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人才爭奪戰”持續升級 一線城市罕見下場“搶人”

2022-06-17 09:16:38來源:江蘇經濟報  

疫情尚未完全過去,各大城市間的角力開始白熱化。

近日,一線城市罕見下場“搶人”。先是廣州,大專學歷即可落戶花都、從化和增城,滿足社保繳納條件后可向越秀、海珠、荔灣、天河4個區市內遷移。上海在全面復工復產后,也迅速“入場”,針對畢業于世界排名前50、51-100名院校的留學回國人員不同程度放開落戶限制。

近年來,搶人大戰一直沒有停歇,主力城市集中在二三線,一線城市甚少參與。那么,為何戶口含金量很高的上海,也愿意放下身段,通過不斷降低落戶門檻來“搶人”了?“人才爭奪戰”持續升級有何信號意義?

“人才爭奪戰”持續升級

2022年6月,廣州和上海先后放松落戶政策,拉開一線城市搶人戰場。

先是廣州印發《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廣州(片區)實施方案》,在花都區、從化區、增城區建構差別化入戶政策。學歷條件由全日制本科降至全日制大專。累計繳納社會保險滿3年后,可向越秀、海珠、荔灣、天河4個區市內遷移。

緊隨其后,上海發布《關于助力復工復產實施人才特殊支持舉措的通知》,提出加大世界名校留學人員引進力度。在符合留學人員落戶基本條件的基礎上,對于畢業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取消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和繳費時間要求,全職來本市工作后即可直接申辦落戶;對于畢業于世界排名51-100名的,全職來本市工作并繳納社會保險費滿6個月后可申辦落戶。

世界排名前50名、前100名院校,由相關主管部門參照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QS世界大學排名、上海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布的排名進行認定,具體以落戶申報系統內名單為準。

這是上海落戶政策的又一次放寬。2021年,上海試點在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上海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符合基本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2020年,上海將之前“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試點,探索建立對本科階段為國內高水平大學的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落戶”的政策范圍擴大至在滬“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眼下,各地“搶人大戰”如火如荼,除了上海,近期還有許多城市降低落戶門檻,推出先落戶后就業的新政,各大城市之間的“人才爭奪戰”又迎來新一波高潮。

2021年常住人口暴增120.12萬人的武漢,常住人口已經達到1364.89萬人,但武漢并不滿足,繼續祭出新招。

6月7日,武漢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留漢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明確推行先落戶后就業。年齡不滿45周歲(研究生不受年齡限制)的高校畢業生憑畢業證書在市內落戶,其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可隨遷落戶。

大連近期出臺《大連市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措施》,取消畢業生來連落戶限制。50周歲以下博士、碩士研究生,45周歲以下普通高校(含高職院校)畢業生,可享受先落戶后就業政策,本人及其配偶、未婚子女由落戶地派出所辦理落戶。

為何紛紛“搶人”

京滬是中國戶籍門檻最為森嚴的城市。為什么戶口含金量很高的上海,也愿意放下身段,通過不斷降低落戶門檻來“搶人”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馮文猛表示,上海搶的不是人口,而是人才,是“精準搶才”。作為超大城市,上海的人口老齡化加重,而上海要保持經濟持續發展,鞏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人才供給。上海不斷降低人才的落戶門檻,也是為了讓自身發展獲得更多急需的人才,而非簡單的勞動力。吸引匹配發展需求的人才,這對于城市提升競爭力是非常關鍵的。

馮文猛表示,我國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的驅動力越來越注重創新,而推動創新,需要大量的人才。一方面,經濟增長內生動力進一步聚焦于知識、技能和創新,另一方面,勞動力供給出現結構性變化,2012年開始勞動力總量和占比進入下降空間,勞動力減少,也讓一些行業和人才的供給出現了不足。在多種因素疊加影響下,各地為了長期可持續發展,紛紛針對高校畢業生推出或加碼引才政策。

落戶政策是城市人才引進政策的一部分,對于房地產市場來說,戶籍人口的增加屬于利好消息。因此,人才落戶政策的放松在一定程度上會提高市場的需求量,從而推動市場成交量的增長。隨著上海和廣州落戶人數的提升,對房地產市場來說有一定的心理提振作用。

整體來看,人才政策主要起到維穩房地產市場的作用,信心層面更甚于市場層面,對目前的房地產市場來說,信心是恢復市場極為重要的一步。

專家:“重物輕人”發展觀念發生轉變

地方政府紛紛出臺人才新政,支持高校畢業生落戶,意味著傳統的“重物輕人”的城市發展觀念已經發生了轉變。

馮文猛表示,過去很多地方有一個弊端,重視基礎設施等硬件建設,但對人才待遇和激勵等軟件方面重視程度不夠。樓很漂亮,但里面工作的人薪酬水平和上升空間不高,流動性太大。

對一個城市來說,吸引人才落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真正把人才留住,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而如何留住人才,也考驗著城市管理者。

馮文猛認為,除引才所實施的政策外,留住人才的關鍵是要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務,提高居住地的生活舒適度、豐富度和安全感,營造好硬環境和軟環境,為這些人才干事創業營造富有活力的體制機制和制度保障。同時,還要為人才提供持續的成長空間,使得城市產業結構、人才上升的渠道、個人職業發展能夠形成一個比較好的連接,形成人才自身競爭力和城市競爭力雙向提升的良性循環。

城市要有活力和競爭力,不只是有更多的大樓,而是讓生活在當中的人,在制度保障和激勵之下能充分發揮潛力,做自己擅長而且樂于做的事情,實現人才的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