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從億晶光電套現超 30 億后,荀建華家族再建“小號”沖擊上市引質疑 環球百事通

2023-06-17 19:17:24來源:ZAKER財經  

紅星資本局原創


(相關資料圖)

記者丨楊佩雯

編輯丨余冬梅

大號養 " 廢 " 了,開個小號再練級。

這是網絡游戲中玩家們常用的套路,但這一幕也發生在了現實生活中。不過,涉及的不是游戲賬號,而是企業。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荀建華曾是億晶光電(600537.SH)的實際控制人,在套現超過 30 億元后,以他為代表的荀氏家族淡出億晶光電,轉身在同行業內成立了一家新公司。現在,他們新開的 " 小號 " 正準備沖擊 IPO。

曾發生在億晶光電身上的套路,是否會在 " 小號 " 上重演?

在億晶光電套現超 30 億后離開

前腳變更實控人,后腳就建 " 小號 "

今年 5 月,華耀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華耀光電 ")向創業板遞交了招股說明書,預計融資金額為 29.05 億元,目前的審核狀態為 " 已問詢 "。

↑ 截圖自深交所官網

目前,華耀光電的實際控制人共 3 人,分別是荀建華(父親)、荀耀(兒子)、姚晶(兒媳)。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這樣的人員組合在上市公司億晶光電也出現過。

彼時,荀建華是億晶光電的實際控制人,他的兒子荀耀從子公司的總經理助理起步,后來一度挑起董事長、總經理等職務的重任,姚晶也曾在億晶光電的一家子公司擔任內審員。

同時,紅星資本局對比發現,華耀光電的 6 位非獨立董事中,有 5 人的履歷都有億晶光電的背景,如董事、財務總監滕靜也曾在億晶光電的子公司擔任會計。

也正因如此,坊間有聲音認為,荀建華在套現億晶光電的股份獲得超 30 億元后,華耀光電是他帶領家族新建 " 小號 " 再一次上市圈錢。

紅星資本局整理時間線發現,2019 年 5 月,在相關股份完成過戶登記后,荀建華不再是億晶光電的實際控制人;同年 8 月,華耀光電成立,但當時持有 100% 股份的是姚志中。

招股書顯示,姚志中是荀建華妻子的弟弟,也就是荀耀的舅舅。

不再擔任億晶光電的實際控制人后,荀建華仍在億晶光電擔任過一段時間的顧問(2019.05-2021.07),他的兒子荀耀也繼續擔任了一段時間的董事(2019.06-2021.07)。

在荀氏父子還在億晶光電任職期間,2020 年 1 月,億晶光電曾發公告披露擬收購華耀光電 100% 股權,收購價格為 7200 萬元,但這一筆收購最終無疾而終。

當時,華耀光電尚處于基建階段,未開展實際運營。截至 2019 年年末,華耀光電營業收入為 0 元,資產合計為 8711 萬元,負債合計為 1592 萬元,所有者權益合計 7120 萬元。

荀氏入股后業績突飛猛進

花 88.5 萬采購荀建華用過的家具

由于億晶光電、華耀光電都處于光伏產業鏈中。其中,華耀光電處于億晶光電的上游,億晶光電的子公司也曾向華耀光電采購過硅棒、硅片等。

招股書顯示,2020 年到 2022 年,華耀光電對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億晶光電子公司,下稱 " 常州億晶 ")硅棒和硅片的銷售金額分別為 6594 萬元、1.14 億元和 1981 萬元。

也就是說,在荀氏父子還在億晶光電掛職的前兩年,華耀光電對常州億晶的銷售額逐漸走高,但在兩人徹底離開后,這一銷售數據在 2022 年滑落回 1981 萬元。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在荀氏父子淡出億晶光電前后,華耀光電的股權也發生了變更,姚志中不再擔任華耀光電的 100% 控股股東,先是荀耀、姚晶夫婦接手,后荀建華也于 2021 年入局。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荀耀、姚晶夫婦通過華耀晶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 " 華耀投資 ")持有華耀光電 70.46% 的股份,荀建華直接持有 13.92% 的股份,姚志中僅間接持股 0.08%。

↑ 截圖自華耀光電招股書

值得一提的是,在荀建華入股的 2021 年,華耀光電的業績發生了質的轉變。

2019 年,華耀光電未開展實際運營,營收為 0;2020 年,華耀光電的營收為 1.47 億元,凈利潤為 324 萬元。

等到 2021 年,華耀光電的營收同比增長了十余倍,達到 20.87 億元,凈利潤為 2.01 億元;2022 年,其營收為 45.63 億元,凈利潤約為 2.87 億元。

在經過業績突飛猛進的兩年后,華耀光電也達到了它所選擇的創業板上市標準:" 最近兩年凈利潤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 5000 萬元。"

另外,紅星資本局翻閱招股書發現,華耀光電和億晶光電發生過的一筆關聯交易值得注意。

2021 年,華耀光電向常州億晶采購辦公家具,因為當時常州億晶打算處置荀建華辦公時曾使用的辦公家具,而恰好華耀光電有購置辦公家具的需求,該交易金額為 88.5 萬元。

此前 " 偷摸轉移控制權 " 被詬病

華耀光電會重演億晶光電的戲碼嗎?

事實上,對于荀氏家族再建 " 小號 ",外界憂心的是發生在億晶光電身上的事情會在華耀光電重演。此前,荀建華遭到投資者詬病的是 " 偷偷摸摸轉移控制權 "。

公開資料顯示,2003 年,荀建華成立了億晶公司,進入光伏行業。在行業深耕多年后,2011 年,億晶公司借殼海通集團上市,證券簡稱也更換為 " 億晶光電 "。

2017 年 1 月,荀建華與深圳市勤誠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 " 勤誠達投資 ")等簽署協議,約定把其持有的 20% 股份以 30 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勤誠達投資。轉讓后,荀建華不再是實控人。

不過,億晶光電在 2017 年 1 月時發公告披露的是:荀建華轉讓其持有的 8928 萬股股份,約占總股本的 7.59%,轉讓款總額為 15 億元。

不久后,荀建華又將其持有的 1.46 億股股份(占總股本 12.41%)質押給勤誠達投資。

對于這該筆交易和質押,億晶光電前后收到三封來自監管部門的問詢函,要求說明交易作價的依據及合理性、說明荀建華對公司的控制權是否穩固等,但他們都未披露真實情況。

直到 2017 年 5 月 26 日,億晶光電發公告重新說明,荀建華與勤誠達投資在當年 1 月簽署的協議涉及的轉讓股權即為 2.35 億股(占總股本的 20%),交易價格為 30 億元。

↑ 新發公告承認轉讓股權占總股本的 20%

荀建華也因違反信息披露的相關規定,被寧波證監局采取出示警示函的監管措施,后被罰款 30 萬元。

2019 年 5 月,在相關股權完成過戶后,荀建華不再是億晶光電的實控人,其持有的股權比例降低至 10.36%,但他此后仍在不斷減持。截至 2022 年年末,荀建華的持股比例為 4.71%。

在億晶光電上套現超過 30 億元,那這樣的操作是否會在華耀光電重演?

投入研發費用相對較低

曾把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排放口

目前,華耀光電的主要產品為單晶方棒和單晶硅片。

招股書顯示,華耀光電把隆基綠能(601012.SH)、TCL 中環(002129.SZ)等列為可比公司,這兩家公司在單晶硅片(硅棒)上的產量均超過 80GW,為行業頭部公司。

由于行業內的技術迭代速度較快,光伏公司大多很重視研發。

紅星資本局對比發現,在 2022 年,隆基綠能全年投入研發 71.41 億元,占營收的 5.54%;TCL 中環在這一年投入研發的金額 37.70 億元,占營收的 5.63%。

相較來看,華耀光電投入研發的費用較低,近三年累計約為 7537 萬元,分別占營收的 1.54%、1.01%、1.14%。

對比了在研發上的硬實力后,再來看華耀光電在環保上的軟實力。

華耀光電在招股書中稱,在報告期內(指 2020 年 -2022 年),其未發生環保事故,亦不存在受到環保行政處罰的情形。

不過,紅星資本局注意到,今年 3 月初,呼和浩特市生態環境局在官網公開了一份關于華耀光電的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

決定書顯示,2022 年 9 月 24 日,有相關執法人員對華耀光電進行現場檢查,發現其存在環境違法行為,華耀光電污水處理設施廢水排放口處有一根白色波紋軟管接入,經查,該波紋軟管內有污水從污水處理設施前端未經處理而直接排入排放口。

↑ 截圖自呼和浩特市生態環境局官網

2022 年 9 月 25 日,華耀光電完成整改。

由于這屬于初次違法,危害后果輕微并及時改正,呼和浩特市生態環境局依據相關條例不予行政處罰,要求華耀光電深刻吸取教訓,杜絕此類行為再次發生。

但是,沒有受到行政處罰,就不算環保事故了嗎?

紅星資本局關注上市公司的一切新

歡迎報料,私信小編!

各種商務合作請勿擾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