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央行劃定下半年七大工作重點 LPR或有調降空間

2022-08-04 09:48:53來源:城市金融報  

央行劃定下半年七大工作重點。

8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2022年下半年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經濟金融工作的決策部署,總結上半年各項工作,分析當前經濟金融形勢,對下半年重點工作作出部署。

那么,央行下半年重點工作有哪些?與去年同期比較來看,今年有何側重?

央行劃定下半年七大工作重點

一是保持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實體經濟的貸款投放,保持貸款持續平穩增長。引導實際貸款利率穩中有降。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重點發力支持基礎設施領域建設。加大金融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力度。

二是穩妥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化解中小銀行風險。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保持房地產信貸、債券等融資渠道穩定,加快探索房地產新發展模式。督促平臺企業全面完成整改,實施規范、透明、可預期的常態化監管,發揮好平臺經濟創造就業和促進消費的作用。

三是完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開展宏觀審慎壓力測試。落實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要求,出臺系統重要性保險公司評估辦法。把好金融控股公司市場準入關,對金融控股公司開展全方位監管。

四是深化金融市場改革。加快推動柜臺債券市場發展,建立完善債券托管、做市、清算、結算等多層次基礎設施服務體系。推進票據、黃金、貨幣、衍生品市場健康發展。優化境外機構境內債券發行資金管理,統一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券市場對外開放資金管理政策,完善境內企業境外上市外匯管理政策。穩步推進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工作。加強預期管理和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提升外匯儲備經營管理能力。

五是穩步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水平。加強本外幣政策協同。夯實貿易投資人民幣結算的市場基礎。支持境外主體發行“熊貓債”,穩步推動“互換通”啟動工作,提高人民幣金融資產的流動性。支持離岸人民幣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六是深入參與全球金融治理。持續做好G20可持續金融牽頭工作。依托各多邊平臺,推進全球宏觀政策協調。進一步完善金融領域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提升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市場的便利性。

七是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和管理水平。統籌推進金融法律體系建設。進一步強化“研究立行”。持續推進區域金融改革創新。推進金融業綜合統計標準協調和有效執行。提升支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強金融科技應用與管理。穩妥做好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重點工作。有序擴大數字人民幣試點。深入推進國庫高質量發展和征信體系建設。扎實開展反洗錢工作。嚴肅查處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提升內部管理規范性和有效性。

有何亮點

2022年以來,面對國內外錯綜復雜的經濟金融形勢,人民銀行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包括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進一步加大、穩經濟大盤重點領域得到有效金融支持、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持續健全、一些突出金融風險得到穩妥處置、金融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深化、金融國際合作向縱深推進、金融服務和金融管理質效提升。

對比去年同期布局來看,今年央行特別提到將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重點發力支持基礎設施領域建設,加大金融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力度。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央行下半年政策重心是促內需、穩定經濟大盤,政策重點明確、突出。從目前國內面臨的內外環境來看,預計貨幣政策工具,有望繼續采取總量+結構工具+改革手段,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信貸平穩增長情況下,引導金融機構強化小微民營企業支持;進一步引導金融機構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同時,用好政策性開發性工具,加大重點項目融資保障力度,推動項目盡快落地,有效帶動就業,促進內需加快恢復。

另外,對于業內高度關注的平臺經濟整改和突出金融風險處置,此次會議也進行了相關介紹和部署。平臺企業金融規范是央行近幾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據了解,早在去年同期,央行就提出已推動平臺企業金融業務規范發展,已約談從事金融業務的頭部平臺企業,督促其全面落實金融監管、公平競爭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有關要求,深入開展自查和整改。

一位資深銀行業從業人士表示,國內督促平臺企業盡快完成整改,實施規范、透明、可預期的常態化監管,也在于穩定企業發展信心,加快推動平臺企業平穩健康高質量發展,促進行業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并發揮好就業創造和促進消費作用。

市場預計:LPR或有調降空間

對于下半年利率走勢,多數市場人士認為,政策利率下調空間有限,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仍有調降空間。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當前穩增長政策處于執行期,加之境外金融環境加快收緊、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有所抬頭,整個下半年政策利率下調的可能不大。

信達證券宏觀分析師解運亮認為,受美聯儲加息與國內通脹上行約束,MLF利率再難下調。此外市場預計年底基準利率將加到3.5%左右,或推升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對央行降息形成硬約束。

另一方面,在居民和企業信心不足,經濟、就業修復偏弱的環境下,貨幣政策保持寬松的必要性依然很強,轉向言之尚早。未來一段時間貨幣發力可能主要依靠調降LPR和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

國泰君安宏觀首席分析師董琦認為,未來政策適度回歸中性需要四季度經濟持續復蘇做前置條件,疊加年底通脹壓力升溫,政策變調中性的最快窗口可能在年底附近,這也為未來跟隨全球再度走入寬松周期預留政策空間。貨幣總量政策短期仍將發力支持經濟復蘇,流動性邊際收斂,但談論政策轉向為時尚早。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建議,目前來看,宏觀經濟還是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下半年貨幣政策還需進一步發力。對于后續貨幣政策走向,下半年還需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寬松,可通過多種措施有效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同時需要配合財政政策,進一步發揮開發性政策性金融工具,去支持財政投資、基礎建設、投資增速等。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