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信用卡新規發布月余 銀行信用卡如何走好精細化路線?

2022-08-24 09:27:35來源:城市金融報  

信用卡新規發布已有月余,強監管之下,銀行信用卡業務中存在的問題是否得到改善,規范經營是否對信用卡分期業務造成沖擊?告別高速增長,進入了存量競爭階段,防風險前提下銀行信用卡如何才能走好精細化路線?

信用卡新規發布已有月余,強監管之下,銀行信用卡業務中存在的“睡眠”卡數量過剩、息費展示模糊等問題正在逐步得到改善。據了解,當前已有光大銀行、上海農商行、沭陽農商行先后發布公告表示“將停用長期睡眠信用卡”,也有多家銀行將此前較為模糊的息費展示界面改為較為清晰的年化利率展示方式。

加快清理“長期睡眠信用卡”

銀行對長期睡眠信用卡的清除力度正在不斷加強。調查發現,當前已有光大銀行、上海農商行、沭陽農商行先后發布公告表示“將停用長期睡眠信用卡”。

上海農商行近日發布《關于停用我行睡眠信用卡的公告》表示,將對長期未激活、長期未發生主動交易等情形的睡眠信用卡停止用卡服務。據悉,上述調整將于10月1日起陸續實施。上海農商行表示,若持卡人需保留用卡服務,應于10月1日前主動用卡。

較早之前,沭陽農商行、光大銀行也均發布公告表示“將停用長期睡眠信用卡”。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的《關于停用長期不動卡的通知》稱,根據監管部門相關要求,該行將陸續對客戶名下長期不交易卡片暫停用卡服務。

睡眠信用卡是指連續18個月以上無主動交易且當前透支余額、溢繳款為零的信用卡。此舉也是落實銀保監會、央行7月初發布的《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所提的“長期睡眠信用卡數量占本機構總發卡量的比例在任何時點均不得超過20%”這一要求。

在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看來,《通知》強化睡眠信用卡動態監測管理,嚴格控制占比,連續18個月以上無客戶主動交易且當前透支余額、溢繳款為零的長期睡眠信用卡數量占本機構總發卡數量的比例在任何時點均不得超過20%,超過該比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新增發卡。規范發卡數量有兩個好處,第一是防范過度辦卡,第二是促進銀卡從粗放式信用卡管理進入到精細化運營階段,打破唯數量論的評價體系。

分期業務息費展示不再“躲貓貓”

信用卡業務的快速發展,在便利群眾支付和日常消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部分銀行存在經營理念粗放、服務意識不強、風險管控不到位、侵害客戶合法權益等行為。在投訴黑榜中,信用卡分期業務中利率展示普遍存在“不明示、不易懂”等現象、“因高額息費虛假宣傳誤導”屢次被持卡人詬病。

為嚴格落實《通知》中提到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在分期業務合同(協議)首頁和業務辦理頁面以明顯方式展示分期業務可能產生的所有息費項目、年化利率水平和息費計算方式這一監管規定,調查發現,已有不少銀行將此前較為模糊的息費展示界面改為較為清晰的年化利率展示方式。

例如,一家股份制銀行在信用卡分期業務下方標注,息費由系統實時測評,本次交易以單利計算的近似折算年化利率為16.22%,而該行此前僅向持卡人標注手續費等信息。

明示信用卡分期年利率的舉措一方面能夠響應監管號召,另一方面也能有助于持卡人更好地了解銀行產品,保護持卡人的知情權,不過,從上述案例來看,明示了信用卡分期年化利率后,也將在無形中對“消費沖動”起到一定遏制作用,此舉是否會對信用卡分期業務造成沖擊?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認為,對于此前就規范經營的銀行而言,明確年化利率對信用卡分期業務的影響有限;而對于此前頻繁利用誘導話術吸引用戶開展分期的銀行而言將會帶來沖擊。長遠來看,規范展示年化貸款利率將使得行業正本清源,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精準數字化營銷成發力方向

近年來,受大環境、共債風險上升影響,信用卡貸款不良攀升也較為顯著。央行最新發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926.76億元,環比增長7.71%,占信用卡應償信貸余額的1.09%。

信用卡行業觀察人士董崢表示,“雖然2021年四季度該數據降到了860.39億元,但是2022年一季度再度回升超過920億元,并創出季度新高,表明2022年信用卡風險態勢依然嚴峻”。

未來,在防風險前提下走好精細化路線是銀行需要直面的問題。正如蘇筱芮所言,信用卡業務已從規模增長逐步轉向結構調整階段,未來消費金融競爭是場景之爭、生態之爭,下一步,信用卡是否能擔當消費金融市場的主角關鍵在于銀行能否抓住數字化轉型的契機,將自身各業務條線整合完善,打造開放生態圈的同時做好精細化運營。

信用卡細分賽道“下半場”,如何搶占市場發展高地?在近期披露中報的同時,亦有多家銀行透露了信用卡業務轉型方向,無一例外,各家銀行都將目光瞄向了零售、數字兩大領域。

針對年輕客群,平安銀行創新升級“平安悅享”白金信用卡,聚焦年輕客群消費場景,滿足年輕人多樣的消費及權益需求。招商銀行提升了智能化服務水平,從“客戶找服務”升級為“服務找客戶”,以金融科技為驅動,在客戶需求出現時主動喚起,全面提升服務交互效率、體驗與價值。

“銀行未來可以按照更精確的利率把人群進行分類。”王蓬博認為,同時和地面場景去結合,要建設出相應的專業團隊,發現持卡人的痛點在哪,這樣才能通過數字化營銷、人均分類等“打標簽”的方式去調整利率,然后進行產品設計(宋亦桐)。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