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一對反嘴鷸飛臨赤山湖國家濕地公園

2022-04-01 11:44:01來源:揚子晚報網  

31日,一對反嘴鷸飛臨赤山湖國家濕地公園。它們在一處淺灘覓食,動作十分敏捷快速。只見,它們站在灘地中,把嘴伸入水中,用嘴前端彎曲上翹的部分貼近泥層,不停地向兩邊劃動著,一旦觸及小魚蝦和水生昆蟲,立刻張嘴銜住,然后仰頭吞食,晃動的嘴巴就像一把小鐮刀。

反嘴鷸喜歡吃小型甲殼類、水生昆蟲、昆蟲幼蟲、蠕蟲和軟體動物等。據悉,反嘴鷸是珍稀的鸻鷸類水鳥,體長約43厘米,頭頂黑色,身體白色,翼尖、翼斑和肩部鑲有寬闊的黑邊,看上去好像身披白色長袍,佩戴著黑色綬帶的紳士。因嘴長而尖細,前端大幅度向上翹,故名“反嘴鷸”。反嘴鷸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內蒙古、遼寧、吉林等省,越冬于西藏南部、廣東、福建和香港等南部沿海省區(qū),遷徙期間會經過江蘇。

“常年觀測反映,反嘴鷸僅在南遷的途中歇腳赤山湖濕地。現在正是冬候鳥北歸的時節(jié),反嘴鷸這個時候現身赤山湖是比較少有的。”赤山湖監(jiān)測保護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他進一步推測到,這對反嘴鷸極有可能收受到今春氣溫波動的影響,改變了它們慣常的遷徙線路與節(jié)奏。

專家告訴記者,鳥類遷徙是一個漫長而危險的旅程,而鸻鷸類水鳥的遷飛距離能達到數萬公里。遷徙中長時間、長距離、高能耗的連續(xù)飛行,大量消耗了它們體內的脂肪,使其體重幾乎減半,十分艱辛。為了給長距離遷徙儲備能量,候鳥需要在一些地方中轉,停留少則一個星期,多則半個月時間,等待有利天氣再次起飛。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是冬候鳥越冬地與遷飛途中的重要中轉站,而赤山湖濕地是候鳥們較容易獲取補給的地方之一。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