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 正文

今年首次!廣州發出高溫紅色預警信號!未來三天炎熱天氣持續

2022-07-26 09:15:48來源:廣州日報  

高溫紅色預警信號!昨天廣州的越秀、天河、海珠、荔灣、黃埔、白云、花都7個區高溫紅色預警信號生效,這是廣州今年首次發出高溫紅色預警。未來三天炎熱天氣還將持續。

廣州市區周一白天晴間多云。五山觀測站錄得白天最高氣溫37.7℃,下降了0.3℃;早晨最低氣溫30.7℃,上升了1.4℃。

氣象臺預計,未來三天受強盛的副熱帶高壓脊控制,廣東高溫炎熱天氣持續,以晴間多云天氣為主,午后局地有(雷)陣雨;大范圍35℃~38℃高溫,粵北的部分市縣可達39℃或以上。

受強盛的副熱帶高壓控制,未來三天廣州大范圍晴熱高溫天氣持續。

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李天研 通訊員王穎、梁景云)廣州經歷了近一周的持續高溫“烤驗”后,7月25日13:42,廣州電網統調負荷創歷史新高,達2241.4萬千瓦,同比去年最高負荷(2078.3萬千瓦)增長7.85%。在持續高溫天氣下,空調負荷進一步釋放,預計廣州電網統調負荷將進一步攀升。目前,廣州電力供應整體平穩,電網保持安全穩定運行。

氣象部門:減少戶外活動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葉卡斯)根據《廣東省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規定》中對高溫紅色預警信號發出時的防御指引,該信號發出意味著氣象部門預計當地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39℃以上,除特殊行業外停止戶外露天作業。

根據該指引,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時,應注意:

1.采取有效措施防暑降溫,白天盡量減少戶外活動。

2.對老、弱、病、幼、孕人群采取保護措施。

3.除特殊行業外,停止戶外露天作業。

4.單位和個人要特別注意防火。

5.有關單位按照職責采取防暑降溫應急措施,有條件的地區開放避暑場所。

防暑消暑 街坊這樣做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全杰)夏日酷暑,炎炎高溫,為了避暑納涼,許多街坊施展“渾身解數”,哪里涼快就去哪里,夏日也能過得有滋有味。

最天然:樹蔭底下好乘涼

都說大樹底下好乘涼,在二沙島、臨江大道,樹蔭底下成為“草坪族”的聚集地。因為難抵夏日高溫,大家紛紛選擇在樹底下“扎營駐寨”。

記者走訪看到,市區內越秀公園、流花湖公園、珠江公園等樹木茂密的公園,客流都沒有太大變化。“因為一路的園道都有參天大樹遮擋著猛烈的陽光,在園道上的氣溫要比露天的氣溫降低了1~2℃,無論走路還是跑步,都不熱。”街坊劉小姐說。

不過,也有市民因為天氣太熱調整運動時間。“這幾天實在太熱,我也把跑步時間推遲到下午6時,等太陽下山后、熱氣散去再跑。”珠江新城CBD某保險公司羅雄安說。

最會玩:郊外爬山不熱反涼

市區北部的森林公園,最近多了不少市民游客,原來他們都是“北上消暑”一族。在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記者實測,溫度要比市區降低5℃左右。所以,不少市民游客來到森林公園爬山郊游,他們說,沒有想象中的暴曬高溫,相反因為環境溫度要比市區低,所以體感相當舒適。

“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的緯度比市區高,溫度自然要比市區低。”公園負責人曹軍洲說,另外,進入森林公園的山林里,海拔又較平地上升了,如果走到海拔約600米的山林溪澗,氣溫又會比市區低4~5℃,“再加上森林公園里的空氣負氧離子達25000個/立方厘米,有得天獨厚的森林‘小氣候’,因此,大家會體感清涼,是名副其實的‘清涼度夏’。”

最省錢:商場“蹭冷氣”受熱捧

大熱天,還有不少市民都跑到購物中心“蹭冷氣”了,這幾天商場的客流量攀升。有街坊開玩笑說,到商場“蹭冷氣”,不僅解決了吃喝玩樂,還省下了家里開冷氣的花銷,可謂一舉多得。

連日來,天河路商圈的購物中心客流量紛紛上漲。在正佳廣場,室內樂園因為有著清風冷氣,所以特別受到街坊熱捧,客流高峰一波高過一波。在悅匯城,客流比往時增長了50%,除了逛街、覓食,還有不少人來逛車市。一家經銷商表示,夏日里市民的消費熱情高漲,訂單都比平日多出一倍。市民來商場避暑之余,還能逛商場的各種活動和展覽。

最人氣:泳池人滿為患

夏日消暑,人氣最旺當屬各大泳池。在寶崗體育場的游泳場,每天清晨都有市民排隊等候入場。“早上8時前來游泳,是‘黃金時段’,一來不用被暴曬,人流也相對較少。”來游泳的胡先生說。

也有家長選擇在下午4時太陽西下時,帶著孩子到泳池戲水。在東風公園的露天游泳池,每到下午4時后,就有很多家長和小朋友來到這里享受清涼水世界。“經過白天的暴曬,泳池的水溫暖暖的,不熱不涼,很舒適。”家長陳小姐說,因為這幾天天氣太熱,小朋友最喜歡到泳池消暑,但為了避開白天的猛烈陽光,所以會選擇下午太陽西下后再來泳池。

盛夏運動 補水這樣做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孫嘉暉 通訊員穗體宣)高溫天氣下,市民從事戶外運動容易中暑,廣州市體育科學研究所的體能專家龍國東為市民開出“運動處方”。

他建議,夏天氣溫太高,超過35℃,原則上不要進行戶外運動,以防止中暑、熱射病等,確保運動安全。

他還為運動愛好者開出了“運動處方”:補水原則是少量多次、小口慢飲,溫度適中。運動后補水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為了提高運動或比賽前機體內的水分,建議運動參加者在運動前的24小時內,尤其在包括運動前一餐的時間內,攝入營養平衡膳食,飲用適量的液體飲料。

二、建議運動者在運動前2小時喝約500毫升的飲品。

三、運動中,運動員應當盡早開始攝入飲品,等到口渴再喝水,身體已經處于缺水的狀態。

四、攝入液體的溫度應低于室溫,在15~22℃較好。有條件的也可以選擇喝溫度在4℃至10℃的飲料,但不要過冰。

五、在運動不到1小時的中低強度運動中,攝入電解質飲料不宜過量,以免對身體生理機能產生太大的改變。

六、在持續1小時以上的運動中,建議每小時攝入30~60克碳水化合物/水,以維持體內碳水化合物的氧化,延緩疲勞。

七、在持續1小時以上的運動中或者天熱出汗較多時,建議攝入含鈉鹽(每升水含 0.5~0.7克鈉)的補液飲料。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