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藜蒿入市一個月價格下降 江城應季菜今冬唱主角

2022-01-13 08:20:27來源:楚天都市報  

臘八過后,本地特色菜開始更多地出現在市民餐桌上。極目新聞記者走訪發現,武漢特有的藜蒿、紅菜薹、白菜薹等應季菜比反季節蔬菜產量更大、價格更低,也更受歡迎。

業內人士介紹,隨著本地菜在冬季的出產量增大,相較于番茄、豆角、茄子等反季節菜,各種應季菜開始唱起了餐桌上的主角。

藜蒿入市一個月后終于便宜了

1月11日,漢陽七里廟的一家菜市場里,多個攤位上擺放著大量的藜蒿。已經去除葉子的凈菜按照品相,每斤從10元到15元不等;沒有去除葉子的毛藜蒿每斤在4.5元到7元之間。

“這么新鮮的毛藜蒿,5塊錢一斤很便宜了,上個月至少要賣10塊錢一斤。”看到有市民駐足觀望,一位攤主吆喝起來。

一位市民挑了一把毛藜蒿說:“上個月買過一次,12塊錢一斤,好貴,現在確實便宜多了。”

多位攤主介紹,去年12月中旬時,毛藜蒿要賣到10元到12元一斤,處理好的凈藜蒿則要18元到20元一斤。因價格高,此前賣得不算多,現在終于便宜多了,銷量也快速增長。

同樣作為本地時令特色菜的紅菜薹也便宜了不少。多個菜場里的紅菜薹最低只要1.5元一斤,而品質好一些的也只要3.5元一斤。

“今年冬天的氣溫一直比較暖和,即使有寒潮,時間也很短,時令菜都長得特別好。”1月11日下午,極目新聞記者聯系上在蔡甸侏儒街金雞村種了20畝藜蒿的農戶周師傅。他介紹,藜蒿是本地冬季的時令特色菜,武漢人都喜歡吃,種植也較簡單:“種一季可以收四到五茬,現在進入第二次采收,產量還不錯。”從去年11月到現在的天氣條件一直比較好,藜蒿的長勢始終保持得不錯,現在畝產可以達到4000斤左右,稱得上是一個豐收年。

在這片蔬菜基地里種植紅菜薹的李師傅也告訴記者,從去年12月底到現在,雖然出現過一段時間的低溫天氣,但光照充足,溫差較大,紅菜薹生長順利,產量穩定,價格較實惠。

春節期間本地菜或將保持較低價位

更好的一個消息是,按照規律,臨近春節時,部分蔬菜種植戶習慣將在園蔬菜進行快速拋售,市民在近段時間吃菜也會更加實惠。

武漢農業部門也介紹,從去年秋天到現在,我市農作物播種的總面積達到了210萬畝。其中時令應季蔬菜的種植面積將近97.4萬畝左右,比前年增加了3.4萬畝,尤其是大棚蔬菜增加了0.4萬畝,同時擴大了紅菜薹、荷蘭豆等蔬菜種植規模。這些因素使得本地時令應季菜成為武漢市民餐桌的主角。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春節消費旺季的到來,蔬菜市場可能會因為節令因素而出現一定的價格波動。不過,在本地蔬菜出產量大、外地菜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只要不出現極端天氣,預計春節期間武漢蔬菜市場的整體價位將保持親民的水平。(曹磊 通訊員 周小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