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 正文

造血干細胞前體之謎解開 有望消除對造血干細胞供體的需求

2022-09-14 10:18:19來源:科技日報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兩項研究,不僅揭示了造血干細胞前體如何在動物和人類中產生,而且揭示了它們是如何被人工誘導的。這些成果標志著人類向使用誘導多能干細胞治療疾病這一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將來有望消除對造血干細胞供體的需求。

在疾病治療中,誘導多能干細胞是從成人身上提取的細胞,通過逆向工程轉化成干細胞,而不是使用活的人類或動物胚胎干細胞。

在13日發表于《細胞報告》的一項研究中,新南威爾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在實驗室使用3×3厘米的微流控設備,模擬胚胎心臟跳動和血液循環過程是如何導致人類造血干細胞前體的形成和發育的。這些系統促進了造血干細胞前體的發育,這種干細胞可以分化為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各種血液成分。

研究人員表示,該設備不僅創造了血液干細胞前體,還產生了分化血細胞,而且還創造了對這一過程至關重要的胚胎心臟環境的組織細胞。

研究人員表示,希望這項研究能幫助戰勝目前再生醫療面臨的挑戰:供體造血干細胞短缺、供體組織細胞被排斥,以及圍繞體外受精胚胎使用的倫理問題。

與此同時,在最近發表在《自然·細胞生物學》上的一篇文章中,新南威爾士大學醫學與健康學院的研究人員揭示了造血干細胞是如何在胚胎中產生的。在對小鼠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哺乳動物血管內皮細胞轉變為造血干細胞的天然機制。

雖然這些發現在轉化為臨床實踐之前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但可能為產生可植入的造血細胞提供一種潛在的新工具。

這兩項研究都是朝著理解如何、何時、何地以及哪些細胞參與生成造血干細胞邁出的重要一步。在未來,這些知識有望幫助接受高劑量放療和化療的癌癥患者解決造血干細胞短缺問題。

總編輯圈點:

我們總能看到關于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新聞。在普通人看來,造血干細胞功能強大但難以自己再生。造血干細胞需要根據機體的生理需求適時地補充血液系統各個組分。在脊椎動物中,絕大多數造血來自有限數量的造血干細胞,它能夠進行廣泛的自我更新。那么,造血干細胞是怎么生成的?本文介紹的來自同一個機構的兩個研究,通過不同的路徑嘗試回答這一問題,一個用設備模擬,一個用動物實驗。知道造血干細胞的“前世今生”,下一步,或許就是制造造血干細胞了。(張佳欣)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