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涂料營收不增反降 廣信材料定增難解“近愁”?

2021-11-29 08:40:24來源:大眾證券報   

今年前三季度,PCB油墨行業龍頭廣信材料(300537)的虧損仍在繼續。或是出于擺脫營收困境,重新打開市值想象空間的考慮,廣信材料于9月初推出了再融資的預案。

從此次定向增發的內容來觀察,由全資子公司江西廣臻感光材料有限公司負責實施的“年產5萬噸電子感光材料及配套材料項目”建設周期為2年,建成后預計實現年均營業收入14.47億元、凈利潤1.26億元。廣信材料2019年的業績最為靚麗,而上述兩項數據則分別是2019年營收、凈利潤的1.79倍和1.66倍。

但即使按最快、最好的結果算,這也是兩年后的事。眼下,廣信材料仍要面對多元道路遇阻的“尷尬”。

定增難解“近愁”?

上市五載,多元化布局四載的廣信材料雖然通過增資、并購等方式,曾將主營業務拓展至專用油墨、專用涂料、新能源材料等多條賽道,但從近兩年的財報數據看,多元布局似乎是布了個“寂寞”。

一方面,在專用油墨業務營收增速緩慢的情況下,專用涂料業務的營收占比卻逐年下降。數據顯示,專用涂料業務占總營收比例自2019年的59.03%降至2021年半年報時的45.91%。另一方面,花大價錢投身的新賽道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對盈利數據形成了“反噬”。

2021年前三季度,廣信材料的營收、凈利潤、歸母凈利潤、扣非歸母凈利潤數據分別為4.78億元、-1677.87萬元、-1297.54萬元、-2021.7萬元,分別同比下降6.95%、296.2%、205.98%、438.43%。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數據均是連續兩年下降。2019年前三季度,廣信材料的營收、凈利潤、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數據分別為6.01億元、7785.89萬元、7326.33萬元、6034.87萬元。

而在此時,擬募資5.7億元的定增項目箭在弦上。有投資者質疑:“產量8000噸/年的固化油墨項目尚處于產能爬坡階段,此時又擴充16000噸/年的PCB油墨產能,項目建成落地需要2年,再到產能爬坡尚需時日,中間的周期間隔是否過長?對緩解公司眼下的經營困局實際意義有多大?此外,擴增的涂料產能也達到了15000噸/年,在涂料業務遲遲未能打開局面的背景下,繼續擴增產能是否經過了審慎考慮?”

廣信材料在最近一次投資者調研紀要中解釋:“公司提前布局龍南投資建設生產基地,不僅是為未來快速發展提前布局產能儲備和發展空間,更基于對未來產業轉移和環保政策環境提前應對的未雨綢繆,搶先布局更具地理位置和產業集聚的中部崛起化工園區,保障未來生產經營穩定性及可持續性的同時降低未來置換的投入成本,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提高了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從回答中不難看出,廣信材料似乎在下一盤布局未來發展的大棋。但是,前有同樣著眼未來的專用涂料、新能源材料業務未能如期收效,甚至被剝離報表;而代表著業績增長野心并注定被濃墨重彩的后來者——定增項目是步其后塵,還是一錘定音?本報將持續關注。

涂料營收為何不增反降

廣信材料在前述調研紀要中表示,公司原有的6500噸油墨產能滿產滿銷,通過全資子公司江陰市廣豫感光材料有限公司投產的8000噸/年感光新材料項目產能已在爬坡。根據廣信材料此前的招股說明書所述,年產8000噸感光新材料項目生產的產品類別包括液態感光固化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

廣信材料透露,目前公司PCB油墨產銷量已超900噸/月。照此不完全推算,廣信材料的油墨產銷量至少達到了10800噸/年。在2019年、2020年年報中,廣信材料公布的當年油墨產量分別為7378.91噸、8255.19噸。財報中還披露,油墨的設計產能為14500噸。

油墨產量穩步爬升的同時,卻是廣信材料按產品分類的專用油墨營收不增反降。2018年至2020年,專用油墨營收數據分別為3億元、2.85億元、2.79億元。不過,這一情況似乎正在好轉。截至2021年6月底,廣信材料專用油墨業務實現營收1.77億元,同比增長71.15%。

但2021年上半年,專用油墨的營業成本卻增加了78.95%,超出營收增幅7.8個百分點,這也導致該業務的毛利率下降了3.04%。

與此同時,廣信材料的另一大主營專用涂料業務面臨著更大的挑戰。該業務營收在2019年達到峰值的4.78億元后,2020年陡降至3.38億元。2021年半年報中,下降趨勢仍在持續——專用涂料業務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52億元,同比下降5.73%,營業成本上漲4%,毛利率下降6.09%。

對此,廣信材料的解釋是,由于新冠疫情及子公司江蘇宏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宏泰”)未能及時獲得華為第一批二級供應商認證,導致涂料板塊營業收入有較大下滑。廣信材料同時給出了應對措施:江蘇宏泰將積極拓展新客戶,并布局越南和印度市場。

近一年時間過去了,江蘇宏泰的業務困局似乎尚未緩解,從2021年半年報數據看,江蘇宏泰實現營收1.39億元,同比下滑5.78%;凈利潤為-1148.94萬元,由盈轉虧。而廣信材料按地區分的營收構成中,國外收入也僅為124.65萬元。

多元化戰略拖累盈利?

主營業務盈利情況不佳直接導致廣信材料的盈利數據指標持續下滑,但這只是表象。短短兩年時間,造成廣信材料盈利大幅下滑的真實原因究竟是何?

記者查閱廣信材料的招股說明書和歷年的財報后發現,多元戰略遇阻或是廣信材料如今陷入盈利困局的主因。

主營業務為PCB油墨的廣信材料上市不到一年便展開多元化布局。在新增業務中,專用涂料業務被寄予厚望。數據顯示,該業務版圖幾乎都由廣信材料并購來的公司組成。

2017年,廣信材料接連發布并購重組公告,先后將江蘇宏泰、長興(廣州)精細涂料有限公司、創興精細化學(上海)有限公司納至麾下。其中,對江蘇宏泰的并購格外引人矚目。彼時,廣信材料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投入巨資收購了江蘇宏泰。也正因江蘇宏泰的加入,廣信材料2017年、2018年的營收持續高增,并在2019年達到上市以來的峰值。

然而,隨著江蘇宏泰失去華為訂單,以及未能完成業績承諾,廣信材料不得不計提商譽減值,加上新增業務營收不斷下滑,廣信材料在2020年迎來了上市后的首虧。

廣信材料戰略上的“失誤”遠不止在專用涂料業務上摔了跟頭,同樣被公司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材料業務,經過增資控股、轉讓股權、剝離報表一輪操作后唏噓落幕。

2019年,廣信材料以投入3000萬元增資控股的方式,將主營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開發、制造和銷售的東莞市航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莞航盛”)納入財務報表。隨著東莞航盛的加入,廣信材料形成以專用油墨、專用涂料、新能源材料三大業務為發展基礎的格局。

但2020年年底,廣信材料又通過轉讓已陷入虧損的東莞航盛60%的股權給公司實控人李有明的方式,將東莞航盛剝離財務報表,轉讓金額為1875萬元,短短一年折損1125萬元。隨著財報中有關新能源材料的營收數據定格在2020年,廣信材料在當初提出的那句“通過挖掘在新能源領域的協同效應,培育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如今看來更似笑談。

就以廣信材料目前專用油墨、專用涂料的營收數據看,對此時擴充相關業務產能的必要性的論證是否充分、光刻膠業務是否會陷入同新能源材料業務相似的境地等問題,《大眾證券報》記者致電并致函廣信材料證券部,廣信材料工作人員回函表示,再融資事項還待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目前不便回復。(徐海峰 陳陟)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