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多銀行消費貸利率降至4%以下 優質客群爭奪激戰“正酣”

2022-07-28 09:07:51來源:城市金融報  

近期,多家銀行下調了個人消費信貸利率,還有不少銀行推出利率優惠活動,消費貸最低利率可降至4%以內。銀行為何大幅度下調消費貸款利率,超低的利率優惠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嗎?未來,消費貸利率還會下降嗎?

在穩經濟、促消費等一系列政策利好不斷釋放的背景下,用戶前期被抑制的消費需求正在不斷釋放,銀行業也鉚足勁紛紛推出讓利活動搶占消費信貸市場。調查發現,一個月前,僅有個別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推出了年利率低于4%的消費貸產品,如今,越來越多的地方性中小銀行也加入到降低消費貸利率的“大軍”中,將消費貸貸款利率拉低至4%以下。

多銀行消費貸利率降至4%以下

來自北京地區的多位市民表示,自年初以來,各家銀行推銷消費貸款的電話及短信絡繹不絕,貸款利率也較年初有了較大幅度的下降。

其中一位中國銀行的客戶表示,去年國慶節期間,中國銀行的“中銀E貸”年利率為4.32%起,今年3月降至最低4.05%,“今年5月我又收到了中國銀行的短信,‘中銀E貸’的最低年利率已經降至3.9%。”

無獨有偶,多家國有銀行也在近期采取了消費貸利率優惠的政策,部分銀行消費貸產品最低利率已經降低至4.0%以下。

如今年7月中旬,工商銀行“融e借”和農業銀行“網捷貸”的最低年利率均已降至3.8%,建設銀行“快貸”最低年利率也由原來的4.35%下降到目前的4.05%。

與此同時,部分股份制銀行則采取了利率打折、疊加優惠券等方式變相降低消費貸利率。例如,招商銀行通過為客戶每月發放“補貼券”的方式,給予一定的消費貸利率優惠。

“今年7月至8月,在招行辦理‘閃電貸’的客戶,在使用‘補貼券’后,最低年化利率僅為3.95%。”一位來自招商銀行的客戶經理介紹,“之前招行‘閃電貸’的利率為4.5%,今年以來一路下降至4.32%、4.032%,直到目前的4.0%以下。”

據了解,不僅個別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推出了年利率低于4%的消費貸產品,如今,越來越多的地方性中小銀行也加入到降低消費貸利率的“大軍”中,將消費貸貸款利率拉低至4%以下。

如近日,珠海農商行、中牟鄭銀村鎮銀行、福貢農信社均推出了消費貸讓利活動。珠海農商行針對用戶推出了家庭備用金,該行為滿足條件的用戶提供授信,授信完成后,只要用戶有消費資金需要,可在授信期內,隨時在手機銀行上支取,隨用隨取,隨借隨還。對于精英人士,授信額度最高100萬,最長5年,期限1-3年期,年化利率低至3.88%。

銀行紛紛下調消費貸利率原因幾何?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一方面,從大環境看,為應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國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財政、金融政策發力,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市場利率中樞下移,自然帶動消費貸等小額信用貸款成本下降;另一方面隨著國內生產生活加快恢復,居民消費需求加快回暖,帶動消費信貸需求增加,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消費信貸支持,助力國內消費動能恢復。

優質客群爭奪激戰“正酣”

市場觀點認為,消費貸利率一再降低背后是銀行對優質客群的爭奪。

“低利率消費貸并不是所有的客群都能申請。”一位銀行人士表示,“申請消費貸也有一定的門檻和條件,每個用戶審批的利率和金額都不同,比如我行最低利率的消費貸產品只有資質較好的國企、央企用戶才可以拿到。在吸引到這部分優質客群后,我們也會進一步做好相應的金融服務配套政策,爭取將這些用戶做成長尾用戶。”

“一直以來,做好零售業務就是各家銀行發力的重點,不過我們也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這幾年發現線上消費貸業務的優勢。”一位股份制銀行相關人士介紹,“此前消費貸業務在我行零售業務中的占比并不是很高,在疫情影響下,各項貸款業務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消費貸業務卻出現了上漲,這是我們沒有預料到的。”

談及消費貸業務逆勢增長的原因,上述股份制銀行相關人士提到,“線上化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渠道和服務線上化之后,我行服務的客群也廣泛了,下一步我們還會根據市場情況在利率、宣傳方式上進一步加大力度,將優質用戶吸引過來”。

據了解,目前不少銀行推出的消費貸業務都可以通過線上申請,且辦理流程簡便。

短期下調概率依舊存在

在減費讓利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背景下,貸款利率下行是大勢所趨,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也對貸款產品的定價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今年以來,央行已接連兩次下調LPR數據,今年1月,1年期LPR和5年期LPR曾同步下降,此后便連續3個月維持不變;直至5月,5年期LPR下降15個基點,1年期LPR維持不變。7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7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7%,5年期以上LPR為4.45%,與此前保持一致。對于后續LPR走向,業內多方也進行了預測,仍有下調空間。

同時,個人消費信貸市場也正在逐步恢復,7月1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2022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表示,上半年住戶貸款增加2.18萬億元,其中消費貸款增加6468億元。

對于消費貸利率走勢,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分析,銀行降低消費貸利率意在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不過,目前消費貸利率打折是銀行短期促銷的行為,消費貸是建立在用戶信用基礎上的一種短期綜合授信的行為,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溢價,從這個角度來說,短期下調的概率依舊存在,但長期下調的概率不大。

周茂華建議,“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在享受小額消費貸帶來便利的同時,需要綜合考慮個人財務杠桿的可持續性,避免非理性過度負債;同時,需要認真仔細分析消費貸條款信息,做到明明白白消費。” (宋亦桐)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