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正文

環球熱訊:骨科醫療器械市場前景怎么樣?骨科醫療器械細分市場占比?

2022-11-03 16:24:36來源:環球傳媒網  

隨著社會越來越發達,大家都選擇在網絡上汲取相關知識內容,比如骨科醫療器械(骨科醫療器械細分市場大盤點),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問題,小編也是翻閱整理了相應內容,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骨科醫療器械(骨科醫療器械細分市場大盤點)

細分市場是競爭紅海


(資料圖)

骨科醫療器械作為醫療器械行業的重要子行業之一,一直是行業競爭的重要板塊,從骨科醫療各細分領域來看,創傷類產品規模占比較高、脊柱和關節類產品增速相對較快。

據公開數據顯示,在市場滲透率方面,我國創傷、脊柱和關節市場滲透率分別為 4.9%、1.5%和 0.6%,美國分別為66%、38%、43%,相比于發達國家,我國仍然有較大的差距,未來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我國骨質疏松患者數量呈現持續增長態勢。《中國骨質疏松白皮書》數據顯示,我國骨質疏松患者數量接近 7000 萬。

中國外科植入物專委會數據顯示,到 2050 年,我國骨質疏松患者人數 將增加至 2.12 億,占人口總數的 13.2%左右,而老年骨折患者超過三成與骨質疏松相關。

另外, 目前我國各種關節炎重癥患者超過 8000 萬人,現有肢殘患者約 75 萬人,同時,每年新增骨損傷 患者約 300 萬人。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我國骨科疾病的患病人數將快速增長,從而帶動骨科醫療器械市場的加速擴容。

近年來,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較快,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的仿制產品。

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進口品牌占據了我國中高端醫療器械產品的近七成,如核磁共振、CT、MI 等高性能產品則多數為進口。

雖然近幾年產品質量在不斷提升, 但還不具備國際競爭力,未來在政策的扶持下,骨科醫療器械產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空間。

細分市場占比出爐

從全球市場來看,全球骨科器械以51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長期位列醫療器械行業四大之一(其它三個領域分別為IVD診斷、心血管、醫學影像),而骨科器械又細分為人工關節(髖、膝、手足小關節)、脊柱、創傷、運動醫學、骨生物材料等五大類產品。

可以看到,人工關節仍舊是最大的類別,以189億美元占據了37%的比例(其中膝關節91億美元占18%,髖關節76億美元占15%,手足小關節23億美元占4%)。

其次是脊柱植入物以93億美元占據18%;第三是創傷類以72億美元占據14%;第四是運動醫學,以56億美元占據了11%;第五是骨生物材料以51億美元占據了10%;剩下其它類別占10%。

關節市場18強

關節領域第一集團由傳統四大巨頭組成,占據整個市場74%的份額。

第一名捷邁邦美以51億美元領先,穩坐關節領域頭把交椅多年,第四名施樂輝也以近4倍的體量碾壓第五名賴特;

第二陣營由12家超過1億美元營收的企業組成,也都在各自的優勢市場或者優勢產品領域赫赫有名;

本年度關節18強以近170億美元的營收占據了整個關節市場近90%的份額,有上海微創和愛康醫療兩家中國企業入圍。

關節手足10強

近幾年隨著技術進步和患者要求的提高,小關節市場發展速度迅猛;尤其是賴特公司的戰略,拋棄大關節產品,集中精力于小關節,已經成功的躋身小關節領域三巨頭(強生、捷邁邦美、賴特)之一,而且后來居上的勢頭十分明顯。

脊柱市場16強

脊柱作為第二大骨科細分市場,仍表現出市場增長緩慢,這主要是因為頂級公司緩慢甚至負增長將繼續抵消更集中的中端脊柱公司所表現出來的增長。

另外,該領域表現出很高的活動性,近年來,脊柱領域已成為并購、合作和融資活動的成熟舞臺,使該細分市場對尋求進入和潛在退出市場的小公司具有吸引力。

美敦力仍舊占據脊柱類別第一,第二陣營變化較大,目前由紐瓦索、史賽克、GLOBUS、捷邁邦美四家企業組成(占有31%的市場份額)。

由于脊柱領域5000萬美元左右或者以下的企業特別多,本次只收錄了6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組成2018脊柱16強,除去頭部的六大(占脊柱市場93億美元的74%)。

中國威高成功憑借中國單一市場排名第12。

創傷類15強

70多億美元的創傷市場,擁擠著太多的競爭者,但頭部市場卻和脊柱市場如出一轍,超級巨頭強生合并創傷之王辛迪斯后以近26億美元獨占近36%的市場份額。

我國有大博和威高兩家企業突出重圍殺入15強。

運動醫學類7強

由于全球生活方式的改變和運動損傷病例的增加,對運動醫學的需求正在快速上升,因而吸引了國內很多同行或者投資人進入該領域,然而這個市場高度集中,且運動醫學需要極高的教育培訓投入和時間投入,需要相當高的生活水準的市場做基礎。

全球來看,這個市場被五大公司把持,特別是銳適和施樂輝,好比是脊柱領域的雙寡頭美敦力和強生,分別以19億美元和13億美元占有了57%的市場份額。

第二陣營的強生、史賽克、康美同樣實力超群,其中康美是唯一可以與銳適競爭的獨立運動醫學公司。

骨生物材料16強

骨生物材料包括用于快速恢復韌帶、肌腱、肌肉和骨折的組織和骨骼替代材料,主要有骨生長刺激劑、增粘劑、合成骨替代物、干細胞、同種異體移植等。

2018年,全球骨科生物材料市場51億美元。慢性關節炎患病率的上升和老年人口的增加預計將推動全球市場的發展。

此外,微創手術對生物制劑的需求增加和患者意識的提高預計將推動全球市場。運動損傷的激增預計也將擴大全球骨生物材料市場。然而,骨科生物材料是相對較新的,報銷較少,這可能會抑制全球市場。

骨生物材料市場相對其它類別集中度比較低,五大在這方面缺乏控制力,最大的美敦力只占10%多一點的份額,后面的也比較均勻,沒有明顯差距。

國內市場除了一些小規模的人工骨或者異體骨企業外,尚沒有有實力的企業參與進來。

骨科代工15強

伴隨著骨科器械行業蓬勃發展的當然還有我們的幕后英雄,骨科產品和工具的代工企業,2018年度代工15強基本是1億美元以上的企業,其中有很多是橫跨電子、航空、醫療等多領域制造的超級代工企業。

特別是以JABIL為代表的一些電子代工企業,規模龐大,經驗豐富,近年陸續進入醫療代工領域,必將對現有行業產生巨大推動作用。

目前來看整個行業還是以美國企業為主,德國和法國一些企業也頗具實力,國內企業還處于起步階段。

整體來看,各細分行業的集中度都相當高,本次入榜企業基本都占了各細分領域的80%-90%的份額;特別是頭部企業,基本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超越,但我們中國企業已經初步具備了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