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天天快看點丨22.5 萬元!小鵬 G6 預售價驚艷全場,但仍逃不過「翻車」命運

2023-06-10 06:21:26來源:ZAKER科技  

小鵬的營銷又翻車了。只要你平時有保持良好的沖浪習慣,那么你這兩天一定看到了術后首次露面的林志穎,這次,他成為了小鵬的「品牌智友」。

他們的文案是這樣的:


(相關資料圖)

小鵬 & 小志,一對「小字輩」的好智友。

然后配了一張這樣的圖:

有沒有發現什么問題?

點開圖片放大、放大,再放大,從林志穎的墨鏡中可以看到,他開的實際上是一輛特斯拉。

穿幫的不只是眼鏡,后方的座椅頭枕也在告訴我們,這并非小鵬 G6。

甚至有網友翻出了這張照片的原圖:

▲這明明就是特斯拉 Model X 啊喂

周四下午,在網友們的質疑和嘲笑聲中,小鵬發布了一張經過修改的圖片,并表示那輛特斯拉是他們故意露出的小破綻:

哎呀這屆網友真是火眼金睛目光如炬明察秋毫列文虎克呢!

不過,這種事笑笑也就過去了,不管是外包團隊的粗心大意,還是內部審核的一時疏忽,都屬正常。

更重要的,還是小鵬 G6 剛公布的預售價——

22.5 萬元。

加上 2000 元意向金抵扣的 5000 元,那就是 22.2 萬元,再考慮到這是預售,實際價格可能還會更低

這次,廣州「小」廠的定價終于靠譜了一些,吃瓜群眾們對于小鵬的態度也迎來了 180 ° 大轉彎,攀升的股價便是最有力的證明。

正如拋開劑量談毒性,拋開產品講定價同樣也是耍流氓。不妨揣著 22.5 萬元的價格,隨董車會來到廣東國際賽車場,看看 G6 實際開起來的表現。能跑賽道的車,才是好車?

主打「智能」的小鵬今年特別喜歡把新車往賽道里拉。( P7i 賽道測試戳這里)

之前的 P7i 我能理解,畢竟 P7i 的駕控體驗比 P7「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總得有個地方給大家好好體驗一下,但眼前這輛圓滾滾的 G6 …… 真的有這個必要嗎?

更讓我看不懂的是,小鵬這次還拉來了 Model Y 和 Model Y 高性能版作為競品車型,難不成 G6 真的給我們藏了什么驚喜?

還真沒有。

在下賽道前的溝通會中,小鵬就再三強調,G6 并不是一輛主打硬核駕控的車型,整體的調教取向還是更注重城市道路的駕乘舒適性

現在回想起來,小鵬講這番話還是很有必要的,否則,落差可能會有點大。

戴上頭盔,來到車內,問題就出現了。

我把座椅調至合適位置后,開始調節小鵬的祖傳手調方向盤,掰下鎖扣,使勁一拉——

紋絲不動。

作為一位身高剛好到 170cm 的矮子(絕對不是 169cm),通常不會遇到方向盤不夠長的情況,但在這輛 G6 的方向柱,它非但不夠長,而且還不夠矮,這迫使我升高并調前座椅,主動去適應這個方向盤。

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了?

最后的結果是,我在一些大角度的彎里依舊需要伸直手臂,肩膀前壓,這意味著我得花更大的力氣把自己固定在椅子上,只能說,G6 確實更適合城市駕駛。相比之下,G6 的動力表現則要好很多,尤其是搭載雙電機的小鵬 G6 高性能版,3.9 秒的零百成績,讓它在 6、7 號(兩個低速回頭彎)之間表現迅猛,在 8 號彎這個全油門彎中還頗有胖虎撲食之勢。

小鵬 G6 在高速彎中的表現完全可以用「穩」來形容,官方公布的 82km/h 的麋鹿測試成績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點。

不過,在這條 F3 賽道,能讓小鵬 G6 舒舒服服地跑的,可能只有這個朝左的高速彎了。倘若換成 Model Y,一切都會正常許多。

可這并不意味著小鵬 G6 輸了。

前面提到,我們要揣著 22.5 萬元的預售價來看待賽道中的小鵬 G6,本就更注重舒適性的它,能在這條賽道上做到不輸 Model Y 太多,就已經能夠令人滿意了。

唯一需要批評的,可能還是小鵬的營銷團隊。

向來緊貼「智能」的小鵬,理應繼續朝著智能化猛攻,而非重新在市場上樹立「運動」標簽,拉著競品車型去對比一下感知門檻更低的智能車機、輔助駕駛、乘坐舒適性難道不是更好的選擇嗎?把 Model Y 拉來賽車場……

只有一種情況可以這樣做:小鵬造出了一輛性能足以挑戰同價位運動標桿的車型。

否則,你惹它干嘛。

110 公里,0 接管

如果說,小鵬 G6 在運動方面還算差強人意(防杠:意為大體上還可讓人滿意),那它的 XNGP 可以說是超群絕倫了,尤其是基于 XNGP 重做的新一代高速 NGP。

毫不夸張地說,這是我體驗過的,表現最優秀的高速輔助駕駛系統。

要形容這個高速 NGP 非常簡單,設置好目的地就隨它去吧,變道、超車、出匝道,都可以交由它去完成,而且是高效完成。

舉兩個例子:

超車時遇到對方車輛加速,小鵬 G6 會以更快的速度果斷超越,以確保安全,通勤效率也會變高;

過匝道時,小鵬 G6 不會機械地把車速降到極低水平,而是會根據匝道的曲率對車速進行智能調控,保證通勤效率。

沒錯,通勤效率是全新一代高速 NGP 的一大提升,就我的體驗來看,它完全達到了普通駕駛員的水準

出了匝道,來到城市道路,城市 NGP 表現并沒有高速 NGP 那么完美,但還是比之前進步了不少。

全新一代城市 NGP 對于車輛的縱向控制與以往相比要精細了許多,如今的城市 NGP 甚至已經學會了「少用剎車,多滑行」老司機腳法,在擁堵路段的防加塞博弈也更為成熟。

城市 NGP 目前存在的問題,可以歸納為 4 點:

1. 繞行繞到了西伯利亞

任何一套較為成熟的城市輔助駕駛系統,在面對路邊的臨停車輛時,都會主動繞行,必要時甚至會跨實線繞行,小鵬在完成這一操作時還算果斷。問題在于,對于一些輕擺車頭就能成功繞開的障礙物,它還是會選擇繞一個比較大的圈。

2. 面對行人時仍表現出「恐懼」

出于安全考慮,即便是新一代城市 NGP,在面對行人、自行車等交通參與者時,表現出來反應仍與此前無異,稱不上自然。

3. 防御性駕駛能力仍需提高

在有其他車輛入侵我方車道的情況下,小鵬會遵守一條鐵律——讓速不讓道,確保即便發生事故,也會是對方的責任。但更好的解決方案是: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稍向另一方向偏移,進行躲避。

4. 無保護左轉

小鵬 G6 在進行無保護左轉時,一定要時刻留意它的行駛方向,在對面有來車,或者是并排車輛距離過近時,它很有可能會緊張到不知所措。

看起來問題很多是吧?但實際上,從肇慶回到廣州小鵬總部的這 110 多公里,除了進出收費站以外,我沒有進行過一次接管,XNGP 的表現,完完全全超過了我的預期。

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最后來聊聊小鵬 G6 的能耗和其他方面的一些小細節。

能耗方面,這臺雙電機的 G6 高性能版的百公里平均電耗最低被我跑到了 13.4kWh;開運動模式時略高,但也只有每百公里 15.8kWh ——這完全是一個單電機車型的水平。

補能方面,基于 800V 架構的小鵬 G6 同樣也更具優勢。

我們將小鵬 G6 高性能版和 Model Y 高性能版開到了同一個第三方的 180kW 充電站,兩車均在剩余續航里程 64km 時開始充電,5 分鐘后,Model Y 充了 7.57 度電,而小鵬 G6 則充了 11.27 度。

若要用續航里程進行對比,雙方的差距就更大了:

5 分鐘內,小鵬 G6 增加了 85km 的續航里程,而 Model Y 只有 43km。

你看,和 Model Y 比起來,小鵬 G6 在許多方面都有著更好的表現,甚至連后排都有角度可調的靠背,為什么非要把它倆拉進賽道里比呢?

你說你惹它干嘛?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