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多家銀行調整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申贖規則 快贖金額由5萬元降至1萬元

2022-07-27 09:38:16來源:廣州日報  

隨著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新規的過渡期的臨近,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等部分銀行正在加快推進此類產品的整改與遷移,調整了多款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申贖規則,例如申贖確認時效由“T+0”變成“T+1”,快贖金額由5萬元降至1萬元等。與此同時,記者關注到,已經全面進入凈值化時代的銀行理財產品,6月發行量和平均業績比較基準均環比上漲。

快贖金額由5萬元降至1萬元

資管新規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但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新規的過渡期到2022年年底。

近期,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發布公告,調整了多款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申贖規則。

以招商銀行為例,其在APP發布的通知顯示,按照新規,從7月8日開始對8197朝招金-多元進取型產品T+0現金理財產品進行遷移調整。遷移調整工作主要為產品形態調整:申購/贖回確認時效將由T+0轉為T+1,以及管理人變更:由自營變為招銀理財公司代銷。快速贖回額度從非交易日時段5萬元調整為單自然日1萬元。

根據規則,T+0轉為T+1后,將不再支持0:00~16:30期間無限額實時贖回和購買及當日起息,如果在0:00至15:30申購/贖回,T+1工作日起息/到賬;在15:30至24:00申購/贖回,T+2工作日起息/到賬。

“現金管理類產品規則的修改,使得現金管理類產品與貨幣基金產品申贖規則看齊,主要是防范短期流動性波動風險,增強產品運營穩健性;同時,借鑒國際成熟做法,對標貨幣市場基金等同類產品監管標準,促進公平競爭和防范監管套利。”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分析,對投資者來說,產品申贖便利性與之前略有變化,但使得現金管理類產品的穩健性增強,產品波動性會有所降低。

權益資產方面與基金公司存在合作關系

在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加速整改之際,光大理財、寧銀理財等部分銀行理財公司近日披露了旗下權益類產品二季度投資報告。報告顯示,新能源、醫藥為光大理財的主要持倉方向,隆基綠能、寧德時代、恩捷股份、拓普集團等個股持倉排名靠前,此外,光大理財還持有一些醫藥和農業股,包括華潤三九、牧原股份等。寧銀理財旗下三只權益類產品均采用FOF形式運作,持倉基金涉及消費、醫藥、文體、中小盤等主題。

記者查閱多家銀行APP上的理財產品詳情發現,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管理主要由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在投資管理方面,理財子公司完全獨立于母行運作,在權益資產投資方面與基金公司存在合作關系,在銷售渠道方面則依然依賴母行。”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表示。

據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監測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銀行理財量價齊升。具體來看,2022年6月理財公司共發行了653只理財產品(含母行遷移產品),環比增長53.29%;2022年6月理財公司發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4.25%,環比上漲8BP。

代銷他行理財產品成創收發力點

記者查詢多家銀行APP發現,雖然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主要以其理財子公司的為主,但其中仍能發現其他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的“身影”。

“代銷業務占用銀行資本金較少,能夠以低成本付出,帶來可觀業務收入,可成為部分商業銀行業務創收發力點。”普益標準研究員余雅琴提醒,代銷他行理財產品雖是大勢所趨,但仍存在一定風險。一方面代銷風控隔離制度不完善,易引發銀行其他業務條線的風險。另一方面代銷產品銷售規范程度不夠,缺乏產品售后管理,若后續凈值波動過大,易引發一定風險。

投資指引

投資者要重點考察產品風險等級、投資類型等

劉銀平建議,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不能只看業績比較基準的高低,要重點考察產品的風險,包括產品風險等級、投資類型、投資方向、同類產品歷史凈值波動等,不購買超出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投資者主要看產品的發行機構,以及產品自身風險、流動性、收益等因素,投資業績由發行機構決定,銷售平臺在其中主要起到通道作用,通過不同渠道購買同一款理財產品的效果相同。”劉銀平表示。

普益標準研究員張楚惠提醒投資者,“銀行柜臺和網上銀行都是銀行理財產品的正規購買渠道。”相比而言,銀行柜臺適合不方便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操作的老年人、殘疾人,適合首次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風險評估的投資者;網上銀行可以24小時購買,且產品列示清晰明了,方便對比選擇。(王楚涵)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