorMill的最新傳聞,適馬即將宣布兩支新的RFmount鏡頭。
-
蘿卜快跑獲深圳全無人商業化出行首批牌照|環球今頭條
品玩6月17日訊,據財聯社報道,百度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
-
每日看點!是誰殺死了機械硬盤?不是固態硬盤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雷科技Ieitech雖然小雷并沒有打算在618期間升級自
-
三亞,五連漲了!
三亞樓市又熱了?今年1月以來,三亞新房、二手房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已經
-
焦點滾動:僥幸心理_僥幸
1、僥幸jiǎoxìnglucky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災害,很幸運。2
-
全省唯一!常德巴家營地獲2023全國青少年戶外夏令營活動承辦權
6月15日,中國登山協會官網發布了《關于公布“奔跑吧·少年”2023年“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精彩推送
- 泰康人壽重疾險值得買嗎?多少錢...
- 富德生命人壽保險重大疾病險怎么...
- 交通意外的保險賠償項目有哪些?...
- 中信保誠年金險怎么樣?可以買嗎?
- 全球實時:重疾保障是什么意思?...
- “青島海驪科技考察中融新大集團...
- 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
- 三星 Watch 6 系列手表渲染圖...
- “空間計算”深意:“眼動追蹤 ...
- 醫生用 ChatGPT 幫你看病,越...
- 大模型衍生應用層出不窮 IT 生...
- 快報:東南亞房產市場調研報告
- 央視女記者王冰冰寫真!雪膚玉貌...
- 消息!重疾險有沒有必要買?君龍...
- 國壽鑫裕尊享年金保險條款是什么...
- 百萬醫療如何報銷?一年要交多少...
- 筑福未來年金保險B款(分紅型)...
- 速遞!怎么查養老保險交了多少年...
- 新華全媒+|探訪高考評卷現場:各...
- 環球今頭條!「村 BA」進入子彈時間
- “ AI 安卓時刻”真的來了!不...
- 中國學者制備磁控人造纖毛,具備...
- 超過 60,000 個 Android 應...
- 【焦點熱聞】陶哲軒自曝用了「滿...
- “少年”視頻號成長記:還要走過...
- 80 后基金經理猝然離世!幾天前...
- 世界快資訊丨A 股首單!房地產...
- 受梅西中國行帶動,阿迪達斯同款...
- 被乳腺癌“敲門”的年輕女性
- 焦點速訊:共慶余年年金險優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