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正文

泰國斗魚有哪些品類?目前全網最全泰國斗魚品種分享?

2022-10-31 09:19:54來源:環球傳媒網  

關于泰國斗魚圖片(目前全網最全泰國斗魚品種分享)的知識大家了解嗎?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泰國斗魚圖片(目前全網最全泰國斗魚品種分享)的介紹,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參考,一起來了解下吧!

泰國斗魚圖片(目前全網最全泰國斗魚品種分享)

泰國斗魚的品類

此前,英國廣播公司自然記錄頻道(BBC Earth)在播出泰國斗魚相關節目中,把泰國斗魚(暹羅斗魚)稱之為是“泰國的驕傲”,因為它們在歷史上,很早就在泰國文化中留下了美麗的符號。隨后,泰國衛生部經過考慮,遂將“暹羅斗魚”提升為泰國的國家級展示水生動物。


(相關資料圖)

也是因為泰國是最早人工繁殖斗魚的國家(距今已有上百年歷史),這使得如今世界上幾乎每一種人工繁殖的斗魚,都是起源于泰國的野生魚種。目前,泰國有5種不同類型的本地原生魚種,被認為是所有人工飼養的東南亞種斗魚的前身。

泰國傳統文化之一“泰拳”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些斗魚......

初始品種

1、Plakad Pak Klang(Betta Splendens)

Betta Splendens

"Betta Splendens"發現時間:1910年。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國際公認的斗魚種類。

發現者是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泰特·里根(Charles Tate Regan)。

特征:臉頰上的紅色條紋和自然光下深橘色身體,還有醒目地遍布全身的綠黃色(有時也會出現綠藍色)反光鱗片。

棲息分布:泰國北部、曼谷、春蓬和拉廊。

2、Plakad E-sarn(Betta Smaragdina)

Betta Smaragdina

"Betta Smaragdina"的發現時間:1972年。

發現者是德國科學家 維爾納·拉迪加斯(Werner Ladigas)。

特征:這種斗魚看起來有著像蛇一樣的身體,綠藍色的鱗片交織于整個身體。

棲息分布:泰國東北部和老撾的靜止或緩流淺水中。

3、Plakad Pak Tai(Betta Imbellis)

普拉卡德·白泰 Betta Imbellis

"Betta Imbellis"被發現的時間:1975年。

發現者也是德國科學家 維爾納·拉迪加斯(Werner Ladigas)。

特征:臉頰上的綠色條紋和遍布全身的綠色鱗片,尾巴和前鰭是紅色的,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前鰭尖端,通常是有著相對長的白色,看起來像長矛或水滴的前端。

棲息分布:它生活在整個泰國南部的自然水域中,從素叻他尼南部到馬來西亞都有分布。

4、Plakad Mahachai(Betta Mahachaiensis)

Betta Mahachaiensis

"Betta Mahachaiensis"發現時間:2012年。

發現者是泰國 瑪希隆(Mahidol)大學 的 Bhinyo Panijpan博士。

特征:綠色的頭部、深色的背脊和發亮的綠色身體,使它的身體看起來像玉米棒子的形狀。

棲息分布:它們僅生活在泰國馬哈猜府(Mahachai)和龍仔厝府(?????????)的小范圍地區,目前已經幾乎滅絕。

5、Plakad Tawan-ork(Betta Siamorientalis)

Betta Siamorientalis

"Betta Siamorientalis"發現時間:2013年。

這是泰國 瑪希隆(Mahidol)大學 的Bhinyo Panijpan博士發現的第二個泰國斗魚物種。

特征:煙熏黑的頭部和遍布其全身的綠色鱗片,圓形的尾部,尾鰭頭部、腹鰭尖和前鰭是紅色的。

棲息分布:泰國北柳府(Chachoengsao)直至亞蘭(Aranyaprathet)以及整個柬埔寨。

由于泰國斗魚受歡迎程度越來越高,多年以來斗魚(也通常稱為暹羅斗魚)已經被大量選擇性地繁殖,繁殖出多種不同的品種。甚至有大量水族愛好者也參與其中,豐富的品類常使得很多愛好者的家里一面墻都是魚缸,這也是斗魚“好斗”的特性所催生出的一種個性的觀賞之美...

斗魚玩家的家中一景

篇幅關系,具體品類分類將放到【下篇】 介紹,此篇先附上常規尾型分類圖,以供大家鑒賞。

"暹羅斗魚"尾型分類圖

敬請關注下篇《26種泰國斗魚分類介紹》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