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商品“橫行”、環境臟亂差 農村集貿市場怎么治?
農村集貿市場是廣大農村居民日常消費最頻繁的場所,但是多年以來,假冒偽類商品“橫行”、經營環境普遍臟亂差……農村集貿市場在成為市場管理工作中一大痼疾的同時,也成為有關部門的重點關注對象。如今,農村集貿市場環境怎么樣了?
3月13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發布《2020年60個農村集貿市場“再體驗”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度60個農村集貿市場的實地體驗總得分為65.14分。相較于2018年的60.7分、2019年的62.26分,農村集貿市場調查的實地體驗總體得分雖然有所提升,但依然是在及格線邊上徘徊。調查結果顯示,農村集貿市場環境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沒有明顯改觀,問題商品“橫行”和環境臟亂差的現象甚至不減反增。
據中消協負責人介紹,2020年9月至10月,中消協選取了2018年和2019年調查中問題相對較多、消費者評價得分相對靠后的60個農村集貿市場,并委托第三方專業調查機構針對當前農村集貿市場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再體驗”調查。調查“回頭看”工作分為實地體驗式調查和消費者感知調查兩個部分。體驗式調查環節主要涉及農村集貿市場整體情況、農副產品、生活用品、生產用品和總體感受五個部分;消費者感知環節主要是面向進入農村集貿市場的當地消費者進行問卷調查,重點了解消費者對所在市場中問題商品感知、整體環境、管理制度、商品種類、商品質量、售后服務等情況的評價狀況。體驗式調查獲取實地體驗樣本60個,覆蓋全國25個省(區、市)的37個地市/區。調查結果顯示,超八成消費者認為市場環境得到改善,14.55%的消費者認為農村集貿市場消費環境基本沒有變化。
從調查發現的主要問題來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問題商品出現反彈式增長,“三無”產品問題未見好轉。本項調查中所指的問題商品主要包括假冒商品、偽劣商品、“三無”商品、過期商品這四類。調查數據顯示,在2019年調查的60個市場中有36個市場發現存在疑似問題商品,而2020年調查時發現存在疑似問題商品的市場增加到41家,數量不減反增,值得引起重視;二是環境衛生“臟亂差”問題仍然較為突出,實際并未得到明顯的改善。數據結果顯示,60個市場中存在垃圾堆積、臟污、異味等衛生問題的市場由2019年的19家上升到2020年的26家;三是生活用品整體體驗較差,體驗得分有提升,但是效果不明顯,商品的“種類齊全”和“生活用品質量”兩個細項指標得分均較低;四是假冒偽劣產品、虛假宣傳產品、“三無”產品、價格不合理、過期產品等問題依然存在。其中24.84%的消費者反映在農村集貿市場遇到過假冒偽劣產品,27.48%的消費者表示遇見過“三無”產品,這兩類問題商品在集貿市場均呈現年年增長的趨勢;五是“維權方便”與“售后服務”成消費感知評價短板,有待加強。本次調查還針對農村集貿市場中的流通商品和市場管理方面存在的部分典型問題進行了梳理和呈現。
針對調查“回頭看”工作發現的有關問題,中消協提出三點工作建議:一是持續完善各類農貿市場管理規范,進一步明確農村集貿市場的管理權責單位,做好農村集貿市場的經營管理、維護和更新,豐富消費供給,穩定交易秩序;打造城鄉流通、互惠的消費場所,密切關注并預防各類商品和服務的問題從城市向農村進行轉移和擴散;二是嚴格規范市場經營活動,落實經營者主體責任,敦促相關經營主體配合有關部門和單位做好市場監管、食品安全、衛生、稅務、消防等方面的監督檢查和執法,自覺亮證亮照,自覺接受管理和監督,提升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三是深入開展消費教育和普法宣傳,增強城鄉居民品質消費和維權意識,提升商品和服務供給的豐富性,加強農村消費維權保障和維權供給。(張濤)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先享后付市場規模超萬億 “BNPL”拉動平臺交易額增4倍
3月5日,樂信(NASDAQ:LX)旗下樂信研究院發布《先享后付(BNPL)消費趨勢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
2021-03-08 -
1月我國MPV銷量11.4萬輛 MPV板塊仍延續萎縮態勢
1月,我國MPV銷量為11 4萬輛,同比增長15 7%,環比下降17 4%。與轎車和SUV板塊相比,MPV板塊仍延續萎...
2021-02-19 -
迎新打卡:一樣的“紅色”,不一樣的“紅火” 這些紅色地標緣何如此“紅火”?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修繕和新館建設工地,100多名工人選擇就地過節;四行倉庫成為春節前幾日上海十分紅火...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