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補齊普惠資源短板 2025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5%以上

2021-12-22 15:04:09來源:中國商報網  

當前,學前教育實現了基本普及目標,開始邁入全面提高質量的新階段。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的《“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學前教育3年毛入園率達到90%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5%以上,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0%以上。

破解學前教育瓶頸

來自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在園幼兒達到4818.26萬人。隨著三孩政策的實施,入園需求也將進一步增加。計劃要求,各地應充分考慮出生人口變化、鄉村振興和城鎮化發展趨勢,逐年做好入園需求測算,完善縣(區)普惠性幼兒園布局規劃。為適應三孩政策實施需要,要求及時修訂和調整居住社區人口配套學位標準,配建與居住區人口規模相適應的幼兒園。

“當前,學前教育雖然實現了普及普惠目標,但仍是教育體系最薄弱的環節,存在著經費投入不足、成本分擔機制不健全、教師待遇保障不到位、科學保教水平有待提高等突出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在補齊普惠性資源短板的同時,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完善體制機制和提高學前教育質量上來。

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音德爾第一中學校長安永全認為,“近年來,普及義務教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學前教育發展的不平衡現象。具體表現在同一個地區學前普惠性幼兒園比例偏低,尤其經濟相對落后地區學前入園率不高、課程體系不健全、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嚴重。”

在深入分析論證研判的基礎上,計劃對“十四五”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目標作出部署:到2025年,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同時也提出了三個方面的具體目標——

一是發展目標:全國學前3年毛入園率達到90%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5%以上,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0%以上。

二是保障機制目標: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

三是質量目標:幼兒園保教質量全面提高,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機制基本形成。

當前,學前教育實現了基本普及目標,開始邁入全面提高質量的新階段。“十四五”期間,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在補齊普惠性資源短板的同時,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完善體制機制和提高學前教育質量上來。

補齊普惠資源短板

針對普惠性資源存在的區域性、結構性矛盾,計劃要求,各地應持續增加普惠性資源供給,優化普惠性資源布局。

學區化治理模式作為現代教育管理模式的一種形式,以公平優質為價值導向,具有優化區域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功能。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講師李健表示,推動學前教育學區化治理,要以共享為理念,以提高區域學前教育的綜合質量為根本目標。建立學前教育資源的共享、共建機制,發揮區域學前教育資源的整合性優勢,從根本上促進區域學前教育質量提升。

同時,計劃明確,推動普惠性資源擴容增效,鼓勵支持國有企事業單位、軍隊、高校、街道、農村集體舉辦公辦幼兒園,積極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多渠道增加普惠性資源供給,逐步消除大班額,防止出現新的無證園。計劃還提出,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回頭看”,對治理成效進行全面復查,鞏固治理成果,保障城鎮地區普惠性資源供給的主渠道,為滿足幼兒就近就便入園提供基本保證。

計劃還明確,完善農村學前教育資源布局,辦好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通過依托鄉鎮中心幼兒園舉辦分園、村獨立或聯合辦園、巡回支教等方式滿足農村適齡兒童入園需求。對鄉鎮公辦中心園、企事業單位和集體資產舉辦的幼兒園,經機構編制部門審批后,依據《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等相關規定做好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管理工作,發揮其兜底線、保普惠的重要作用。

財政支持和合理收費雙管齊下,才能解決好普惠性幼兒園“保安全”“保工資”“保運轉”“保發展”問題。為落實政府投入為主、家庭合理分擔、其他多渠道籌措經費的投入機制,計劃以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機制為著力點,要求逐步提高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水平,各省(區、市)以提供普惠性服務為衡量標準,科學核定普惠性幼兒園辦園成本,優化完善財政補助政策。

此外,針對幼兒園收費監管問題,計劃要求各地在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的同時,推動完善成本分擔機制,進一步加強對幼兒園收費的監管。合理確定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收費標準,動態調整公辦園收費標準、普惠性民辦園最高收費限價,改變長期以來公辦園收費過低、普惠性民辦園收費不規范的局面。未來幾年,“入園難”“入園貴”有望得到進一步緩解。

提高師資待遇水平

“師資隊伍是保障學前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為進一步提高幼兒園師資專業水平,學前提升計劃針對農村地區師資薄弱問題,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加大農村和欠發達地區幼兒園教師培養力度,為這些地區幼兒園補充穩定而有質量的師資。”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要制定幼兒園教師和教研員培訓規劃,實施全員培訓,突出實踐導向,提高培訓實效。鼓勵高校、教科研機構和優質幼兒園結對幫扶基層、邊遠和欠發達地區幼兒園。

針對幼兒園教師配備和待遇保障等瓶頸問題,計劃要求統籌工資收入政策、經費支出渠道,落實公辦園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政策,確保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同工同酬。公辦園中保育、安保、食堂等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所需資金從地方財政預算中統籌安排。民辦園要參照公辦園教職工工資收入水平,合理確定相應教職工的工資收入。

值得關注的是,計劃要求,社會保障、醫療保障、稅務等相關主管部門依法依規對幼兒園教職工繳納社保情況組織檢查,督促各類幼兒園足額足項為教職工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教育部表示,計劃將提升幼兒園保教質量作為“十四五”期間的重中之重,未來在政策保障方面將重點聚焦深化幼兒園教育改革,推進建立幼小科學銜接機制,提高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的有效性。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